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三亚

赵昰其实对火山灰水泥也没有多大的信心,毕竟现代社会没人会用这个东西来盖房子。只是按照纪录片里说的那样做了一下,没成想效果奇佳。

俗话说,没有知识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多看电视。此话果然不假。

虽然这火山灰土水泥不能和现代的硅酸盐水泥相提并论,强度粘合性差距很大,但是依然可以浇筑预制建材。在十三世纪末,这就是真正的歌者文明科技了。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赵昰又从袖中拿出了他的那张写意轮窑三维视图,递给了两个泥瓦匠,让他们安排人手照此修建,用的就是刚才的那种糊糊。

两个泥瓦匠手拿图纸目瞪口呆,那年代别说三维视图了,就是普通的平面图都是秘不示人的宝物。所有的技艺都是靠的口口相传,生怕被不相干的人偷学去半个字,他们何曾见过如此细致的图画,旁边居然还有注解和尺寸!

转头又对砖厂主人说,这个砖厂暂时征用了,一切费用届时一并结算。又把那些烧砖的工人留下,吩咐他们带着渡海而来的民众去附近寻找矾土矿,白云石混合粘土加少量煤粉制砖。

因为原本单纯的青砖耐火性并不理想,耐火砖是他下一步计划的重中之重。

赵昰交代完毕就走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呢。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眼看着砖瓦水泥这就有了,那么筑城之后最紧要的还是需要火炮。

铸造火炮需要大量的钢铁,哪怕造点7厘米的阿姆斯特朗滑膛炮,也需要大量的生铁来铸造。

铁从哪里来?靠船上这点储备是不现实的。当务之急是派人去挖掘铁矿石。

海南岛本身就两个露天铁矿,二十世纪末都已停产,只留下巨大的矿坑成为了地质公园。石碌铁矿还还有大量的铜矿,可是地处海南岛腹地,目前这路况走个人都费劲,运输铁矿就不要想了。

唯一选择就是派人去三亚也就是现在的吉阳军下辖临川镇,从那里去往田独铁矿并不远。田独铁矿虽然储量不大,但是现在也不造什么航空母舰,三五百万吨的储量足够赵昰在海南岛发育了。

而且海南铁矿的特点就是易开采,品质高真正意义上的富铁矿。几乎就是铲掉一层土,下面便是铁了。

挖出的铁矿只要运到十二公里外的榆林港,就能沿海路回到海口。

而海口离甲子镇也很近,就在不远的琼山附近,那里就有海南岛最大的长昌煤矿,虽然都是褐煤但是炼炼铁矿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不用找矿,甲子煤矿很早就被发现了,这就是海南岛的好处,什么矿藏你往土里挖几锄头就能找到。

回到大营,赵昰找到正手忙脚乱处理各种事情的陆秀夫。

“官家寻我何事?”

赵昰答道:“丞相,我今日来想与你商量一下开挖铁矿之事。”

“这个……”陆秀夫有些迟疑,“官家真的知道何处有铁矿?”

“左丞相看我长大,我是那妄语之人么?”赵昰停了停继续说道:“不过我得亲自去一次,要到了那里方才能找到。”

陆秀夫犹豫很久点了点头说:“既然官家坚持要去,便让那林保陪你前去,他是澄迈人,对此地熟悉。另外再去招几名工匠一通前往。”www.

“善。”

平静的海面上,五条四桅大福船正缓缓地绕过临高角。

林保指着凸出的山崖说:“官家这便是临高角了,这海湾里又个天然的深水避风港,将来可以在此安排水寨。”

“嗯,好!就依左武大夫之言。”赵昰点头说道:“这个岬角,三面环海,直插海中,若是在此建一堡垒,配以远攻之物,可以一当百。此乃兵家必争之地啊!”

林保见自己随口提议便被这小皇帝称赞心中不免又几分得意,毕竟自己只是个下辖四五百人的营指挥使。

虽然这小皇帝年幼可毕竟是皇帝。而且这几日接触并不想外面流传的懦弱无能,反倒是有几分老气秋横的感觉,今日里又能看出这临高角的军事价值,当真不可小觑。

心中更是觉得这次寻铁矿之旅意义重大,万一真的是太祖托梦,那光复江山指日可待。随即也不行叉手礼了,正式地作揖行礼道:“官家慧眼!”

“呵呵”赵昰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心想:我有个屁的慧眼,当年解放海南岛就是从这里打上去的。既然,选择这里登岛肯定是有军事价值的,我就是跟着瞎说说而已。

路上经过几个白沙洲,赵昰又命人每个沙岛都都挖了几麻袋沙子上来,并在麻袋上做好岛屿标记。林保和水手们也不知道则小皇帝要做什么,只当是孩子玩乐,也就没有多问。

这次所坐的两千料福船已经是那个时代顶尖的海洋船只了,宋代船只的一料就是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0公斤,两千料就是载重120吨。

而自己那条王船,是定海船坞按照徽宗宣和五年那艘“鼎新利涉怀元康济神舟”的图纸制作的,载重更是高达360吨,排水量千万级。可是光大有啥用?想当年玩过大航海时代的有志青年,都明白航速和火炮是决定海战胜利的关键。

跑又跑不快,打又没有炮,就是个活靶子。

哪怕是给自己来五十门杰克船长那种铸铁滑膛炮,早就把蒙元的船队打个稀巴烂,连同海岸都给它轰烂了。再不济臼炮也行啊。

自己要带着这十数万臣民和海南岛的人民打败蒙元收复河山,必须要发展海军力量和擅长排队枪毙的步兵。

赵昰心中想到了火枪便开口问道:“林指挥使,这船上可有火枪?”

“那是自然有的,请问官家可是要取一只来?”林保叉手问到。

赵昰点了点头,“你去让人拿一只过来。”

“诺”

不多时有个兵勇拿了一支长枪来,枪头上绑着两个大竹筒。林保一把接过,递了上来。

“官家,这便是双管火枪。”

赵昰这半年来多次看见士兵在船上用此拒敌,直到今天才拿在手中仔细观看。这无非是竹筒里塞点黑火药,一人持枪一人点火,然后朝敌人面门捅去,靠烟雾和火焰拒敌。惊吓效果远大于伤敌效果。敌人只要见过两次就不会害怕了。

当即也不置可否,抬头对林保又说:“梨花枪和突火枪呢?”

“回官家,突火枪还有些,梨花枪这船上倒是没有,后面的船上可能有。”

“就只取突火枪即可。”

随即又有人取来了突火枪,是一根粗竹竿后面接了一根木棍作为把手。前面几节,竹节打穿,底部塞火药,火药之上置弹丸若干,点燃引线后火药燃烧把弹丸喷出,倒是有些霰弹枪的味道。只是都是竹子制作,预先装填,一次性的武器。

赵昰看了看这两样心中也有了些大概的思路。宋朝的火器之所以科技树点歪了,还是不了解三点一线和枪膛的气密性问题,从而走上了靠恐吓为主的声光烟路线,变成了烟花表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