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阵阵,一渡禅师站在香炉峰岩上如一尊石雕般一动不动,目光一直落在虎头身上,神色有些凝重,直到看见虎头进了阴阳洞后,这才长舒口气,抬眼望天,长空万里,一列征雁南飞。
雁南飞,何时归?
一渡禅师知道这阴阳洞不可等闲视之,时至今日,一直都未曾有人踏足那里,想当年,道家那位绝圣弃智的圣人为了悟道,为何会选香炉峰的仙人洞进行闭关,而没选紫烟峰的阴阳洞,不知这其中是否另有玄机?
一念及此,他刚安定的心瞬间又忐忑了起来。
地狱什么样不知道,但虎头此时却真正体验到了阴阳洞的水深火热,地狱与阴阳洞比较起来,应该不分伯仲吧,炙人的热浪夹杂着寒彻沁骨的罡风肆虐无比,让他彻底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的酸爽。
难怪叫阴阳洞,上一刻在人间,下一息入地狱。
即便处于如此严苛的境地,虎头也不想就此半途而废,这可是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更是冒着稍有闪失,便会粉身碎骨的艰险,如西天取经般一步一个坎才进到这洞中,眼瞅着就要一探究竟了,此时让他就这么放弃了。
他又如何会甘心呢?
别看虎头平日里一副吊儿郎当,凡事都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在自己认准要做的事情面前,他骨子的倔强却是十座大山都折不弯的。
话虽如此,但此时想前进一步又有多难!
此时只有虎头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他朝洞内看了看,发现只有在洞口附近才有几分光明,再进去两三丈深,便是一片黑洞洞,什么也看不到。
他如蝙蝠般倒挂在洞口上方,吞气吐纳,恢复剩余不多的内力,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左右,他感到内力恢复的差不多了,于是,顶着凌厉如刀的罡风又继续前行。
忍受着冰火两重天的折磨,他咬牙行进了大概五丈左右,便再难寸进了。
周遭漆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虽然他身上的布袋里有火折子可以照明,能够看清洞中的环境究竟如何,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此处罡风更劲,不等拿出火折子,就会被这凌厉如刀的罡风顿时吹的烟消灰散,再者,以他现在的修为而言,还是不够看,仍很脆弱,若是在这洞中呆的时间久了,不是被烧成烤肉,就是被冻成僵尸,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不顾死活继续往前冒进,最终只能会是一种结果。
死!
虎头虽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他并不是缺心眼,更不是那种顾头不顾腚的莽夫,识时务,知进退,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如果不知进退,而只是一味用强的话,又与那些有头无脑的二货有何区别。
此时,他想起了老莫一句口头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次不行,还有下一次,来日方长么,逞强与好奇都要不得,只会害死人,唯有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那些井台上碎的瓦罐,还有那些阵亡的将军,不都是前车之鉴么。
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更不能让亲朋们泪满襟。
庙里还有师父,家里还有爹娘、囡囡、姥爷、姥姥……
……
当他终于退出阴阳洞的那一刻,感觉自己仿佛又重新回到了人世间。
拂尘瀑宛如一道随风摇摆的白练,显得无比飘逸出尘,引来紫气东升,气象蔚为大观,云海如怒涛翻涌,重重叠叠汇聚于天门,空中不知从何处飞来三五只白鹤,在山谷间盘旋翱翔。
不知是何缘故,虎头突然感到一阵恍惚,突然眼前一黑,从千仞峭壁上直直栽了下去。
一渡禅师站在对面山峰岩石上,当看到虎头安然无恙从洞中出来时,他的嘴角不由上扬,看到门楼山顶忽然气象万千,不由心中暗自欢喜,抬头去看那紫气东升,白鹤遨游,谁会想到,在这空当竟会突生变故,但他此时即便想出手相救却也是鞭长莫及,只能无奈眼睁睁看着他坠落下千仞悬崖。
虎头只觉得的耳边生风,随着瀑水呼呼一起下落。
拂尘瀑下方是一深潭,据说多年前潭中时有蛟龙出没,不但吞噬山中的鸟兽,有时甚至会残害人的性命,后有仙人到此降魔,经过一番波折,仙人终于缚住蛟龙,为防止它日后再作恶,就把它用锁链锁住,镇压在此潭中,此潭深不可测,又与东海海眼相通,因而此潭名为锁龙潭。
这个说法流传已久,有无依据不知道,谁也没下去一探究竟,只因这潭实在太深了。
虎头随着瀑布一起跌入锁龙潭中,巨大的冲力与水中の央形成的巨大漩涡,一下就把他吞没了,潭中仿佛有股巨大的吸力,拽着他一直向潭底沉去。
刚才在半空中心里时不踏实,现在落到深潭中他的心情反而放松了下来,索性随着这股水流一路下潜,毕竟还是孩子心性,他想看看这潭中到底有没有传说中被锁住的蛟龙。
就在下潜的过程中,他忽然察觉到身上的衣衫竟然没有湿,不禁喜出望外。
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虎头方才在阴阳洞中呆了大概一个半时辰,不想他歪打正着不经意间把无极内功的第二境竟给突破了,现在已进入到第三境的“入火不热”。
别看只是一个境界的突破,但对内力而言却有着天壤之别。
以前的内力只能支持他在水中坚持一个时辰不需要换气,而此时竟可足足支撑五个时辰无需上岸,岂不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此时他在潭中气息绵长,气定神闲,与在陆上无异。
虽然现在只是第三境初境,但只要自己勤于修炼,等第三境突破的那一天,自己也就不用再怕阴阳洞中的那股热浪了,仅高兴了片刻,忽然又想到那洞中还有那股极寒的冷风,而要想达到寒暑不侵的地步,就需把无极内功提升到第四境的“入冰不寒”。
想到这儿,虎头不禁苦笑着摇摇头,一个境界的突破有多难啊!
