假如孙权在这里,就一定会恨得咬牙切齿,去年,他就是被这样的弩箭,差点烧得灰飞烟灭。
这些弩箭的箭杆由竹子做成,中间填满了油脂,射进船舱之后箭杆破裂,油脂四溅,哪里那么容易扑灭!
见文聘的旗舰起火,旁边的战船赶紧过来把主将接过去。
这一把火让文聘彻底清醒下来,他意识到自己的水师,还没有跟蜀军水师作战的资格。
他赶紧指挥剩下的战船,向两边的浅水区驶去。
只是,哪有那么容易?
有些战船冲得太快,与汉军的大船挤在一起。
有些战船虽然及时转弯,但仍被汉军的投石机投过来的巨石砸中。
有的战船被数量庞大的弩箭击中。
几乎所有被困住的魏军战船,最后都免不了燃起大火的厄运,惨叫声此起彼伏。
两军战船仅仅一个交错,魏军水师便损失了四分之一的战船。
冲过去之后,文聘被吓破了胆,头也不回地往襄阳跑去。
可姜阳哪里会放过他,指挥船队掉了头,紧紧追杀过去。
这一次,无论是文聘还是所有的魏军水师将士,全都收起了之前的傲慢。
为了逃命,他们拼了命的划船,比之前西行之时,速度快了接近一倍,竟拉开了与汉军水师的距离。
“文凭这厮,刚才嚣张至极,现在跑得比兔子还快。zuqi.org 葡萄小说网
要真让他钻到唐白河里,我们的大船进不去,也是一件麻烦事。”
傅肜看着堪舆图,忧心忡忡。
“大都不必心忧,他要真钻进唐白河里,大倒也省了我们一番麻烦事。”
“哦?此话怎讲?”
“唐白河水浅河窄,咱们的大船确实进不去,不过,只要我们堵住河口,他们要想再出来,也基本上不可能。
到那时,汉水还是归我们所独有,南阳的援兵还是不能南渡,对我们来说,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这之前,文聘之所以领着战船往汉水上游跑,想必也是不想彻底放弃汉水的控制权,要掩护南阳兵马从上游过汉水。”
傅肜一听,放下心来。
当天日落时分,在曹真、司马懿等人喷火的目光中,文聘领着战船,再次越过襄阳城,然后向左钻进唐白河里。
“哈哈哈,果然如贤侄所料。”
傅肜大笑道:“接下来,直接攻襄阳城吗?”
“大都不必心急,襄阳城随时可以拿下。
不过,既然汉水已经到了我们的手里,对大汉来说,襄阳城暂时放在曹贼那里,远比被我们拿下更有用。”
紧接着,在傅肜不解的目光中,姜阳把自己的计划详细说了一遍,傅肜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点点头。
“此计甚妙,不过也有些冒险,是否要先通知丞相?”
姜阳点点头:“先生早已知晓,小侄与先生共讨论有五策,此为上上策。”
傅肜赞叹道:“是本都多虑了。贤侄用兵,每每深谋远虑,本都虽虚长几岁,也佩服不已。”
第二天,傅肜领着四千兵马和大船驻守在唐白河口。
姜阳派了一艘战船去下游给丞相传信,他自己则率领小船和六千兵马,向汉水上游驶去。
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曹真和司马懿眼中的重中之重——筑阳。
守住这里,从便堵住了从东三郡到襄阳的北线道路。
筑阳城不大,城墙方圆不过一百五十余步,城内的守军更少,只有一部五百人马。
姜阳到了之后,围住了东北南三道门,先是筑起了箭塔,然后直接架云梯发起猛攻,连投石机都没用。
守将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便率着兵马向阴县方向逃去。
让何勇领着两千兵马守筑阳,姜阳自己领兵沿南河向房陵进军,三日后,他便见到了大败张郃的廖化。
“可算把将军盼来了,末将看着房陵城却不能拿,委实是有些着急。”
刚一见面,廖化便大倒苦水。
原来,为求稳妥,丞相在给廖化的军令中,只让他守住要道,阻塞东三郡与襄阳的联系,严令禁止他攻城。
“哈哈哈,廖将军旗开得胜,首战便全歼张合,还不满足啊。
军中诸将,可皆是羡慕的很呢。”
“全是丞相和将军指挥有方,末将所取得的功绩,不足挂齿。”
两人一番客套,姜阳便直接进入主题:“廖将军,可与镇北将军取得联系?”
