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苦尽甘来终熬到
有诗叹曰:
兄妹插队在乡间,有乐有笑有艰难;
苦尽甘来终熬到,时势所趋无怨恨。
初次遇见庞宗亮
正当1972年紧张的春插刚刚结束以后,我们学校放“农忙假”也已经收假了。顷刻之间,全校师生便按时返回到学校里上课。因此,用不了多时,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很快就已经转入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了。
有一天,我在我们学校的李昌甫校长的房间门前经过,突然之间,便看见我们公社教育组的庞宗亮同志,他似乎正在与我们的李昌甫校长和李振邦主任一块在房间中,嘀嘀咕咕地在进行交谈起来。
你可要知道,这个庞宗亮同志,听人说,原来他只是沙河公社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
前些时候,我们全公社的公民办教师,一块到公社集中学习贯彻“如何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会议上,我曾见过他一面。
后来,他也跟随公社组织的那场“砍烟苗,罢杂粮,种早稻”的参观和考察的现场会议,来到过我们的良荔大队。并且,正好又是分在我所在的一个小组。但是,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也没有交谈过。
他长得中等的个头,1米70左右的身高。平易近人,很会接近群众,工作起来的时候,雷厉风行,有一股火一般的热情。他讲起话来的时候,风趣横生,通俗易懂,听众很是专心在听讲。
因此,容易看出,他是一个比较善于做农村工作的干部。可以说,是做群众工作的一把好手。所以,他每到一处,往往都会很受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可能,是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吧,于是,组织上便安排他到了我们东平教育组当了个一般的组员。听说,还是在不久前的事情。
大家可要知道,那个时候,县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县教育局,公社一级就是教育组。而教育组的成员一般来说,都是由一个管全面的教育组长,一个管教学的组员和一个管财务的组员,这三个成员所组成。
因此,公社教育战线上大大小小事情,都是由教育组进行管理。实际上,教育组就成为是我们公社教育战线上的顶头上司。
群众当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不怕官,就怕管。”如果,要是教育组的人进到学校来的话,学校领导就得在百忙之中,都要好好地进行招呼和接待。这似乎已经成为是在那个年代当中的一种普遍又不成文的规定。
当时,我们东平教育组长是朱汝华。他可是从1960年以来,就是东平教育的组长了,从来都未曾调动过,也算得上是一个资历很长的教育组长了。组员有管教学方面工作的庞宗亮,以及管财务方面工作的李其芳。
“……两位领导,我这次到来你们良荔大队的任务,就是按照‘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物色和推荐一个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的人选。因为人生地不熟,请你们好好帮忙物色和推荐一个。希望最好是推荐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样一来,能录取上大学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顿时之间,此时我正在房门口处,听到庞宗亮同志这么一说,马上就明白这是他们领导之间的一次小型谈话。而作为一个普通老师的我,便知趣地马上停止了脚步。
随后,就迅速地从楼梯上走了下来,返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有诗叹曰:
初次遇见庞宗亮,言行给人好印象;
物色人选上大学,下乡进校去拜访。
光阴似箭,寒来暑往。一恍之间,几十年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过去了。
有一次,我来到南宁七妹王卓家里,看望我那位九十多岁高龄母亲的时候,此时,大家兄妹之间,正在一块幸福地围坐在母亲的身边,享受这天伦之乐,大家高高兴兴地一边在闲谈,一边在欢声笑语中聊天。
突然之间,我便在无意之中提起,我们七妹当年被物色推荐上大学的事情。于是,七妹她便马上显得兴味盎然地,将她在后来所知道的全部事情的经过,都详详细细地一五一十告诉给了我知道。
从此以后,突然之间,我才真正地联想起,当年曾经有关于她被我们公社物色推荐,要找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工农兵学员,推荐上大学。
虽然,这件已经是过去了四十多年的事情了,而其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和真象,一直都还蒙在鼓里,令我一点也没有能够知道……
原来,当时我只是蒙蒙蒙胧胧地知道,我们公社教育组委派过庞宗亮同志,亲自进到我们良荔大队学校,跟我们的李昌甫校长、李振邦主任进行过详细的交谈。
我在后来,就只是光光从学校领导那里才知道,庞宗亮他只是想从我们大队,物色和推荐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上大学。究竟,最后公社教育组的庞宗亮同志,他最后所物色到的这个人是谁,我都是全然不知道的。
毕竟,在那个时候,我每天都只是知道要埋头做好本身的教学工作,争取能够教好每个学生。因为,他们大多都是贫下中农的子女,我只要做好了本职的工作,才能够对得起贫下中农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我对于在这些社会上,连自己都不大感令能够到兴趣的一些事情,我往往都是从来都很少对它们进行打听和过问的。
后来,我才从旁人的口中,半信半疑地知道了一些,当时的庞宗亮,他在深入到村子上,与群众亲密地接触和亲切的交谈中,他才初步地确定,他想要物色和推荐的这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人选,原来正好就是我们家里的七妹王卓。
当时,我在思想上还一直在怀疑,这个消息是否确凿,是不是只是从旁人口中听到的那种道听途说的路边消息呢?我一直都是抱着一种不要信以为真的态度,以免得上当受骗。最后,变成了没什么脸面见人的那种地步。
有诗为证:
欢声笑语在聊天,谈及选送像眼前;
竭尽全力去物色,推荐七妹她当先。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