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赵芝芝和原主的过往

北笙三公主的婢女全部死了,还死在南苏皇城的驿站中,这可不是小事儿,按理说朝廷应必定会派大理寺或刑部严查。

但沈秋芸拒绝了南苏国的调查,说这些婢女是以为她会嫁到南苏,自己就再也回不去家乡,便偷了她的东西想跑,被她发现后便直接下令全部处死了。

这种心狠手辣的行事风格让她本就不好名声更难听了,但她本人毫不在意,当众“澄清”自己出使南苏只是为了来见见南苏的风土人情,打算在南苏过完年就回去,并非是来和亲的。

一时间,整个皇城都在议论这事儿。

普通百姓不过是图个乐呵、听个热闹,在太子、三皇子等人眼中,这事儿肯定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隐情。

皇权之争中,任何不知道的隐情都可能变成刺向自己的利刃,所以各路人马都在明里暗里的打探着消息。

探着探着,他们发现原本都在议论北笙三公主的百姓,忽然转变风口议论起了江家大小姐。

“你们都听说了吗?那个江绾桑的身世根本不是什么孤儿,而是青楼出来的娼妓之女。”

“这事儿我知道,听说是丞相大人心善,又舍不得自己养大的女儿,便故意说是个孤儿,隐瞒了她的真实来历。要我说,这个江绾桑还真是好命。”

“是啊,听说她不是相府真千金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我要是能享受到十几年的荣华富贵,最后就算是被赶出去也值了。”

“她现在的情况倒不如被直接赶出去呢!真要是被赶出去了,也就没人关注她,她这娼妓之女的身份就无人知晓了。”

“说起来,你们猜丞相大人现在会怎么处置她?毕竟是个娼妓之女,总不能继续让她顶着相府千金的名头吧?”

……

诸如此类的猜测层出不穷,盯着相府的眼睛自然也多了起来。

外面风声这么大,江高远自然也听到了消息,立马让人暗中调查是谁传出来的,面上却装成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但他砸碎几套杯具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听桑阁。

对此,江绾桑只是冷哼了一声。

他倒是真爱护自己的名声,连这点儿污名就受不了了,也不知后面闹出的动静更大,他会不会被气死。

一想到那个画面,江绾桑就不由跃跃欲试,立马吩咐江二进行下一步行动。

没想到江二刚走,赵芝芝就因为外面那些传言来了相府。

因为上至江梓晗这个主子,下至管家下人,赵芝芝对相府并没什么好感,本打算约江绾桑出来的。

但想到外面那些流言,她还是选择了主动去相府。

李管家如今已经回了相府做事,见赵芝芝上门,他不仅没像之前那样将人拦在外头,还满脸笑意的亲自将人送去听桑阁。

显然是在大理寺那几天被赵芝芝亲自“招待”,给留下心理阴影了。

赵芝芝没注意到的是,李管家将她送到听桑阁后,就站在门口用一双怨毒的眼睛盯着她。

得知赵芝芝上门,江绾桑几乎瞬间猜到她是为何而来。

果然,赵芝芝在之后的谈话中旁敲侧击的说起了外面的传言,却又顾及着不想让江绾桑伤心,不敢把话说得过于明显。

倒是猜到她心思的江绾桑主动提起,“你如果是担心我会因为外面那些传言难过,就大可把心放肚子里,因为那些传言是我让人放出去的。”

赵芝芝懵了。

她活了这么多年,在大理寺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事见过不少,但这种故意往外放出流言毁坏自己名声的事,倒是第一次见。

她疑惑问道:“为何?”

见她第一个问题不是问自己流言是真是假,而是关心的问她原因,江绾桑就知道这个朋友没交错。

她耐心解释道:“流言最开始是从相府传出去的,我不知道真假,也没查到是谁,所以就让人将消息闹大,这样也方便看清背后的人想做什么,又是什么身份。”

当然,最主要的理由还是为了将当年真假千金的事曝光出来而做点儿铺垫。

赵芝芝不知道她的具体打算,只是听到她的话后不赞同的说道:“若你想知道背后的人是谁,可以来找我,何必搭上自己的名声。”

大理寺查案有自己的手段,若江绾桑来找她,她自然会放在心上仔细调查。

江绾桑知道她的好心,轻轻摇头,“说到底这也算是相府家事,若是你掺和进来,对大理寺、对赵家,都不算是好事。”

赵芝芝在大理寺有话语权,是因为她爹对她放权,她自己本身又帮大理寺查清了不少案子,所以对她在大理寺的进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朝廷毕竟没有公示对她在大理寺的任职,若是因此被人抓着把柄追究,对赵家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芝芝明白她的心思,心里对这个朋友更加看重。

皇城之中的好友之交,哪个不是冲着对方的背景去的,为的就是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只有江绾桑是纯粹的将自己真的当朋友。

她紧紧抓住江绾桑的手,眼中又是心疼又是感动,“绾绾,不如你趁这个机会离开江家吧!”

她语气十分坚定,“当年若不是你,恐怕我如今的坟头草都两尺高了。往后你就跟我回赵家,我爹要知道她多了个女儿,肯定会很高兴的。”

江绾桑却是愣了,“我什么时候救过你?”

她之前就在疑惑原主跟赵芝芝明明没有任何交集,对方为何会对自己伸出援手,如今看来是发生了什么原主记忆里不知道的事儿。

但救命之恩这种事若是闹出乌龙,引起的后续麻烦可不会少。

“我就知道你不记得了。”赵芝芝解释道,“五年前我第一次进大理寺查案,因为一时疏忽使嫌烦逃跑,引得对方绑架报复。”

“我清楚的记得那晚是中秋,要不是你路过,冒着危险站出来帮我,还骗那个嫌犯说你已经报了官,把人吓走,我也没办法全须全尾的站在这儿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