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首次返乡务农记(下)(6)
寡公寡妇配成对
解放以后,尤其是在土地改革当中,贫苦农民正分得到了房屋、土地、财产,生活正在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但是,就像上高屋的王忠、大能他们这些贫雇农出身的独身穷汉,是多么希望也能像十六公一样,经过村上那些热心肠的亲人介绍,重新娶妻,组织家庭啊……
因为,他们都是清一色的翻身解放了的贫雇农,这就是他们一个最为优越的条件了。
说句实在话,由于他们的年纪已经接近半百了。想要捞个未婚女子成家,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想要找一个寡妇成家,就拿在当年和他们这些人的条件来说,却是一件并不大困难,甚至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这里,我顺便说说像我们家的五叔的情况,那可就不一样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就在五婶走的那一年,正好刚刚是临将解放的1949年9月份。由于解放以后,接踵而至的便是清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政治运动。
再加上五叔在解放以前,曾经当过几年的伪村长,后来又被捕入了狱。等待坐了几年牢释放回来以后,便成为了一个臭名昭着的“五类分子”了。
这种被管制且又被戴上了“五类分子”帽子的人,试想,在当年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谁还敢嫁给他呀。甚至,就连提亲者上门者,便一个也没有……
到了后来,甚至连他们的子女,也还同样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牵连。
虽然,当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当对方一听说,家里还有个是无产阶级专政对象的“五类分子”的父亲以后,大多都是马上便打起了“退堂鼓”……
唉,当年要想处理这些事情,简直比登泰山还难,更何况是五叔他本人呢。从此以后,五叔便打消了这种续娶老伴的非份之念想了……
上高屋的大能,曾经是当年的良荔的农会主席,所娶的却是龙湖坡八叔的遗霜李德清。他也像十六公一样,同样“一箭三雕”地带来了三个女儿亚五妹、亚六妹和亚十妹。
而是复员军人的生产队长老王忠,娶的又正是志祺母亲的一个嫁到马田陈姓人家的同胞妹妹。由于夫君亡后,经志祺母亲牵线搭桥,同样带着三个才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志化、王华、志琨,一起“随母嫁爷”地来到了王忠家。
就是这样,王忠也便由原来一个“寡公佬”,也同样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三个男孩子的父亲。真是让他喜出望外地“一箭三雕”,自然而然地便成为了一个大家庭的家长。
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我们石湖坡所发生的这些罕见的新鲜事。就在当年良村肚内来说,便成为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段佳话。用人们的话来说,就是这些“贫雇农大翻身,真是翻上了天”。
后来,我回家乡插队的时候才知道,除了李德清原来的成分为中农外。而其他两个原来的丈夫家里,听说都是地主或富农。可是,对于这些并不是党员干部的农村贫下中农来说,他们却并不顾忌。尽管她原籍的这些成分出身有问题……
再说,她们嫁到了贫下中农家庭以后,对于她们和她们原来带来的子女,都不会再惧怕受到别人的歧视或看轻的了。而村里人,便一律都一样把他们和继父一样,也看成了贫下中农家庭的一员。
当然,除非在入党、提干、参军等这些政治审查严格的程序上,还得要由上级部门严格地把关者除外。
难怪,当年的年轻一代,找对象的首要条件,便是以对方必须家庭成分和出身好。特别是,出身不好的女青年,是绝对不会再找一个同自己出身一样的人出嫁的了。这便是当年的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的一道难于逾越的底线。
在当年的现实生活当中,也的确让不少出身不好的女青年,为此而担误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最终嫁不出去,或草率地找个不称心如意的男人。从而,便就这样了却自己今生的美好前程,造成了可悲结局……
正是:
寡公寡妇配成对,成双不光靠人为;
出身成分头一关,可怜五叔无人配。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细看下节。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