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中考

以沈墨的成绩,至少考市一中是不必房长安来操心的,坦白的说,她能在强手林立的市一中考进前十,单轮考试成绩来说,房长安现在也不是她对手。

他原本也是打定了注意只给王珂“泄题”的,不过看着人家小姑娘自己整理了好几页的提纲知识点,又觉得这样瞒着她于心有愧,房长安考虑了一晚上,觉得还是要一碗水端平比较好。

这不是为了给沈墨提高分数,而是为长远打算,所谓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以小见大,行事还是要公道一些比较好。

看完信,他不急着回复,先继续给王珂拟题,直接就把今天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列了出来,如同之前一样让王珂来破题拟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写这个作文,最重要的肯定是心,但是也不能忘了舞台,否则就属于偏题了。”

“心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人生理想、志向,一方面是人生态度,比如勇气、信心,舞台同样如此,一方面可以是人生成就,一方面也可以是展示才华的空间。”

“写人生态度,比如信心,这方面最好以小见大,比如今天中考,我没有信心,然后你给了我信心,哦,这里的‘你’不是你,最好是爸爸妈妈之类的人物,比较容易引起共鸣。”

“比如爸爸妈妈养育了,送我到考场,后者考试前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总之就是关爱和鼓励,然后我又回忆起来了过去,感动,也受到了激励,获得了信心。”

“要写出层次感,写信心从无到有,而考场就是舞台。”

“人生成就方面,用我们自己不好写,这是给历史人物准备的,比如辛弃疾、陆游的报国之志,比如李白、杜甫的不朽诗篇,比如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好选一个人物,不要大杂烩。”

“我先给你讲讲这几个人的经历,比如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三苏之一,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官,当然他被贬官实际上跟乌台诗案没关系,王安石不是那么小气的人,而且还一直帮苏轼,不过这些你不用写,就写苏轼就行了。”

“苏轼一直被贬官,但他这个人乐观豁达,比如他被贬官到岭南,那时候是穷乡僻壤,鸟不生蛋的地方,可苏轼怎么说的,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官到杭州,他营建西湖,苏堤就是他造的,当然他不用出力,他说句话就行了,有人干活——这些也别写,还有东坡肉,当时猪肉被叫做豕肉,有钱人不肯吃的,苏轼穷啊,他吃不起羊肉,只能吃猪肉,写诗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就是有钱人不吃,穷人不会煮,于是苏轼自己吃,还教人怎么煮,就是东坡肉,也就是红烧肉,包括羊蝎子也是……”

“还有苏轼老年的时候评价自己,怎么说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总结一生功业的时候,想到的是自己被贬官的地方,这就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房长安知道作文题目,但不记得什么满分作文,而王珂那本《苏轼词集》一直都在看,她对这个肯定是有一定了解的,因此他比较倾向于让王珂以苏轼来切题,态度有了,成就有了,完美扣题。

因为担心王珂第一篇写不好,影响到后续的记忆,因为他没办法要求王珂把这篇作文背下来,那么只能让她第一遍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写好,苦口婆心啰啰嗦嗦地给她讲一堆,就差直接替她起草了。

王珂见他出个作文题目还这么多话,忍不住翻起白眼,不过还是认真听完,不知不觉间已经受到了影响,六七百字的作文而已,房长安刚刚说的那些都差不多了,只需要结合她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整理润色即可。

房长安啰啰嗦嗦一大堆,说完之后还是不放心,为了让她更加认真地构思,又道:“我等下给沈墨回信,让她也用这个题目写一篇,回头我们三个人比较一下。”

王珂一听要跟沈墨比,果然比原本更加认真起来,这并非是她原本不认真,而是存了一些较劲的心思在里面,几乎把这种训练当成了正式考试去对待。

房长安也自己写了一篇,他的切入角度是志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这个命题比较宏大,如果是考场临时写作,房长安也担心写不好,但现在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

俩人都写了两节课,互相看完对方的,房长安又给王珂其中的部分用语做了一定的调整,为了避免其他人看到作文,下课就把两篇作文都收了起来。

以他从不吝于以最大恶意揣度别人的性子,其实担心并非是旁人觉得自己知道考题,而是怕到了中考的时候有人临摹这两篇作文。

晚自习的时候,房长安才给沈墨回信。

考生沈墨入场:

大考日近,心实惶惶,所寄之秘籍正当时矣。受惠实多,无以为报。恰与珂拟题,随附一题,聊作。

广告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者,志向也,信念也,舞台者,空间也,成就也。请拟此题。

吾作甚佳,谅汝见之不敢言,容后再寄。

两载之约,只在朝夕,万语千言,难付笔端。

谨祝:

同传佳音

2006年6月13日晚,考生房长安、王珂共盼

第二天房长安把这封信寄出去,又隔了一天,才把两人重新修饰润色过的两篇作文寄了出去,随后又过三天,19号这天收到了沈墨的回信。

长安哥哥:

