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名胜古迹传千秋

名胜古迹传千秋

刚刚下了第七节班会课,此时,我显得心情特别好,那多日以来的辛勤劳作,顿时之间,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难怪,人们常常都总是会这样说:

“艰苦环境的磨练,有时也会让人带来无限欢乐和愉快。特别是,当一个人有成就感的瞬间,更是会如此……”

当然,这样的说法,我也深有体会。我从1960年高中毕业,到社会上闯荡这二十年来在实践中的感触,就是在当自己有了成绩和受到人们赞赏的时候,尤其如此……”

但是,此时又到了该回家做晚饭的节骨眼上,要过了时间,六妹两姐弟回来没饭吃就糟了。于是,我又不得不马上迅速地从大礼堂教室,返回到房间里去。

随后,便在中厅处生火做饭。七手八脚地忙碌了好一阵子,好不容易做好了以后,六妹姐弟俩便高高兴兴地一块放了晚学回来了。

吃了晚饭以后,一时之间,我感到没有什么事可干。于是,心里马上想起,不妨利用今天晚饭后这两点钟时间,干脆独自一个人,随意在学校的四周到处走走,看看也好。

要知道,我从凤中来到博中这四、五天时间,忙碌得晕头转向,我连学校四处几乎都还没有时间去走过一次,许多学校的情况,我还是一无所知。晚饭后有些时间,到处走走看看也好。反正,迟早都是要了解的……

在下了楼以后,我便沿着教职工食堂直往北走去。当到了学生厨房的后门处,那张学校的大池塘,它仍然像二十年前我读高中时一样,池面上碧波荡漾地几乎能清澈见底。

池塘边上那条从茶根水库流来的灌溉渠道,正从池塘的旁边流过。不时,还有少量的灌溉渠道的流水,正在“咚,咚,咚”地流进到池塘水中去。此时,在进水口处,也许是听到水响,鱼儿正在此游来游去在觅食……

在池塘边上有一蓄水池,它旁边的抽水机正从池塘中抽水进入蓄水池。要知道,这个蓄水池的水,不是饮用水,只是专门供学生食堂用来清洁地面和餐具的用水。也可以放进饭蒸后面水池中,作学生洗身等使用。

随后,我又继续沿着这条茶根水库的水渠再往前行走。瞬间,就来到了学校的养猪场兼酒饼厂所在地。

记忆中,这地方仍然保持着1958年大跃进年代学校在大搞勤工俭学活动中,所建设好的一批房舍作为学校化工厂厂址的原样。

于是,我马上兴味盎然地独自进到里面,又到处在走走,看看。一时之间发现,现在跟过去比较,其实并没有什么显着的变化与不同。

顿时之间,让我感到很惊讶的是房屋墙壁上,竟然还清晰地保留着在那个年代所遗留下来的不少化学方程式,以及各种各样的生产流程图。而这些墙上的墨迹和流程图。其实,都是我和高孔威同学俩人所作。

要知道,在大跃进年代,这里曾经是施名地区内外的博中化工厂。并且,地区教育局的勤工俭学办公室曾召开过各县兄弟学校前来取经学习的现场会。

其中,最让参观学习的各县兄弟学校代表满意的,就是麦芽糖和五颜六色的教学上使用的粉笔。而化工厂生产的麦芽糖不仅美味爽口,且又深显甜味,让人流连忘返。

记得,每逢劳动时间,我和高孔威同学就到此完成化学科黄秀棠老师所布置的任务,要在四周墙壁上工整地写上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精细地画上各种各样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因为,我的字和高孔威同学的画,都是年级学生中最为出色的。因此,这个任务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我俩的身上了。

当我在原化工厂走了一圈出来时,也许是因为触景生情的原因吧,当年那大跃进年代的热闹场景,和人们为了改变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日以继夜地苦干,拼命干地“赶美超英”的雄心壮志的宏大场面,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又再次重现我眼前,久久也难以消逝……

顷刻之间,我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起来:

“唉!二十多年时间,瞬间就过去了。但这里竟然还一样保留着当年的不少亮丽的风景。一时之间,真是让人沉思遐想不尽……”

如果,要是后来人们不去拆毁它的话。那么,在经过若干年以后,它又将与学校中的炸弹窝、字祖庙、环玉书院等名胜古迹一样齐名,即将会成为是这间闻名于区内外,又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博中的“校宝”了……

有诗叹曰:

饭后校园四处走,走走停停看不够;

昔日迹象成校宝,名胜古迹传千秋。

随后,我离开了学校的养猪场兼酒饼厂之后,便马上来到了老博中原来的高中部的西面教室一带。据史料记载,高中部这一带的教室和宿舍的建筑是建于1942年。

要知道,二十年前的1957-1960年这三年,我在这里读高中时,三年的教室都全在这里的。所不同的是,每年都得要换一个教室。高一时在东面当头一个;高二和高三分别在字祖庙后面的四间教室两端的两间。

那时候,楼下都是做学生教室的,楼上就是该班的男同学宿舍。而教室和宿舍的上上下下所有的房间,全部都是分配给老师做为住房。

现在跟过去我读高中时候所不同的地方,就是高中部这八间教室全部都是学校高三毕业班的教室,而在教室上面的楼上,就是所对应班级的男生宿舍了。

此时,正是吃了晚饭后已到六点半钟的时候,教室里灯火通明。除了走廊和过道上还有少数学生在来回地行走之外,绝大部分的学生,他们已经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复习和作业,完全像毕业班紧张学习的样子了……

