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一巷乃仓基上外围,出了仓一巷,两边都是高高白墙黑顶,间隔其中的都是仓库,存放着临安城贵族高官的各类物资,当然也包括许多典当、商行之类的金银珠宝,所以平日里守卫十分森严。而且仓基上的巡检司就在离仓一巷不远的池边弄上,距离白洋池不足数丈。
仓基上巡检司的房子原本是太祖年代一个沈姓员外郎的小宅子,此地靠近白洋池,风景优美堪比西湖,又是夏天纳凉的好去处,所以沈员外郎便花了些钱修建了这宅子。沈员外郎离去后,宅子一直空着。后来宋朝南迁,临安城成为了南宋行在,此地又是仓储良地需要重兵把守,宅子也被临安府征收作为仓基上的巡检司司署了。
不过也正是巡检司司署的这般特点,导致该司巡检人员总喜欢待在司署,看看风景喝喝茶,非必要绝不出门,特别是夏天炎热之时,喝茶消暑人生一大快事,最后却渐渐形成了慵懒的作风。
苏秉灯不受欢迎也有这原因,性情不符。
正月十三,子时。
片刻功夫,赵忆南便带着众人到了司署。
司署结构简单,进门便是锦屏,两边红白色回廊环绕整个院子,地上的青砖已经被磨平,带着看得见的历史痕迹静静地躺在地上。正面便是巡检司大厅,两排座椅分列其中,正中间摆放着一张玲珑方桌,两把红木牡丹椅,一眼望过去就是看得见的奢侈。仓基上如此多仓库,而配备的巡检并不多,很多商铺贵人都希望自己的财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自然少不了与巡检使的来往和照顾。
大厅左面和院子里原本都摆放着各类茶具,如今都已经收了起来,毕竟现在所有仓基上幸存的人员都在此地,狭小的院子显得十分拥挤。
赵忆南刚跨进门,第一入眼的便是满地的伤员,或靠在墙边,或倒在地上,惨叫声不绝入耳,原本的青砖已经被染成了红色。
回廊上都站满了人,几名大夫艰难的穿梭期间,空气中除了浓浓的血腥味还夹杂着各类药物的气味,着实让人反胃。
王晓白一边清理出一条过道,一边护送着赵忆南走到正厅。
苏秉灯平静的跟在赵忆南身后,还斜眼瞄了一眼赵忆南,心想:“做官的都一样,沾不得半点民间气息。”
王一理早就被眼前的情形刺激,跑出门外找了一个角落开始呕吐。
正厅中,周不武正在愁眉苦脸,自己管辖的地区发生如此大事,第一个要被问责的便是他,依照宋朝律法,“毁国粮者,斩立决”,他这颗脑袋是保不住了。
赵忆南刚踏进正厅,巡检使周不武见了,颤颤巍巍地上前行礼。亲卫的那一身锦虎服格外显眼,临安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下官周不武,乃仓基上巡检司巡检使。不知亲卫亲临,有失远迎!”
周不武那张沧桑的脸上露出两排黄牙,带着挤出来的假笑和一脸的疲倦,迎接赵忆南,完全没了当初对苏秉灯颐指气使的样。
狼牙将王晓白上前宣布:
“此乃亲卫中郎赵忆南,从此刻起仓基上巡检司由亲卫统领。”
周不武一听,松了口气,一下子绷紧的神经也松了下来。还以为朝廷这么快就来追究他的责任,好在只是接管。
随后,还没等周不武反应,王晓白就命二十名陷阵营重甲兵接管现场。
“周使,今晚之事涉及人员是否已全部在此?”
周不武特意扫了一眼苏秉灯,回应赵忆南:“原先就缺少巡检人员苏秉灯和王一理,如今赵中郎已将二人带来,今晚所有涉及人员均已在此地。”
“不对,还有人员并不在此地!”
“大胆苏秉灯,你身份存疑,如何插嘴?!”
赵忆南拦住王晓白,问苏秉灯:“你指何人?”
“今晚的贼人并不在此地!”
此言一出,惊坐四方。
“在何方?”
“仓基上东面的市斤弄和六五巷一带。”
“苏秉灯,你如何断定?”
苏秉灯其实并不确定那地是否真的有贼人,只是根据今夜的东风风速判断,孔明灯携带些许重物飘行距离并不会太长。仓基上原本就守卫森严,哪怕是今夜上元灯会前夕,部分守卫放假回去准备过节,依旧有不少人员前来巡查,寻常人员根本无法进入。贼人行凶携带如此多物品,根本无法通过仓基上的关口,唯一可能的选择便是仓基上东面的那块区域。
那块区域人迹罕至,多座民宅因为仓基上周边需要清空而废弃,寻常里人迹罕至,是个绝佳的藏匿之地,故而苏秉灯才敢如此猜测,只是缺少证据。
“猜测!”
赵忆南一翻白眼,转过身去思索新方法。
王晓白趁机说道:“好你个贼人!如今形势紧迫,上元灯会在即,你还在此地大方言辞,迷惑众人!来人,拿下!”
两名陷阵营重甲兵立刻上前将受伤的苏秉灯强行按倒在地。
着实讽刺,在这仓基上巡检司司署里,众多巡检面前,苏秉灯被怀疑居然没有一个站出来为苏秉灯辩护。
苏秉灯单膝跪地支撑,挺起胸膛解释:“贼人要有如此大动作,自然携带不少物品,一时半刻无法完全撤离。如今距离百万仓大火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倘若再不前去查看,贼人便有了逃离的机会,倒时候追悔莫及!”