自他五岁第一次上山,开始修炼《无极内经》以来,到今天五个年头才修炼到第三境,照这个速度修炼下去,还得再需五年才能突破第四境。
其实,他的这个修炼速度如果被世人所知,恐怕会惊为天人。
《无极内经》作为道门无出其右的一部扛鼎巨著,自古以来都是很多修道者可遇不可求的秘笈至宝,千年以降,修炼至大成者也不过才一手之数而已,有的人可能终极一生都摸不到那道门槛,而那些能将内功修炼到第二境的幸运儿不是烧了高香,就是祖坟冒了青烟,哪个不是激动的磕头如捣蒜,感谢苍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
而虎头不过才区区十岁而已,就已修炼至第三境,却还在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嫌弃修炼的速度太慢了,这话若是被世人听到,不知会有多少人仰天长叹啊。
天道不公啊!
然而,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历尽千年,十世轮回。
不知又下潜了多久多深,忽然,前方出现一丝微亮,虎头顿时来了精神,朝着那个地方疾步行去,越靠近那里,光线也就越亮。又走了十来丈远,终于看清,原来是个大洞,那些光亮就是从洞里发出来的。
虎头围着那洞口看了一圈,发现左首有一块大碑,那上面刻着几个古里古怪的字,不过他不认识上头的字,估计应该是比较久远的古文字,或是另一种自己闻所未闻的文字。
洞口高三丈有余,一丈多宽,显得很是气派。
难道这里就是锁龙的地方么?
虎头谨慎的向洞口走去,进入洞中,这才发现,原来这里竟别有洞天,洞口处有一道无形的气机阻隔,洞外有水,而洞内却没有,洞中高约四五丈,又有无数琳琅满目的钟乳岩,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如血,有的翠碧如竹,有的黄如金,有的黑如墨,令人眼花缭乱。
洞顶不时有水渗出滴落,叮咚有声,使这洞中颇有一股清幽感。
尤为令人惊艳的是这些钟乳岩竟熠熠生辉,将这洞中映照的亮如白昼一般,光线如水般洒在各色的石柱、石钟、石笋。石磬、石珊瑚上,处处皆是光闪闪,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让人恍惚以为走进了水晶宫一般。
虎头不由暗自赞叹此地的鬼斧神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这洞极深,一眼望不到头,巨大的通道蜿蜒如巨龙,为了弄清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古怪,虎头沿着道路继续前行,这洞很大很空旷,也很静,静的除了水滴滴落发出的叮咚声,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
但是,凭直觉,虎头感觉这洞中一定有蹊跷。
忽然,他的耳根一动,一缕细微几不可察的声音传入耳中,虽然轻的宛如一片羽毛落地,又如雪花飞在枝头的声音,这缕声音很缥缈,很虚无,却透出一股中正平和之意,但落到虎头的耳中却不止清晰,更像是一道突然炸响的霹雳,让他感到无比的震惊与警惕。
无极内功随着内力的提升,不但能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入冰不寒,同时,还能提升修炼者五官的各自功能,使其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或守窍,或思神,或搬运,千门万户。
虎头一个闪身,闪到一根石柱后面,发现在不远处的一根石笋后竟隐藏了一个小洞,如果不细致搜寻,外人根本发现不了,刚才的那缕声音就是从那洞中发出的。
虎头轻手轻脚走近那洞口仔细一看,竟然发现洞中有一人。
那人看样子应该很老了,他的头发早已落光,头颅硕大油亮可鉴,额上长有四个如肉瘤般的凸起,两缕极长的雪眉在脸上飘拂,一直垂落到胸前,他身上穿了一件式样极古的长衫,不过,那袭长衫早已破烂如缕,丝丝缕缕就像身上落满了柳絮。
眼帘微合,盘膝而坐,两手虚握成圆。
看老人这样子应该是在入定,他衣服烂成那个样子,入定的时间应该不短了,估计没有上百年最少也得有几十年了,看样子应该是位隐世高人。
能在这里遇到高人,不易啊!
如果这位高人没入定,他老人家一高兴,说不准会传授些绝学秘笈,那我也能早日将无极内功修炼至第四境,早一日解开阴阳洞里的秘密,可惜,缘分终究还是不到,此时他正在入定中,说不准什么时候才会醒来,若等他醒了,指不定得等到猴年马月。
正当他在纠结是走还是留时,忽然,他发现那老人的眼帘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