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何彣麒点将布兵 鲁子敬讨贼檄文

听完几名参军汇报,何彧点了点头:“嗯~,不错!各路兵马都已经完成既定任务,恰好今日新式辎重车又送来最新一批补给,传令下去,今日给将士们加餐,每人加腌肉一块,豆干一块,酱油一碟!”

“谢大将军赏!!!谢大将军赏!!!谢大将军赏!!!”何彧命令传下去不久,整个营地中就齐声大呼起来。别看赏赐给每个人的分量不多,可对于分管大营后勤补给的程昱来说,听到这话便觉得头疼。

许是看出程昱的幽怨,何彧看着程昱道:“仲德!今日抵达的新式辎重车你可下去好好研究研究,有了此物,从此我大汉强军将可以打下更大的疆土,同时也会更便于我大汉掌控更多的土地!”

听到何彧此言,程昱眼中闪过惊讶之色,不过此时何彧明显还有其他军事上的安排,倒不便多问,只是行了一礼便退回班列之中。

何彧则是转头看向公孙瓒,下令道:“公孙瓒!”

“末将在!”公孙瓒抱拳出列应道。

“着你率领本部白马义从前往辽东属国,扫荡徒河(约今辽宁锦州市一带)至柳城一线,防止辽东叛军小股部队潜入关外辽西之地,给后续前来接手清理辽西的官员,尽量保证安全,同时抓捕想要潜逃至辽东叛军一方的溃兵、内奸等,而且谨记,不到万不得已,不得轻易屠戮,现在铁矿开采有点跟不上消耗了,这些人我可是留着开矿的!”

“喏!”公孙瓒立即应喏,只是何彧后面几句话,让公孙瓒老脸顿时一红,典韦、许褚、张辽更是忍不住“嘿嘿”发笑,只有张合辈分小了一辈,且军职也比几人低,努力憋着笑,一张脸胀得通红。

其实这也不怪几人笑话公孙瓒,全是因为公孙瓒在这次驱逐鲜卑败军时,遇到了一股集结了近一千五百人的溃兵,公孙瓒想着何彧向来喜欢把这些异族当做苦力使用,的确是比自己以前单纯的杀戮感觉效果好,当然最关键是何彧有粮,养得起这些俘虏。

于是公孙瓒也想效仿一番,俘虏这支溃兵,毕竟一路行来,张辽、许褚都有收降俘虏的先例,公孙瓒也理所当然的派人上前亮出身份,准备收降俘虏。可哪知道自己的派的兵将自己身份一亮,对面顿时恐慌不已,当即就开始四散而逃,甚至有些鲜卑溃兵一紧张,将手中持着的弓箭就是一阵乱放,其中有一支箭矢也不知是人有意,还是无意,力道奇大,竟然直奔公孙瓒面门而来,让毫无防备,完全没反应过来的公孙瓒脸都吓白了。

不过也幸好是距离甚远,这支箭矢并未对公孙瓒造成什么伤害,只是在刚刚点在其额头便力道尽失,掉落地上,只在其额头正中点了一个小伤口,宛如二郎神开了天眼,这一下等公孙瓒恢复过来,当即勃然大怒,率领着白马义从将看到的鲜卑人马通通斩杀,这才使得鲁肃说比预计的在辽东集结的军队少。

而也就是这件事的发生,还有如今公孙瓒额头还尚有疤痕的伤口,让其他几位将领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何彧倒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只有微微勾起的嘴角似乎在说明其内心恐怕也跟张辽几人一样。

待公孙瓒领命而退之后,何彧继续点将道:“张合!”

“末将在!”

“着你率领两千龙骧营跨过渝水(大凌河古称),在渝水北岸沿岸扫荡,防止辽东叛军伺机渡河偷袭我军后方,记住,必要时可以沿渝水而下,威慑辽东属国昌黎城,让辽东叛军惊心!以打击辽东叛军士气,乱其军心!”

“喏!”

“典韦、许褚、张辽!你们三人率部随我正面推进到阳乐城下,我倒要看看这辽东士族之中,可有什么人杰在世,竟然给你这些士族这么大的勇气与朝廷对抗,虽没明着造反,不过却已经等同造反!”

待典韦三人应喏后,何彧又接着安排道:“仲德!大营后勤补给就交于你了,我给你留下两千突骑护卫大营,公台、子敬则随我参赞军务。对了,子敬将辽东士族之恶行,谋逆之举写一篇檄文,然后广发天下,最好将、鲜卑、高句丽都写进去,我正好趁此机会将这些番邦异族都清理一遍!”

于是三日后,鲁肃一篇洋洋洒洒的《讨辽东叛贼檄》开始向着天下传播:

汉延平元年七月己酉朔。己巳,大将军何彧告州牧、部监、郡卒正、连率、大尹、尹、尉队大夫、属正、属令:辽东士族朱氏、田氏....王氏,逼杀九卿,慢侮朝廷,私藏兵马,犯上作乱,更以利驱鲜卑、高句丽搅乱辽西之地,以抗天兵......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天下昭然,所共闻见。今略举大端,以喻使民。

......兴灭继绝,封定万国,遵高祖之旧制,修孝文之遗德。有不从命,武军平之。申命百姓,各安其所,庶无负子之责!

这篇檄文一出,再经过朝廷公告府祢衡的一番宣扬,顿时在天下百姓、士族之中掀起一股口诛笔伐辽东士族的舆论狂潮,让正在准备借助何彧征讨辽东士族的由头而起事的诸多太守一时间迟疑起来,毕竟何彧通过舆论手段将辽东士族钉上了谋逆的耻辱柱,那再用为辽东士族讨公道的借口就不合适了。

而就在众太守为难头痛一筹莫展之时,颍川不知哪家府中传出一个消息呈送到袁绍跟前,袁绍看后顿时大喜,当即招来曾经的大将军府同事,如今自己的麾下的主簿-陈琳,将得到的消息上的意思给陈琳一讲,陈琳当即便挥毫写下了一篇檄文,袁绍看后大笑不止,遂传于其余欲共起事太守,让众太守均是大喜过望,心中大定。而这篇檄文也在后来,被何彧认可,收录于大汉藏书馆之中,供人参观阅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