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最难消受美人泪

姜阳领了三千兵马,与丞相一起先去了建始城,接上了龚叔荣和一百多名工匠,然后从鱼腹换乘运粮船,沿长江和沱江逆流而上。

一路上,丞相一边走一边考察民情。

姜阳也趁机加深对这个时代的了解。

在一片稻田边,有几名农民在劳作。

姜阳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抢水、犁田、栽秧、割稻、打谷,样样都没少干。

此时已是七月(农历),他知道,最多再有一个月,就该收割稻子。

此时本应是稻浪滚滚,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然而,此刻的稻田,在姜阳眼里却显得异常萎靡。

原本应该翠绿的稻叶,有不少已经干瘪。

稻穗不仅稀疏,穗长也不到也不到姜阳记忆中的三分之一。

他走到田间,分开稻杆,露出田里的水。

果然,清澈见底。

“仲贤,你在看什么?”

“先生,弟子看看这稻田里有没有粪肥。”

“哦,往日里,你并不重农事,没想到还懂得粪肥。”

姜阳尴尬地一笑,以前的小书童确实对农业不感兴趣,一心想着在军中建功立业。

突然转性,现在总得找个合适的借口。

于是他拱拱手:“弟子领兵之后,方知粮草之重要,故而学习了一番。”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也。”

丞相心情大好,一脸欣喜的上去与老农攀谈。zuqi.org 葡萄小说网

姜阳领着十来个精兵,赶紧跟上。

“老伯,今年的收成如何?”

“回禀将军,今年收成不错,一亩地大概有三斛的样子。”

老农赶紧趴在地上作揖,战战兢兢地回答。

丞相走过去,把老农扶起来:“老伯不必如此,看来今年的收成确实不错。”

姜阳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在丞相眼里还不错的水稻,心中五味杂陈。

就这产量,还叫不错?

不过,也没有办法,这时候的生产技术落后,种子也不行,产量好像确实只有这么多。

姜阳突然想起去年给刘备献的芋头辨别之法,这四周没有看到,于是上前一步,拱手道:“老伯,请问家中可有种植芋?”

“回禀将军,食用芋头,容易死人,草民家中并未种植。”

姜阳一听,转头看向老师。

“仲贤不必心急,推广种芋,还需时日。”

“先生,大概需要多久呢?”

丞相沉吟了片刻:“五年,应有成效。”

姜阳一听,五年,黄花菜都凉了呀。

看样子,提高农业产量才是当务之急。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丞相带着他,与各地官员详细了解当地情况。

姜阳终于发现了芋头推广慢的原因,官府效率太低了。

去年七月,他就献了芋头辨别之法,丞相八月收到后,当即命大司农着手推广。

现在一年过去了,几乎所有的县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这一下,姜阳又觉得提升官府效率才是当务之急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很清楚,打仗,打的是经济,打的是综合国力。

荆州,接下来注定要经历连番大战,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大汉仅凭蜀中一州之地,根本无法与曹魏比拼。

大汉可能会在战场上赢无数次,但只要输一次,就会陷入万劫不复。

一路上,他都在苦苦思索改良的办法:“看来,去若尔盖之前,得先建一所农学院。”

八月十五中秋这天,姜阳与丞相终于赶到了成都地界。

城南十里,姜阳远远看见刘禅率领着数百官员,列队恭候。

他们身着朝服,肃穆而庄重。

随着丞相的车驾缓缓驶来,刘禅与官员们齐声高呼:“恭迎丞相回朝。”

那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彰显着他们对丞相的深深敬意。

姜阳还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心中激动不已。

然而,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他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时,百官们居然也纷纷向他行礼。

口中同样呼喊:“恭迎安西将军回朝。”

姜阳愣住了,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急忙下马还礼。

他终于知道,在这个尚武的时代,得胜回朝的大将军,会得到什么样的礼遇。

好不容易从欢迎队伍里脱身,姜阳躲到一边休息,看着先生还被团团围住,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公子,公子。”

一小厮一边声呼喊,一边朝姜阳冲来。

刘义等将立刻护住姜阳,长刀齐刷刷拔出,列盾、举枪、拉弓,一气呵成。

小厮被吓得呆立原地,不敢动弹。

姜阳看过去,小书童的记忆里有这个人,是丞相家的奴仆,于是上前几步:“马六,你怎么来了?”

“公......公子......

主母在那边。

见公子得闲,让小的来请公子。”

姜阳一听,心知是师娘黄月英,赶紧一挥手:“快带我过去。”

见到记忆中的奇女子,姜阳快步走过去,行大拜之礼:“师母在上,弟子有礼了。”

黄月英端端受了大礼,然后走过来,两手把姜阳扶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咱家仲贤出息了!现在是英武不凡的安西将军了!”

姜阳也笑着道:“全拜师母教诲。”

突然,一个柔柔的声音从身边响起:“师兄。”

姜阳转头一看,只见一个女子俏生生立在那里。

脸庞俏丽,仿佛精雕细琢一般。

那一双丹凤眼,风韵天成,眼眸中流转着柔情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对姜阳的思念。

往日里,她的眉宇间总是透着一股英气。

此刻,却尽显柔弱。

她的嘴唇微微抿起,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但那微微颤动的唇瓣,却透露出她内心的波动。

不是关银屏是谁?

“凤儿。”

姜阳看着这张朝思暮想的脸,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脱口而出就是关银屏的闺中小名。

往日里,他可从来没这么喊过。

关银屏的脸瞬间通红,一直红到了脖子跟,双手不知所措地拎着衣角。

周围的其他人,也一脸震惊地看着姜阳:往日里,大师兄可是一本正经的,今天怎么这么孟浪?

姜阳也意识到不对,可也不能一直这么尴尬着,于是没话找话:“那个......关将军的青龙偃月刀,师兄找回来了,在你二哥那里。”

他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出,关银屏的眼泪就如脱线的珍珠,一颗颗滴落下来。

俗话说:最难消受美人泪。

姜阳哪经历过这场面,赶紧上前一步,用大拇指轻轻给她擦掉。

口中还不停说着:“别哭,别哭,有师兄在,再无人敢伤你分毫。”

关银屏羞得不知所措,不知是一时忘了,还是不愿躲开,任由姜阳轻薄。

同时轻轻点点头。

“嗯。”

声如蚊呐。

这一下,周围人不仅眼睛瞪圆,嘴巴也能塞下一颗鸡蛋。

而十几步外的地方,李恢之子李遗,握紧了拳头。

指尖发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