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有声有色凤山墟日宣传

第十九章有声有色凤山墟日宣传

有诗叹曰:

和平年代百业兴,学校师生够热情;

逢到墟日必宣传,党的政策深人心。

(89)山歌快板还演戏

新学期开学后,经过一个多星期以来对初中一年级进行了新生训练。随后,又隆重举行学校的开学典礼。

此时,学校各种社团组织,也陆陆续续地健全起来了。并且,开展了各种经常性且又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此以后,一切教学秩序和作息制度及生活规律,也渐渐地走向正规化了。

我记得,当时每逢凤山墟日或一些重大节假日,学校都要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和要求,由学生会、青年团和少先队共同组成学校宣传队,坚持到凤山街进行街头宣传。

大多时候,都是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党与国家各项方针和政策等,作为所要宣传的主要内容。

我记得,当时学生会和青年团中的学生干部,主要负责上宣传台进行口头宣传;另外,学校中的文艺队专门负责表演一些形式简单的节目,如快板、山歌、小活报剧等;我们少先队所负责的便是打铜鼓、唱歌或跳舞等文艺节目。

一般到了墟日,都是在吃过中午饭后,利用午睡时间出街宣传的。

虽然,当时的确是侵占了一定的中午休息时间。但是,并不妨碍过正课的正常学习。

在每次宣传队即将出发时,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同学。他手持并高举着一面高高飘扬,并绣有“博白县第一初级中学”大字的校旗。因此,群众老远地便认出,这是凤中文艺宣传队出街宣传来了。

我们少先队的铜鼓队是由初中二年级十三班宋世成同学当队长,他同时又是学校少先队的中队长。在每次出街宣传,他都是紧跟随在旗手后面,右手握着一根布包扎的大木柄锤,在有节奏地敲打着那个大铜鼓。

而我和另外的两个男同学、三位女同学便跟随其后,双手各拿一个敲打小铜鼓的木棍锤,一边走,一边敲打背在胸前的小铜鼓。

此时,大家的行进速度配合得很好,老远便能听到节奏鲜明又动听的铜鼓声。嘿,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玩意儿,我们还花去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专门利用第八节进行反复演练才算学会呢!

随后,还有三十多位轮值到负责上街宣传的班级同学。他们主要任务是手持小彩旗,在飞舞着彩旗上写有一些时兴的口号。

宣传队在行进的道路中,还不断地一边唱歌,一边高呼口号呢……

我们经常都是按时在学校西大楼前面集中的。随后,由带队老师和主要上台宣传的学生进行组织、集合、列队前往凤山街宣传。

在我的记忆中,学校每次轮值上街宣讲的宣讲员有:马锦升、刘德华、朱光兴、覃甲金、雷道德、彭会资、冯道贵、朱贞才……

要知道,这些同学一般都是高年级班的“学生头头”。

曾听人说,每次轮值到上街宣传的同学,都要在前一天晚上,便认真学习所发下来的宣传材料。就象老师上课前备课一样,要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了上台演讲时,他们便用流畅的凤山本地方言,通俗易懂地像一个演说家一样,对群众进行口头宣讲。

再加上,当年每次到街上宣传时,凤山文化站的戴开靖站长必亲自登台,还配合表演一些自创自编的快板、山歌之类的小节目。

当年,他表演得十分投入和卖力,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因此,这些喜闻乐见的节目,往往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当年,我们每次上街宣传,常常吸引了不少上街赶集的群众。他们往往将宣传台的四周,围得个水泄不通。

但是,却秩序井然地站着,正在专心、安静地观看表演,听宣讲呢。

在我的记忆中,当年曾宣传过下面的一些内容:

1954年 9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所选举的国家领导人。

**中央和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迅速布置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安定农民生产情绪的紧急指示》。

**中央发出的《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

……

我记得,除了按照上级布置,主要及时宣传党的当前中心工作。

有时,还向社员群众讲解一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先进的耕作经验。以及,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突出抓好那些具体工作。

如:小株密植、合理施肥、松土中耕、除草杀虫、推广良种、改良土壤、及时灌溉等科学种田知识。

在宣讲时,我对所宣传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常常和群众一起专心地听讲。因此,我也知道了当时不少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党在当时的各项方针政策。

同时,还懂得了不少各种农业科学知识。因此,对增长和丰富自已的农业科学知识起到很大帮助。

另外,通过出街进行宣传这种政治活动,也对这些学生宣传员本身,得到很好培养和锻炼。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大都成为一名出色的县、区干部;有的,还考上了高一级学校。

在几十年以后,他们中有的成为了知名度很高的学者、教授及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与他们在学生时代便得到了很好锻炼是分不开的。

当年,凤山区街头宣传在全县是颇有名的。

特别是,在凤山文化站戴开靖站长的积极带头和组织下,干得有声有色。深受上级党委表扬和群众赞美。

听说不久,上级便调戴开靖站长到博白县文化馆当了馆长了……

难怪,在五十年后一些同学对当年学校的宣传队,还有着很深刻的印象。

曾重文同学在《金色年华》一书中,所写的《初中三年在凤中》一文,在他的回忆中就曾提到:

“初中三年的生活是那么丰富多采,回想起来真有意思。每逢重大节假日或凤山墟日,我们学校的宣传队都会走上凤山街,对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演唱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正是:

敲锣打鼓凤山墟,山歌快板还演戏;

政策农技样样讲,群众观后心欢喜。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细看下章。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