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沉痛教训要铭记25

沉痛教训要铭记

此时,我们两人正在兴致勃勃地在说着,说着……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经开始有些昏暗起来了。此时,老杨看了一下手表后,便说道:

“噢呀,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快要六点多钟的时候了……”

顿时之间,此时学校食堂的亚德哥走了进来,问我们两人今晚是否在学校开饭。

其实,他是在问我。因为,老杨千里迢迢要赶回县城,第二天一早又得赶回来,何苦?

于是,我便马上回答他说道:

“亚德哥,开就开吧,今晚我就不回家了……”

当我说完后,亚德哥便离开了房间。

我们学校食堂所自请的工友亚德哥,是我们良荔一片的胡村人,最多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听说,他曾在我们大队初中第一班读过,是一个干起工作很轻快,且又听话的小伙子。他给我印象很好,也很受学校师生欢迎。

在这里,我得要说说,为什么我这个星期不回家里去了呢?

因为,上个星期五的一大早,我特地请了三天假,坐上我那部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前去凤山高中学校。看望了一回我那个才出生两个多月的宝贝女儿和孩子她妈。

因为,怀孕八个多月,且快将要出生的小兰,加上是头胎原因。因此,在收割完队里的早稻后,父亲便特地回来一趟接她到凤山去。以便好让接生和护理小婴孩经验丰富的外婆,亲自进行照料。

你可要知道,因为是头胎,长辈们从方方面面考虑,一定得要到设备好的医院进行分娩,对于母女比较安全,以让家人放心。

真是无独有偶,女儿就是在农历七月十五的那天出生的。此时,我母亲刚好从学校请假回到老家过七月十四节,父亲又因事到县体委去了。因此,凤山学校就只是剩下外婆一人在那里照顾小兰了。

到了七月十五的下午,小兰肚子开始隐隐约约地疼痛起来了。经验丰富的外婆马上想到,这一定是产前的一种预兆了。

她急中生智地和邻居卢俊萍干事一起,急忙护送小兰步行到凤山医院去。待卢干事帮忙将入院手续办好便回去了。

回到学校后,她马上打电话回我们老家,通知妈第二天一早及时返回凤山学校来。否则,年岁已是七十六岁高龄的外婆,是照顾不过来的。

在当天下午六点多钟时,小兰顺利产了一个八斤多且白白胖胖的女孩,也是我们父母亲所期盼的宝贝孙女----六妹王乔。这个好听的名字,还是父亲亲自给她起的呢。

当时,幸得我外婆在临产的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备好了小婴儿的一切用品了。我的那位远在马山亲家母,当知道小兰怀孕以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千里迢迢地寄来了她亲手精心缝做的小孩的背带呢。

那天下午,卢干事又在她家里煮好了晚餐,直接独自步行送到凤山医院去,亲手一匙羹,一匙羹地喂给小兰吃。

随后,她们吃了晚饭,便由外婆一直在医院守护小兰到天亮。

三天以后,办好了出院手续,才安全地和外婆、母亲一起,从凤山医院步行回到凤山高中学校家里来。

在这里,可真得要好好地感谢我们所遇到的贵人----卢俊萍干事了。如果,要不是她在百忙之中的精心照料的话,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有诗叹曰:

好邻居呀卢俊萍,小兰分娩遇贵人;

妈返婆在难照料,多谢邻居来关心。

我们吃完了晚饭,便和老杨一块来到大队部去走走,逛逛。

当走到了上社岭的时候,顿时之间,发现新建造的大队初中班那两间新教室,已经开始动工砌泥砖了。

听负责具体抓此项学校基建工程的大干支书和我们说过,力争在1973年秋季招生的时候,将大队初中班全部从旧校舍搬迁到新校舍去。这样一来,原来学校的教室和师生的住房就宽畅多了。

我们迅步环绕上社岭走了一周以后,不愿马上返回房间里去。于是,就漫无边际地随心所欲地边走,边聊。最后,来到一棵高大的桉树的树根底下,大家找个地方坐了下来。

顿时之间,西边那夕阳的余晖,已经映红了天边。附近的黄泥坎、新塘面、书房垠、学树山一带的村子里,还炊烟袅袅,不断传来一阵阵鸡鸣狗吠之声。

大约半个小时后,山背村大月和大安这两户人家的窗户上,不时透射出一屡微弱昏暗的光亮;我们学校再也没有往日在晚上,从教室里射出那一道道白皑皑的汽灯光了;偶尔,只看见在志辐老师房间里,射出一线竹笋灯的光线。

一时之间,我们两人便静静地沉默片刻之后,我便首先打破当前这瞬间的鸦默雀静的局面,对老杨说道:

“老杨呀,自从朱光柱分配到了宁潭,我也知道一些他在‘文革’时期的悲惨的遭遇。听说,他的一个同胞大哥朱光芳,曾做过县公安局局长。但‘文革’运动开始不久,便‘人不知,鬼不觉’地给害死了。事后,还无中生有说是自杀身亡的……”

说到这里时,我悄悄地看了看在旁边坐着的老杨。此时,我刚才说的话题,似乎是触动了他的痛处一样。突然之间,他脸色徒然就变了。

于是,我便有意识地放低声调继续悄悄地说道:

“……任何一个明眼人一看就会知道,这明明是别有用心的人所干的……”

此时,那场“史无前例”运动所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大家都还历历在目,永远都难以忘怀。

随后,我又继续说道:

