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贤,如此的话,以后就算是白丁,也能拓出书来。
哈哈哈!
仲贤,以后,不需要读书人,就能大量拓印圣贤书!”
这句话,刘备几乎是喊出来的。
显然,刘备发现了其中关键。
这时候书籍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抄书全靠读书人,而这时候的读书人,是非常稀少精贵的。
如今白丁都能印书,意味着书的成本会急剧降低。
对姜阳这样的现代人来说,这是基本常识,但在古时候,能够用很短的时间想到这个,绝非常人能做到。
刘备开怀不已:“哈哈哈,仲贤,自此以后,天下士人,皆为朕所用!”
显然,刘备又看到了更深的一层。
姜阳原本准备的说辞,看来已经用不上了。
他心悦臣服地拱手作揖:“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刘备心情大好:“朕要赏你!朕要重重赏你!说吧,你要什么?”
姜阳早就有计划:“陛下,末将无需奖赏。这以竹造纸之法,是傅佥组织下做到的,恳请陛下封赏于他。”
“傳佥?”
“傅肜大都之子。”
“哦……是那小子。”刘备笑呵呵点点头:“那就封他为左中郎吧。”
“谢陛下。”zuqi.org 葡萄小说网
施完礼,姜阳赶紧继续道:“这雕版印刷之法,乃是公输家族所献。末将已与公输衡商议,以后,由公输家族负责提供雕版,准备分他两成利,请陛下恩准。”
“交于外人,是否洽当?若其将此法流落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放心,末将已于公输衡商定,其选出值得信赖的族人,全部送进工坊,五年内,不与外界接触,以此保证秘密行事。
造纸工坊也是如此。”
“如此甚好!”
刘备点点头,然后来回踱步,沉吟片刻道:“如此一来,给他两成也不无不可。”
“谢陛下。”
刘备并未就此停下,看着姜阳:“仲贤你呢?立此大功,要何赏赐?”
姜阳拱拱手:“这两件大功,末将并无多少作为,不敢求赏。”
“你呀。”刘备笑着指了指姜阳,“你以为朕猜不到?
要是没有你,他们能立这么大功?
这雕版印刷术倒说得过去,毕竟墨拓之法自古就有,公输家族有可能改良。
而这以竹造纸之法,傅佥年纪轻轻,如何做得来?”
为了不太过扎眼,姜阳如今都尝试通过专业人士来实现技术的革新。
事实上,这一招也很好用,专业人士都很有经验,往往是他提一点想法,工匠就能实现。
之前在临邛,他改良建房和生产盐的天车,都没有引起怀疑。
不过这一次,让傅佥负责,确实是有点大意了。
见搪塞不过去,姜阳只得点头承认:“陛下,末将确实提了些许意见,不过主要还是他们完成的。
造纸需要的时间特别长,末将又一直跟着陛下身边,哪有时间啊。”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他知道,姜阳是在故意让功,获得战马的功劳让给了何勇,飞鸽的功劳给了刘义,如今造纸的功劳给了傅佥,雕版印刷的功劳又给了公输衡。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刘备也能猜到一点: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到最后封无可封,其实也并不是好事。
正好,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也是好事情。
不管是不是丞相在背后提点,姜阳能如此懂事,刘备也很满意。
想了想,他笑着道:“既然你不要封赏,朕便送你一千部曲,把造纸工坊和印刷工坊做大点。”
姜阳一听,刘备这是要让他独拥这门生意啊,连忙拱手拒绝:“如此重器,自当掌于陛下之手,末将绝不敢贪恋。”
刘备一听,愣了一下:“你这小子,这本就是你鼓捣出来的,莫非朕还能贪墨你的工坊?”
刘备的话,让姜阳有些感动。
这说明从一开始,刘备就从来没打过他这门生意的主意。
可这中间的利益太大了,姜阳根本不敢独占,于是他再度拒绝道:“想必陛下也知晓,这两个工坊,所得之利,不亚于盐铁,可大大补充军资,
末将委实是不敢独享,不如,末将就占两成?”
刘备看着姜阳,越看越满意,于是笑呵呵道:“你小子成家在即,在成都连半亩田,半间屋也没有。
朕的侄女,岂能跟着你这穷小子受苦?
这两座工坊,便当作赠给凤儿的嫁妆,贤侄休要推迟!”
姜阳一听,知道拗不过刘备,只好谢恩:“谢陛下恩典。”
刘备送的部曲很快到位。
不仅如此,他的行宫如今已搬到了建始城内,便把之前的老行宫送给了姜阳,把造纸工坊安排在那里。
至于更重要的印刷工坊,则布置在建始城内。
两个工坊彼此独立运行,互不统属。
这第一本书,便是印制的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包括《论语》。
不仅如此,姜阳还在最后藏了私货,分别是东汉马融写的《忠经》,以及不知是孔子还是孟子作的《孝经》。
既然姜阳自己是忠孝论的首倡者,自然要广泛宣传,要不是怕曹魏禁这本书,姜阳都计划把自己的《忠孝论》写在后面。
思想阵线的斗争,至此便拉开帷幕。
刘备对姜阳此举,甚是赞赏,屡次过来关心进度。
“善!大善!”
对刘备来说,忠孝论传播得越广,对大汉正统的地位就越有利,他巴不得印个几万几百万本,让全天下的人人手一本。
“慢了,太慢了。”
来了两次后,刘备便对进度不满意。
姜阳只得解释:“陛下,纸张制作耗费时间长,雕版要一张一张雕刻,墨也需要花钱买,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
刘备充分展现了皇帝的气质,开口问道:“要加快速度的话,需要什么?”
姜阳老老实实道:“要人,要钱。”
“再给你两千部曲,一千万钱,够不够?”
“够了!够了!”
面对大汉第一土豪的打赏,姜阳笑着接纳了。
今天开始,刘备就是他的榜一大哥。
刘备这个行为,跟后世那些砖家花钱上sci,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钱他收得心安理得。
不仅如此,姜阳已经决定,以后这些门阀世家的名士,想要出书养望的,通通得交钱。
当然,如果写得特别好的例外。
姜阳相信,仅此一项的收益,估计比卖书还要高。
一个月后,第一批一百本书,终于印好。
丞相也终于赶到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