我就不说你脸皮后了,反正说了也没用,你下次能不能不要再写文言文了?不伦不类,班门弄斧!我附上了我写的作文,文言文哦,好好看,好好学,但是不要气馁,你已经写得很好了,只不过比我差了一截而已(●?w?●)

还有,你上初三后好久才肯给我写一封信,我还以为你早都忘了我呢!当然我也给你写信也少了,可是不能每次总是我主动给你写吧?这样太不公平了,而且我是女孩子呀,哼哼。

不过现在我知道啦,你是故意留着话等见面说对不对?嘻嘻嘻,我也是。不过初三确实也好忙啊,每天早起晚睡,羞狗愧鸡(你明白啥意思吧?)好在不论怎样,都要过去啦,以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误会啦。

我已经跟爸爸妈妈商量好了,等填报好志愿之后,我就到爷爷奶奶家里去住,就可以去你家抓鱼啦。

好啦,原本不想给你说这么说的,一下子没忍住,等考完再说啦。

共愿:

同传佳音

2006年6月16日晚,夜深疏月清茶沈墨

在这封信之前,房长安与沈墨之间的书信往来,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形式,不论内容、频率都比沈墨刚转学时“淡”了许多。

这是房长安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随着沈墨在市一中逐渐熟悉,朋友增多,融入了那边,对这边的牵挂就必然会减少,实际上两人在整个初二阶段都保持了想当紧密的书信联系,这已经让他感到颇为意外了。

同样让他意外的是,进入初三后两人的书信频率毫无预兆地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在那段时间里面,他数次想要主动多写几封,又觉得进入初三学业繁忙,市一中作为国家重点,肯定管理更加严格,成绩都是作业堆起来。

更重要的是由于“她在那边融入进去”的想法,让房长安一次次打消了主动寄信的念头,过了好一段时间才趁着月考成绩出来给她写了信。

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沈墨的“回信”。

两人寄信大多需要三天时间到对方手中,这显然不是她收到来信后的回信。

房长安寄过去的信里面只说了近况,沈墨的那封信里同样如此,他收到信后先是欢喜,看完信又觉得怅然若有所失,想来沈墨的心情也差不多如此。

不过两人同样都没有再提起这件事情,很默契地恢复了频率大幅度降低的书信往来,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像以往那样连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猫换了个姿势之类的事情都要大书特书的情况越来越少,逐渐变成了一种保持联系的形式。

结合沈墨最新的这封信,小姑娘的心态并不难理解,房长安可以轻易地脑补出来:

最初大概真的是忙,然后忽然想起来好些天没收到信了,于是去写信,结果写到一半,或者写完了,忽然想到为什么这么久了长安哥哥都不给我写信?是不是学习太忙忘记我了?或者因为太久没见忘记了我了,要不就是因为有了王珂忘了我了……

他有着后世灵魂的阅历都会有赌气的情绪,何况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之后维持或者说放任这种情况,则是房长安有意的了,一方面他现在过得悠闲自在,真的不差一个沈墨,一方面也是出于某种心思的借机“试探”,这无疑是很作也很蠢的行为,但多数人都忍不住一次次犯的错误。

当然,不论事实究竟如何,他都有后续的准备,连“万语千言,难付笔端”这两句话都是早早就准备好的,这个时候写,一方面是觉得接下来写信的机会不多了,二来也是担心小姑娘那边真的有情绪,再因为这个有什么影响了。

后一个理由多少有点找借口的嫌疑,因为人家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但不论怎样,这两封信后,虽然言语不多,两人因为远隔异地而出现的些许间隙,也算是彼此默契地冰释消融了。

房长安想了想之后,又给她回了一封信。

奉天承运房长安,诏曰:

来信已悉,不必回了,回头把自己装信封里面送来吧。

钦此。

2006年6月19日,房长安传旨于沈墨

因为担心学校停课,沈墨收不到信件,房长安当天中午就把信寄了出去,沈墨果然没有回复,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收到。

24、25、26三天中考,学校提前三天放假,也就是21号这天就已经不上课了,二中同样是考场,不过前两日仍然可以在教室里面复习,到了23号这天开放考场让学生来踩点,才会禁止进入教室。

放假之前的下午,程梦飞来到教室挨个的发准考证。

房长安没能再继续保持好运气,被分到了镇一中,倒不是说镇一中不好,而是王珂被分到了本校,劳燕分飞,让他有点郁闷。

当然房长安并不是多愁善感儿女情长的性子,他主要是觉得王珂没跟自己分到一个学校,她肯定会很难过。

王珂难过不难过没看出来,但她发现郑莉莉、刘贝、张菁、毛闪闪等几个相熟的同学都跟自己一样分在本校之后,是笑得真开心。

“也许是藏得太深了,女人心海底针嘛,藏得太深了……”

房长安只得如此安慰自己,与她一样分到镇一中的人也不少,比如李小毅、杨城奇、唐帅、梁景瑜等,虽然多是男生,不过总算还有梁景瑜一个美女,还就他隔壁的考场。

23号考场踩点,24号上午,2006年云龙市中考正式开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