当我从走廊教室门口的挂牌处知道,这几班高三毕业班学生,全部都是1978年县成立重点高中时,首届招收三年制的学生。他们是准备参加1981年全国高考招生的考生。

看来,学校领导为了全力以赴打响首届重点高中学生高考头一炮。不折不扣地从思想、时间、师资等各方面的配备上,都下了一番苦心去打造。

同时,也像全国各地所有高中学校的毕业班一样,采取大跃进年代“移禾”的做法。将各班尖子生集中在一班,选派教学上得力的老师去指导复习。目的只是尽量争取更多学生考上全国名校,为学校争光。这是常态。

后来,我才知道学校是将86班至90班中,凡志愿报考理科的学生成绩最优秀的50名学生,全部抽调到86班做为理科重点班。全部考文科的学生集中到90班做为应届文科班。

到了高中三年级,才采取急功近利的这种大跃进年代里,为创造万斤亩产的“移禾”做法,对于在当年师资力量匮乏的历史时期,那是无可厚非的。在客观上,都是为了给名校多培养拨尖人才而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后来,我才知道,担任86班班主任是政治老师朱其杰,数学是梁振康,语文是陈仕栋,化学是李继祥,物理是谢元徽,英语是雷道德,生物是陈国政。

在班中拨尖学生中,我认识的有参加1978年全县初中数学比赛第一名的黎家辉,以及李炳伟、冯德志、庞正达、刘春等数学尖子。86班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群英荟萃和百花争艳的竞争场所。

就这样,分好了的班级是从西面的教室开始算起,它们分别是:91班、92班、86班、87班、88班、89班、90班。

其中,91班、92班是安置在西面开头的两个教室的。它们是1978年高中招生时,将南片的东平、松山、那卜、龙潭等公社上重点线考生,招进到龙潭高中的重点班。

后来,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一个县只能集中力量办好一间县级重点高中的指示。因此,教育局就当机立断地在1979年秋季,从龙潭中学将这两个重点班级的学生和任课教师,全部一起搬迁上博中来的。

此时,就在这两个班中,曾经有七个学生是我于1978年在良荔初中任教时,当年参加全县中考录取上去的。他们是王卫东,严小明,陈国平,王运平,王震,赖福成,王志新。

当我走到那个全部是尖子生的86班时,发现此时教室已经座无虚席。学生们全都专心致志地自觉学习和勤奋钻研。教室里安静得几乎鸦雀无声。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是让人赞叹不止,也让我刮目相看……

顿时之间,情不自禁地令我想起,我所负责的大礼堂补习班。我知道,虽然这两个班级学生,他们在知识的层面上,是不在同一个档次的。但对于在学习风气和课堂纪律来说,在要求上是不应该有任何差异的。

一时之间,让我看了以后,便毫不动摇地坚信这一点。因此,对学生各方面管理上,都要从严要求而决不能有丝毫放松。要不然的话,想要在高考复习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所长进是很难做到的。

有诗叹曰: ●woaiks■

漫步高三毕业班,紧张刻苦不等闲;

移禾皆因时代出,输送名校定能成。

顷刻之间,在当我离开了高三毕业班一带的教室宿舍以后,又兴味盎然地来到了字祖庙前的科学馆。

此时的科学馆,已经跟二十年前我读高中时有所不同了。已经将原来盖瓦的屋面,全部拆除弄成是水泥天面了。但里面房屋的整体建筑结构,仍然保留像我读高中的时候一样,没有改变。

据史料记载,字祖庙建于清光绪15年,即1889年。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文字创始人仓颉、祖诵而建,故又名仓祖阁。科学馆原建于1927年,1948年扩建后,就是今天这个式样和规模的格局了。

顿时之间,当我刚一踏进科学馆大门的瞬间,心情感到舒畅又开心。因为,虽然己经相隔了二十多年之久,当年在此举行过的理、化、生的各种实验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还记得,当年曾经在右边实验室举行过博中首次高三理科生参加的数学竞赛,我荣获榜首;又在此举行过一次全年级演讲比赛,我有幸代表班级参加。虽未入围,但无怨无悔,因为我曾经参与和努力过……

进到里面上下楼的的五间房间,是学校化学、物理、英语、史地、生物的科室。在大门后左边的一间大教室,是能够容纳一百多人准备参加1981年全国高考的文科补习班所在地。

此时,学生也已经陆续来上自修了。虽然学生人数不少,但仍然显得很是安静而没有大的嘈杂声。这样一来,这个高考文科补习班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挺不错的。

此外,而上下楼的三间大教室,也像我过去读高中的时候一样,是用作为化学、物理、生物的实验室。此时,实验室还没亮灯,仍然漆黑一片。进去两边的上下房间,便是物理仪器、化学药品和生物标本等的收藏室。

顷刻之间,让我看到的这一切情景的瞬间,深有所感慨。要知道,建在字祖庙前面的科学馆,真是蕴含有其深厚的文化底韵。因为,从半个多世纪以来,它曾经为白州大地培养了无数出类拔萃的各式各样的杰出人才。

如,世界着名语言大师王力先生、被毛泽东称为江南才子的朱光、还有不少为革命献出宝贝生命的先烈,如熊景升、朱光翼、刘敦安等等……

正是:

字祖庙前科学馆,逢进博中必参观;

历史悠久底韵厚,名人辈出难估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