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武朝如火如荼进行征战的时候。
天幕上也没闲着。
乾隆一个劲发弹幕。
他气急败坏,自己大清不好过,也要把大明拉下水。
既然你们这些百姓觉得大清不行,那就让你们看看大明更不行。
他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洪武帝,你想不想知道朱祁镇为什么评分那么低?”
乾隆这话用意明显,一来刺激朱元璋,二来就是说给大清百姓看的。
“我想知道也不会从你嘴里知道。”朱元璋黑着脸哼道。
“那你就跟你大明后来的几个皇帝了解一下土木堡之变,好好问,千万不要错过!哈哈哈……”
乾隆发来一大串大笑。
他觉得以老朱的暴脾气至少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果然,朱元璋被他勾起了好奇心,问道:“乾隆一再揪着朱祁镇不放,你们谁告诉我朱祁镇到底做了什么?”
别人都不说话。
宪宗朱见深回道:“太祖爷爷,我爹庙号英宗,八岁继位,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如果说我爹祸害了大明,成了大明评分最低的皇帝,那这些人是不是也有责任。我爹亲政以后,改掉很多内阁留下的顽疾,只是行事太过刚猛,开罪了太多人。”quwo.org 橙子小说网
乾隆不满的道:“你少避重就轻,就说土木堡之变,让你太祖爷爷听听怎么回事。”
朱见深迟疑片刻,正要回答。
天幕上忽然亮了,刷出一个新视频:
【华夏五千年历史最差的皇帝?】
标题一出来。
各位皇帝都是一哆嗦。
尤其那些排名靠后的,有点瑟瑟发抖。
谁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那不得臭名千古,被后人骂死?
垫底的那几个皇帝此时恨不得烧香拜佛,祈求不是自己。
但是也有皇帝注意到,标题后面带了一个问号。
似乎天幕本身对接下来内容也是有疑窦的。
【朱祁镇已经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任何人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大明战神、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这都是独属于他的称号。】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真相不真相的一点也不重要,再说谁又能保证自己说的是真相。】
【图个乐就是了。】
【朱祁镇被骂了这么多年,为大家提供了情绪价值,这本身就说明他存在是有价值的。】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想打扮什么样就打扮什么样。】
【说他朱祁镇是五千年历史最差的皇帝,你觉得是就是,没有任何问题。】
【有人整理了一下朱祁镇生平,丝毫没有与主流犯冲的意思,各位大佬如果看了生气,那就继续骂朱祁镇吧,千万别骂他。】
一听是朱祁镇,名次差的皇帝们都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自己就行,接下来就能安心看热闹了。
只听天幕说道:
【一般人对朱祁镇是什么印象。】
【作为大明名气仅次于崇祯的皇帝,他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可以先看看网友对朱祁镇的普遍印象。】
【几乎全网都是一个口径,大家抄来抄去,朱祁镇的印象已经给固定住了。】
【基本就是以下内容:
朱瞻基驾崩后,年幼的朱祁镇继位,这时候的他,身后有三杨辅政,朱祁镇不能说是励精图治吧,也只能说毫无干系了,年纪还太小没有掌握实权。
等到三杨相继去世,朱祁镇终于手握大权。
一上台就封了跟自己混的小弟,王振当上了掌印太监,大权独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振十分嚣张,家里的小金库堆满了各地官员的孝敬,外邦的朝贡都要经过王振的手,瓦剌部落也先派遣两千人来朝贡献马,王振打眼一看,硬是把两千说成两百,士可杀不可辱,瓦剌那帮混球也不是吃素的,开始在边境袭扰,这可把朱祁镇气坏了,自己老爹,爷爷,太爷爷都把北元捶得跟孙子似的,再加上王振一窜和,朱祁镇瞬间得到一个结论,大明天下无敌,朕天下无敌!组织了二十万大军,老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首,半个朝廷的官吏随行,大明永乐豪华班底全体出动,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在朱祁镇和王振的双重骚操作下,大明军队在土木堡居高扎营,被也先一窝端了。朱棣时代留下的三大营和将领,全部战死。朱祁镇也被俘虏。所以大明历史上,去过遥遥漠北的皇帝可不止朱棣一人。