王晓白忽然急了:“我看你就是那贼人,行凶后趁机逃离,恰好被前来封锁仓基上的禁军逮个正着。如今被带到这里就编出这些谎言,蒙骗中郎。莫非想要伺机逃离?”
面对王晓白的话,苏秉灯无可辩驳。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话多无用,也没必要再解释和提醒。
他放下身子,把屁股搁在脚跟上,低下了头,似乎认了命。
贼人抓不到又如何,他又不是亲卫,跟他无关。
粮食被烧了又如何,他又不是户部,不管钱不管粮。
朝廷根基不稳了又如何,这个朝廷从来不会听他的建议。
苏秉灯自我嘲笑,皇上不急太监急,十年前是这样,如今还是这般,总是喜欢飞蛾扑火。
赵忆南疑惑的看着苏秉灯,她隐隐约约感觉眼前这个粗茶布衣的男子不简单,邋遢的面容下隐藏着沉稳,情绪中却带着一股戾气和仇恨。
苏秉灯的话虽然不能让她信服,但终究是一条线索。
王一理擦了擦嘴角的残渣,舀了一瓢墙角灭火用的水缸水漱口,平复了情绪,随后便捏着鼻子半蒙着眼睛奔进大厅。
刚进大厅就看到苏秉灯被王晓白羁押,他毫不犹豫冲上前,对赵忆南申冤:“苏巡不是贼人,孔明灯爆炸的时候我们就在河边看御街,是他让我去找巡检司和火禺的。”
王晓白不依不饶:“你又是谁?谁能作证?指不定你和苏秉灯是一伙的!”
被王晓白一吓,王一理顿时乱了阵脚,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能一个劲“我不是贼人,我不是贼人”的否认。
王一理的辩护倒是让苏秉灯心中一暖。
周不武看着眼前的形势,心里有了主意,便悄悄走到王晓白身边,轻声说道:“将军英明,苏秉灯平日里便行事诡异,独来独往,入巡检司五年,一直与人不和。今日听将军一说,倒是绝有可能。”
“哦?”王晓白听到此处,似乎迎来了曙光,这是第一个支持他的人。
“况且……”周不武突然压低声音,“将军智慧过人,自然明白国粮被毁,亲卫介入的意义,若是找不到贼人,恐怕圣上怪罪下来,遭殃的还是我们当兵的。不如……”
话到此处,再明白不过,王晓白思索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这周不武不愧是巡检使,临安城暗流涌动的官场最底层混久了,总有一两个办法保全自己。亲卫接手此事,本就是一个难事,若是按照周不武的主意来,也不失为两全其美之策。
不过王晓白没有想到,周不武打着另一个算盘。
王晓白打定了主意,往后退了几步,将赵忆南引到了大厅屏风后,小声说道:“赵中郎,如今上元灯会在即,大火也毫无头绪,这满堂的人员一个个排查,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且众多人员深受重伤,若是不及时医治恐怕会闹出人命。”
赵忆南看着胸有成竹的王晓白,知道他一定有了主意,顺势问道:“晓白不用藏着掖着了,有什么想法说出来。”
王晓白假装推脱了几下,便为难的说道:“圣上将守卫临安之职交于亲卫,自然不能辜负了圣恩。此次仓基上被毁,若是找不到贼人,亲卫难免受罚,到时候别说中郎您了,亲卫郎恐怕位置都不保,严重者或许丢了性命。刚才卑职已经向周使了解了情况,苏秉灯今夜值守并未按照巡检路线巡检,十分可疑,加上先前禁军的证词,基本可以断定此事与苏秉灯有关,不如先把苏秉灯关起来,再寻其他,也好有个交差的底,不至于到最后圣上责罚。”
王晓白将周不武的想法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赵忆南,想要尽快给苏秉灯定罪,好回去喝两口小酒,享受上元灯会。可是他未曾想到,周不武把苏秉灯定为贼人,一方面也算是找到了罪魁祸首,小功一件,另一方面通过亲卫之手,也是与亲卫绑在了一起,也是自我保命的算盘。
“不行!不能冤枉无辜之人!”赵忆南当即否定。
“赵中郎,此举也是无奈之举。不过这苏秉灯也并非无罪之人,先前偷袭禁军也是一个大罪,未按照路线巡检也是一项,将他关押起来,至少不会错。若是后期求证了,亲卫郎也必定安然无恙,兴许还会立功。赵中郎也不想连累亲卫郎吧?”
王晓白最了解赵忆南的习性,刚正不阿一身正气,自然不会随便关押苏秉灯,总得有充分的理由才能让自己的主意得到实施。
果不其然,片刻后,赵忆南点了点头。
只是王晓白并不知道,他的话只是给赵忆南一个提醒,压根与亲卫郎无关。
赵忆南清楚自己能在亲卫立足,都是圣上信任,此次圣上将保卫临安之责交于亲卫,也正是为了给赵忆南建功立业的机会,好让那些多嘴的官闭嘴。
她自己虽然不在乎功名,但绝对不能辜负圣上的重托。
让苏秉灯怎么也想不到,就自己简单几句话,他就被亲卫和巡检司定性为偷袭百万仓的贼人,关进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