“老杨呀,作为一个县的公安局长,知道的事情实在大多了。如果不趁此机会弄死他的话,以后让他有出头之日,自已就反而会死定了的。在那个动乱和毫无法制观念的年代里,发生此类事情便屡见不鲜,也是司空见惯……”

有诗为证:

运动落难朱光柱,出身五类饱尝苦;

大哥活活被害死,一生坎坷无前途。

随后,我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地说道:

“唉呀!要是说起在‘文革’运动中遭难的话,话可长了。三天三夜也难说清楚……”

此时,老杨从袋子中掏出两支香烟,从中递了一支给我。然后,马上给我点燃。

随后,他深深地吸上了一口。接着,就精神抖擞地说起来:

“……在‘文革’初期,我们这些出身成分不好,或社会关系复杂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被揭发批判的对象,是‘牛鬼蛇神’。当时开展的一切运动,除没有条件参加外,就是在学校劳动改造和写检查。批斗走资派的会上,就拉我们去进行陪斗。就是连后来的师生外出革命大串连,我们也没有权利参加……”

顿时之间,老杨越说越激动。我便不再插话。随后,他又低声诉说道:

“……到了1967年广西两派的派斗发生时,我们这些出身成分不好或社会关系复杂的老师,如果要是偶然参与了“四二二”造反派的话,可就遭到灭顶之灾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意不愿再继续往下说了。但是,偶然之间,看见我那双期待的眼神,便又不得不继续说道:

“……当1968年中央颁布的“七三”布告下达后,我和朱光柱这些外逃人员,不得不迅速返回原单位。就在返乡的途中,被‘联指’民兵扣押起来,送回到县的看守所关了起来。罪名就是所谓‘外逃参加武斗人员’……”

顿时之间,老杨猛然用力吸了一口香烟,提了提神,又继续往下说道:

“在看守所的牢狱中,曾偶然与朱光柱同在一块。后来,‘联指’民兵又将我们押解到县灯光球场公开示众。随后,在博白县城进行挂牌游街……”

此时,老杨越说越激动,几乎到了要说不出口时,我马上安慰他慢慢说,不要过分激动……

“有一天中午,游街到博白十字街头的时候,被一群高呼口号围观的群众,马上走了上来,不论青红皂白,七手八脚地用乱棒当场就鲜血淋淋地打死了好几个。要不是解放军当场进行制止的话,我们的小命都会在瞬息之间,便一命呜呼了。这是多么惨无人道的野蛮暴行呵……”

当老杨说到这种极其悲惨场面的时候,我也情不自禁的忍耐不住,流出了同情的眼泪……“

后来,老杨他还说到,在游街示众的时候,有一个气势汹汹的联指小头目,曾经凶狠狠地训斥起朱光柱来:

“朱光柱,你给我听好,你必须老实地交代你的问题,才是你唯一出路。要是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当我听后,马上毛骨悚然起来后来。光柱便偷偷告诉我,这个‘联指’小头目,是他在凤中第九班的马锦升同学……”

此时,我似乎听出些所以然了……,老杨又继续说道:

“‘文革’前,他已经是县水电局局长了。从而可见,这六亲不认的家伙,在毫无党纪国法的环境下,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多么令人恐怖啊……”

此时,我越听心里越感到不是滋味。过去在凤山初中学校时,我就认识马锦升了。他当时还是学生会干部,经常出街宣传。

后来,升不了高中后便参加了工作,很快就提升为水电局局长。但是,在“文革”中,他竟然会干出如此六亲不认的事情,真是令我难以置信。

此时,老杨他又继续说道:

“后来,要不是中央三令五申,加上解放军及时介入,制止这种乱打乱杀这股歪风的话,受尽皮肉之苦不说,甚至最后就是连小命也全都没有了……”

此时,已夜深了,秋冬的晚风正在徐徐吹来。顿时之间,身体渐渐地感到寒气逼人。我们便站起来,离开桉树根底下,慢慢地行走在返回学校的小道上。

老杨正走在我的前面,从他的行走步伐中,似乎每走一步,步伐都显得有些步履蹒跚起来了。一时之间,情不自禁地令我想入扉扉……

我们两人所走过的道路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虽然,大家的出身成分一样。但在决定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他考上了大学,我却名落孙山;

当他读大学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却在农村和社员一起,同甘共苦地熬过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三年艰难岁月;

当他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分配,且每月能领到43.5元的工资;我却在凤山初中学校食堂,干起每月只有17元低微收入,又让人瞧不起的炊事员的工作;

“文革”开始后,彼此之间,都一样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但他却比我的遭遇更惨;

在清理阶级队伍的1968年,我从学校里被清退回家,做起了货真价实的农民;他却被当做所谓‘外逃参加武斗人员’被关押起来游斗;

当我在1971年,被贫下中农选为大队初中民办教师;他才转回到教师队伍,被分配到我们这个边远山区,且离他家里县城八十华里的良荔大队小学任教;他现在还是光棍一条;我已经结婚并是一个有了小孩的父亲……

唉呀,生活对于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不公。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明显的。也许,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是“命中注定”该如此吧……

故事到此算是完结了。但人物悲惨的遭遇,永远让人难忘与同情。多少次彻夜难眠,想起过往那一幕又一幕,或惨痛,或仇恨,都已经随风而去了……

留在我们面前的,可是真真实实的现在。从历史中得到的启发,才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所应该铭记在内心当中的永恒记忆……

正是:

历史长河浪涛逝,故事已完藏心里;

悲伤惨状渐淡忘,沉痛教训要铭记。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