廖化点点头:“末将一来到这边,便与镇北将军取得了联系。”
“十日前,镇北将军便拿下了西城,如今那边战况如何?”
“镇北将军拿下西城以后,又设计引诱孟达的三千兵马进城,全部俘虏。
如今,正领着一万五千兵马,包围了上庸城。
按照丞相的军令,没有强攻,等着将军前来。”
“善!”姜阳欣喜的一拍手,想不到,魏延这一战打得这么顺利。
他又紧接着问道:“孟达的兵力部署如何?”
“孟达如今只剩七千兵马,其中上庸城内有五千,他亲自带兵驻守。
房陵城内有两千,由副将李辅领兵。”
这个李辅,姜阳有些印象,在上一世的历史中,丞相率兵北伐,约孟达起事,司马懿率兵千里奔袭,李辅便是投降司马懿卖了孟达。
看样子,也是个软骨头,兴许可以争取一下。
姜阳正思考着如何跟廖化说,廖化却直接到:“这个李辅,对孟达不是特别忠心,前两天,还偷偷派信使联系末将,说想要归降。”
“那将军为何不接受呢?”
“有镇西将军妙计在前,万一这厮也是骗我入城,岂不是坏了陛下的大事。
思来想去,反正他插翅难飞,末将便决定守在这里,静等将军前来。”
姜阳顿生敬意,这个时代,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少,但能克制住立功欲望的,却是凤毛麟角。
于是,他冲廖化拱拱手:“廖将军用兵谨慎,大局为重,本将佩服。”
“将军哪里话。将军不嫌弃莫将胆小,末将便心满意足了。”
姜阳与廖化合并,一共有六千三百余兵马,第二天来到房陵城下。
“蜀贼,房陵城有本将,镇守固若金汤。
尔等竟然敢来攻房陵,简直自不量力。
若你等现在退去,本将留你们全尸。”
城墙之上,李辅声如洪钟,大声呵斥。
姜阳转头看向廖化,目光充满疑惑:“他这个样子,可不像是一个要投降的人。”
“哈哈哈,将军不要着急,静等晚上即可。”
果然,当天夜里,姜阳的大帐里便进了一位信使:“安西将军在上,请受小的一拜。”
“不知信使前来,所为何事?”
“我家将军,一直对大汉忠心耿耿。
奈何贼子孟达,丧尽天良,不但不救关将军,还领兵投降曹贼。
将军作为他的副将,也是逼不得已。
如今,安西将军领天兵前来,我家将军喜不胜收,特命小的前来,向将军传达投效之意。”
“你是说,你家将军想投降?”
“正是。”
信使昂起头,在他看来,他家将军要投降,姜阳必定会求之不得。
不料,姜阳没有按他的预料那样,显示出欢迎之意,反而沉声问道:“那他为何不亲自前来?
以为本将好诓骗吗?
你分明是想来摸清我军的情况,来人呐,把这个奸细拿下。”
信使吓得赶紧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安西将军明察,安西将军明察,小的绝无此意。
我家将军,实在是诚心投降,请安西将军务必相信啊。”
“哼!我大军当前,就算他不投降,两天之内,也必拿下房陵城。”
“将军百战百胜,小的就是在这苦寒之地,也是早有耳闻。
且不说我家将军不会抵抗,就算是房陵城拼死抵抗,以将军之能,破城也不在话下。
不过,安西将军若能接受我家将军投降,不仅能获得两千兵马,还能让满城百姓免遭兵戈之苦,这可谓两全其美。”
临危不惧,思路清晰,姜阳看到这个信使,颇有几分欣赏。
用手示意亲兵停下,然后缓缓道:“回去转告你家将军,若有诚意,就亲自到我大帐中来。
否则,等本将破城,必将他碎尸万段,千刀万剐。”
姜阳如此做,自然也是担心李辅有诈,毕竟,古今中外,阴沟里翻船的例子太多了。
信使听出姜阳已经信了他几分,便激动谢道:“谢安西将军,谢安西将军不杀之恩。不过……”
“不过什么?”
