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高洋任命为太子洗马后,高长恭就搬去了东宫住下。理论上东宫职位最高的是太子三师,此时太子少师空缺未授,而杨愔作为太子少傅,但政事繁忙,经常不来,远在晋阳的太子少保段韶也不会来,因此负责东宫日常事务的就是太子詹事府詹事——从高澄阵营中投靠过去的崔季舒,负责处理东宫一应杂事和管理,下辖还有太子左卫率和太子右卫率,这两人都是武官,负责保卫太子的安全,手掌一部分禁军,时任太子左卫率的是当今北齐大将军段韶长子段懿,段懿喜欢音律,善骑射,为人刚正,是高洋监控高殷的手段之一,而太子右卫率则是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再算上高长恭任职的太子洗马,这些人都可以算作太子属官。从历代太子属官变迁,可以发现,其实太子属官正是皇帝留给太子今后治国的班底,高洋以这些人作为高殷的属官,自然是有着思考的。
在这些人当中,崔季舒要负责高殷起居等管理,高洋还让他务必看住太子,不让他乱跑,这一工作看似与高殷走得近,实则以高殷贪玩的性子,和崔季舒相处自然是矛盾重重,高洋本就不信任崔季舒,觉得他行事不光明磊落,不堪大用,就让他来做这个恶人(请参照万历对张居正事),明升暗降。至于其余人等,才是他真正想留给高殷的栋梁之材。
至于东宫的教学,政务方面有杨愔时常过来讲学,儒家经典也有卢询祖负责,武艺高殷不肯学,也就作罢,音律则是由段懿负责,再辅以斛律羡有时讲的兵法,有时太子上课时,高长恭也在一旁听着,但更多时间,他还是保持着自己的生活节奏,早晨早起晨练,无事时便画一些火药造具的图纸玩玩,有时还会去找同在宫中管理藏书的二哥高孝珩聊聊天,一晃就是一个月过去,月底,高长恭收到了西魏传来的第一封信,信中说诸葛奕逃回后被西魏元帅宇文护赏识,辟为幕僚,即将出任县令一职,简单回复后,高长恭就迎来了他进入东宫后的第一个假日。
依照太子府的任务安排,每月月底有一日休息,太子可以自由选择去处,但自从高洋发现高殷“不务正业”之后,就严令太子左右卫率限制太子的行动。可高殷何许人也?在这些方面,他的歪脑筋绝对要胜过他的父皇,于是,月底,高殷就难得来高长恭这里“探望”了一番。
“本宫早就听闻表兄年少不凡,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啊,表兄这般玉树……”高殷屏退了下人之后,便朝着高长恭开始大力吹捧。
“停停停,你又不是第一次见我,这种客套话少来,有求于我吗?”高长恭盯着高殷的笑脸,漫不经心地回道。
“还请表兄帮忙,将本宫,咳咳,带出宫去,行吗?”高殷的眼神带着祈求,越说越没有底气,声音越小,到了最后几个字,若不是高长恭习武听觉敏锐,几乎是难以听清。
高殷毕竟也只不过是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玩性大也说得过去,高长恭也很好奇高殷出宫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务正业,因此,他玩味地说道:“太子殿下,您出宫总要带护卫,求我何用,我一个人怎么带你出去?”
“表兄,杨少傅已经告诉我了,你名下尚有一百卫队,让他们跟着,在这京城,难道还会出乱子不成?”
不行!”高长恭故意脸色一沉。“你出事我要被杀头的,我才不干这种亏本买卖,你去找段懿卫率吧,别来找我。”
“算我求求表兄了行吗,若是表兄能带我出宫,我可以答应表兄一个能办得到的要求。”高殷也有些急了,高长恭感觉自己再不答应,这位太子殿下就可能要哭出来了,这才勉为其难地同意下来,自己亲自陪同,又从自己的护卫里抽调了十人在远处跟着。
七弯八绕,高殷带着他便装来到了春芳楼,让高长恭的侍卫出面买了几十个馒头。在小二准备食材的等候之机,高长恭就溜到了掌柜楚峰身边,楚峰见是高长恭,连忙将他请到了一旁,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两人又说了些最近发生的情况,正欲长谈,但这边后厨已经做好了馒头。约定下次来访后再谈,高长恭匆匆告别了楚峰,又跟上了高殷。此时,在他没有注意到的角落,一名黑衣少年也悄然离去,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你要这么多馒头干嘛。”高长恭跟在高殷身后,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说实话,他也没有搞清楚高殷想干什么,以他一个成年人的心性来看,高殷这是在胡闹。
“表兄,本宫只是想,我大齐百姓,能够少一些忍饥挨饿之人。”高殷带着高长恭,转进了被称为京城贫民窟的东门巷,眼见的场景,确实让高长恭吃了一惊,破败的茅草屋,面黄肌瘦的饥民,让他不忍直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在这似乎已经可以称得上治世的北齐,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忍饥挨饿,难以生存。
“表兄,我先去发点馒头,你在这儿等我一下。”高殷留下这一句话,便往东门巷里走去,见此,高长恭便也停身,半蹲下来,面向正在乞讨的一个老妇,摸出几文钱给她,问道:“大姐,这边向来便是如此吗,邺城县令管不管?”
那名老妇感激地望向高长恭,喃喃地说:“佛祖保佑公子,保佑公子,我们全家人又有了一周的伙食了啊。”说完,竟跪地朝着高长恭磕起头来。高长恭连忙把她扶起,等老妇冷静下来,高长恭终于问清楚了这一片地区的来由。
原本这些地方是东魏的王府所在,并不荒凉,但自从北齐建立,许多人觉得这里风水不好,有钱的都搬了出去,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京城有名的贫民窟,秩序差,犯罪高,邺城县令也管不了,成了恶性循环,没人会愿意招这里面出身的人,外加外来的流民也聚集于此,就形成了东门巷如今的模样,高殷是被一个流浪的小女孩带着第一次来这里,来过之后心存怜悯的他便想着经常来这里接济百姓,化名殷高,尤其和那个流浪的小女孩关系一直很好。那名女孩父母早逝,也只能靠乞讨生活,据说高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