朱祁镇不是明朝最差的皇帝,他是五千年历史上最差的皇帝,没有之一。
他接手的是一个鼎盛的明朝,不开疆拓土,做个守成之君也行啊,哪怕什么都不做,跟司马衷一样做个傻皇帝,也不至于酿下土木堡那样的大祸。
经此一役,明朝武将世家勋贵精英蒙受巨大的打击,土木堡直接打掉了前面四个帝王打造的大明盛世。
要不是于少保的北平保卫战,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大明将重蹈覆辙,中原千万百姓将尽数沦为鞑子的‘二脚羊’。
自己被俘就算了,他竟然给敌人瓦剌带路,叩关叫门,最后还恬不知耻的回来当上了太上皇,还有脸复辟,复辟后还有脸杀了于谦,更是把北平保卫战功臣妻女,献给敌人凌辱,把土木堡之变中追随他的忠臣袁彬流放,连傻子皇帝司马衷都知道说‘此嵇侍中血,勿去也’,知道衣服上那是忠臣之血,不舍得更换。
后来他把他弟弟废了也就罢了,竟然还觉得不解气,刨了人家生前准备好的陵墓,后只以亲王之礼,葬于西山,最后给了他一个恶谥,戾王。
说是废除殉葬制度,却将朱祁钰的妃子,全部给朱祁钰殉葬了。就连朱祁钰的皇后也不放过,当初他败光家底,他弟弟好不容易帮他收拾好,夺门之变,趁弟弟快病死的时候,抢了儿子的皇位,之后竟还不知悔改,完颜构虽丧权辱国,但至少后来还是承认道歉了,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孝宗还能给岳飞平反,而朱祁镇,一无是处,于公于私,都是历史上最坏的皇帝,没有之一。
土木之变,导致文官集团凌驾于武将集团之上,开启了以文御武的格局,为明亡埋下了伏笔。】
看完,老朱两眼一黑,血压直接就上来了,这是我朱家子孙?这是千古大昏君啊!
难怪这孙子评分这么低,这不是天怨人怒是什么,难怪人家都说华夏在大明这里崴了脚,原来问题出在这孙子身上。
宠信宦官、好大喜功、陷害忠良、叫门辱国……
更重要的是他还被俘了!
还有比皇帝被俘更大的耻辱吗。
你哪怕跟亡国之君殉国一样也好,好歹全个刚烈名节,这孙子倒好,被俘了还有脸回来夺门之变?
简直是厚颜无耻至极!
老朱气得快不行了,浑身都在抖,从头到脚散发着喷薄的怒气。
方圆三丈之内没人敢靠近一步。
只有朱标缓缓走来,劝道:“爹啊,您不必这般动怒,历史罢了,真真假假,您应当清楚怎么回事。”
老朱不听,怒道:“历史真真假假,那别人怎么都是歌功颂德,为什么到他这天怒人怨?还不是他做了遗臭万年的事!一国精锐尽丧,他朱祁镇就是千古罪人啊!”
老朱指着天幕说道:“朱瞻基,你快把这虐畜掐死算了,让他活着有什么用!”
天幕那头的宣德朝,朱瞻基看着年幼的一脸稚嫩的朱祁镇,悲从中来:“儿啊,你怎么做了那么多遗臭万年的事?你太祖爷爷都快气死了。算了,爹不杀你,但这皇帝你是别想当了。”
“你杀了吗?你杀了吗?你快动手啊!”老朱已经气糊涂了,在原地团团转,一个劲念叨着。
“爹,您冷静点,当心气坏了身子。”朱标心疼的搀扶着。
你杀了吗……四个字如同咒语,在朱瞻基脑海里盘旋,头疼欲裂,杀朱祁镇很容易,他两根手指就掐死了。
但他哪里舍得,他快三十了才有了这个儿子,这几年蒙童时期,虽然这小子脾气有点大,但是秉性不坏。
而且那都是以后的事,现在天幕既然指出了明路,他当然不会再让朱祁镇把大明祸害成这样。
大不了不给他帝王教育,让他以后当个亲王算了。
朱瞻基叹了口气,缓缓抬起头,看向天幕,一脸的茫然。
就听天幕说道:
【土木堡之变,史书基本是给定了性的。
虽然很多地方前后说不通。
但历史不讲证据,也不讲逻辑。
逻辑都是小孩子才会较真的东西。
至于证据,历史本身就是证据,你怀疑什么。
怀疑历史你就是居心叵测,就是阴谋论调,一介屁民也配怀疑历史。
土木堡之变是一次政变,谁也别想解释清楚。
朱祁镇因为土木堡被扣了一个叫门天子的帽子。
那是他活该。
看看他从小干了什么,就知道文官为什么会这么写了。
其实朱祁镇从小也算是文治武功。
史书记载十六岁亲政。
但是至少在正统六年,朱祁镇十四岁就已经控制朝政了。
这就是帝王家的孩子早熟的表现,也是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最大不同。我们寻常百姓家十四岁的少年,要么在家种地娶媳妇,要么在私塾读书,读的大部分都是无用的书,浪费时间浪费人生,从学校毕业也只能出来当社畜。而他们帝王家的孩子已经在努力跟权臣斗争,开始统治天下了。
朱祁镇一上来做了什么呢?】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