“回禀安西将军,实不相瞒,我家将军之所以要派小的秘密前来,只因为城中,还有一县令叫邓贤,乃是孟达的外甥。
若被其知晓,必然徒生波折,免不了一番苦战。
我家将军明言,待明日将军攻城之时,便打开城门,迎安西将军入城,必然能将邓贤一击而溃。”
听到信使的话,姜阳沉吟起来:孟达这厮,自己便对主公没多少忠心,想来,对手下也不是很放心,这个信使的话,倒有几分可信度。
他来回踱步,思考着解决方案。
就在这时,亲兵走进来,在他耳边轻语几句。
姜阳听完,面露古怪:“当真?”
亲兵点点头。
让李辅的信使等在这里,姜阳与廖化到了另外一处帐篷。
另外一个信使,正一脸忐忑地等在里面。
见姜阳进来,立马跪倒在地:“拜见安西将军,小的奉县令之命,特来请降。”
“你家县令是?”
“我家县令姓邓,名贤。”
见信使亲口说出邓贤的名字,姜阳与廖化对视一眼,有些想笑。
时间要紧,姜阳没有心思跟他们玩分化的游戏,让两位信使见了面,然后一起回去禀报各自的主人。
第二天一早,李辅和邓贤两人,便大开城门,领着兵马,出城来向姜阳投降。
恐怕孟达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将和外甥,居然卖自己卖得最快。
“两位将军,军情紧急,本将没有空试探你们的忠心。
本将要你们放下兵权,先前去筑阳,等本次大战完结,再给你们安排合适的官职。
不知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姜阳的话,说得非常直白。
虽然另一层意思没有说出口,但已经十分明确:你们两人要是不听话,本将现在就灭了你们。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无奈,不过,李辅的反应要快一点。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感谢将军成全!”
这话,反而把姜阳给整懵了:“这是何意?”
“孟达反复无常,不明大义,投降曹魏。
末将与他,道不同,便不相为谋。
只是,孟达对末将,始终有知遇之恩,若要末将与他兵戈相向,末将始终做不到。
去到筑阳,便解了这个难题,故而感谢将军成全。”
听到李辅的话,邓贤也赶紧弯腰拱手:“末将也正有此意。”
姜阳看着李辅,心道这个家伙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确实有几分伶俐,难怪派出的信使也能言善辩。
以后干脆让他出去做使者算了,出使东吴和曹魏这两国有些风险,但是跟蛮族打交道应该没问题。
房陵城的两千兵马,被分割成四部,打散编进之前的兵马里。
留下一千兵马守房陵,姜阳与廖化带着七千兵马,向上庸赶去。
一路上,廖化都有些欲言又止,等快到上庸城之时,他终于忍不住了:“将军,若是孟达投降,将军是否也要接纳?”
不等姜阳说话,廖化急切道:“孟达两面三刀,三姓家奴,毫无忠义可言。
若将军这次又接纳他,万一日后他又叛乱呢?”
理智的做法,自然是接纳孟达。
一来可以减少将士们的伤亡,二来可以获得完整的五千降兵,三来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无论哪一条,都对大汉百利而无一害,他没有理由拒绝。
可这一次,姜阳不准备理智。
毕竟,老丈人关羽的身死,与孟达有脱不开的关系。
廖化之所以如此急切,也是这个原因。
更别说,还有老师的杀姐之仇。
于是,姜阳笑着对廖化道:“大汉乃仁义之国,从来不杀降将。”
在廖化失望的目光中,姜阳又缓缓开口。
“只可惜,孟达这厮,冥顽不灵,拒不投降。
本将,只好顺应天命,斩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