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老将入朝,执笔修典

被圣人尊称为国老,已经让唐休璟心情大好,并向前躬身、虚坐于席,以示谦恭。而在听到后面的话后,唐休璟更是神情微滞,片刻后才用有些颤抖、甚至于不敢相信的语调低声问道:“臣、臣可归朝?”

见唐休璟如此神情与反应,李潼先是微微一叹,然后才又认真的点了点头。

“臣愿意、愿意归朝,为圣人效忠、为社稷捐力!”

唐休璟俯身再拜,并语调颤抖的回答道,当抬起头来的时候,这名重西域的老将眼中已经隐有泪花闪烁,可见心情之激动。

唐休璟投身边戎近五十年之久,资历与功勋可谓俱厚。当然朝廷也谈不上亏待了他,如今官居安西大都护,可谓是边臣中职权最为显赫威重之选。

但生而为人,心中总免不了乡土情怀,而且随着年龄越来多大,这一份思乡之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浓厚。

逆旅宦游五十年之久,所担任的又是远比一般地方官员更加劳累与凶险的边将,可以说是人生大半光阴都投入在了为国守卫疆土、震慑远夷的事业中,而那熟悉又陌生的乡土人事,怕是只有梦回吹角之际,才会有零星画面浮现于脑海之中。

这一份感情上的缺失与煎熬,并不是单纯的论功行赏能够补偿。更何况唐休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也应该已经是弄孙为乐、颐养天年。

唐休璟虽然乡籍关中,但也并不是什么世族名门的显赫出身,否则便不会受到吴王李恪的连累而被远贬于外。哪怕事边积功颇著,但是因为在朝中没有强援,也一直没有荣调归朝的机会,心中自有一份积郁酸楚。

在大唐重内轻外的政治氛围中,边臣被调回朝中,不只意味着政治处境的极大改善,更意味着朝廷与世道对臣员功绩的认可与褒扬。

其实早在开元初年唐休璟第一次归朝面圣,便曾经阴晦的表达过类似的想法。只不过那时候国中局面刚刚有所平定,而李潼也刚刚执掌大位不久,既需要心腹之人替他掌握西域要地,同时朝中也的确没有合适的能够接替唐休璟的人选,只能要求唐休璟再留事几年,给他争取一点时间。

如今国中局面已经大有从容,对外的战略路线也将要大作调整,召唐休璟回朝也是应有之义。

“国老在公则国之柱臣,巡边五十载、劳苦功高,在私则戚族尊亲,养我秀慧内人,朕亦要谨持晚辈之礼,馈此情义。于公于私,惠我俱深,自当以荣爵厚礼以作报答!”

李潼也自席中起身,再将唐休璟搀扶起来,捧着他两臂继续笑语说道:“今朝廷诸事维新,少壮者各当要计,此虽务实典章,但也并非讥笑先攻者老不当事、弃而不用。国老入朝后不需再劳碌事冗,但国事计议、仍需仰仗国老斧正拾遗。”

将唐休璟召回朝中,时机合适的时候只是一纸敕令。但归朝之后该要如何任用,却让李潼考虑了很长的时间。

毕竟唐休璟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边将功臣,还有着一层外戚的身份。若仅仅只是召回朝中虚位荣养起来,则就不免浪费了唐休璟的才力。

如今唐休璟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但李潼心里自然明白其人绝非老不堪用,如果没有自己的干涉,不久之后便会老将发威、再创辉煌,凭着一场大胜威震中外。

虽然眼下大唐君臣要更加进取、国力较之历史上同一时期也要更加强大,并不需要古稀之年的老将再披甲上阵、奋勇杀敌,但既然唐休璟仍有这样的雄心壮力,却因为身为外戚的缘故而就此淡出于时局,李潼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可如今这种情况,无论将唐休璟召回朝中拜相、还是担任禁卫大将都有些不妥,该要如何继续挖掘出唐休璟的才能与价值,也的确需要斟酌一番。

在经过一番考虑后,李潼决定放弃老将征战决胜疆场的才力,重点挖掘唐休璟这大半生事边的丰富阅历与经验。毕竟战场上的情势瞬间万变,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继续将唐休璟放在与敌交战的最前线,胜则可喜,可若发生什么意外,自己也将难以面对自家娘子。

眼下唐家文武才力不乏,诸多少壮后进也需要磨砺出头的机会。而跟一场战争的胜负相比,唐休璟这样的老将、其经历韬略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李潼是希望唐休璟归朝之后,能够将其戎马半生的经历与各种边事谋略整理著书,将丰富的经验转变为扎实的理论,从而继续源源不断的为大唐培养军事上的人才。

“文武二事,国之大计。当中兵者,尤需切实应事,不容虚妄狂言。攻伐守御,古来宗法有传,前人珠玉,诚可细摹。但凡所论事,亦不需一味厚古薄今。武德以来,唐家创业兴治,亦多雄壮不逊古人。虽有史笔计量,但文人用墨轻重,未必能尽述得失……”

既然动了要让唐休璟修书的念头,李潼当然不满足于仅仅只编修一份唐休璟个人的游记,他是想修一部从隋末唐初开始、高祖创业以来的战争史,详细记录大唐从消灭隋末群雄到四方征战周边诸胡的鸿篇巨著。

虽然说相关的大事过程,朝廷自有专门的修史体系负责记录并修编,但这些史官们或许文法精巧、妙笔生花,但终究不是专门的军事人才,对于相关战争的记录与总结并不能做到深入具体。

编修一部专门的战争史,记录下大唐创业的艰难、对外征战的恢弘,让人在看过之后既能为大唐的辉煌强大深感自豪,又能通过具体的战争实例学习到战争中的兵法韬略与博弈技巧,这是李潼很早便有的一个想法。

唐休璟深谙兵法、同时又阅历丰富,而且还有着不俗的经义造诣,毕竟乃是正经的明经出身,无疑是主持此事的最合适人选。

在听到圣人这番构想后,唐休璟一时间也是颇感意动,对于这一部尚存在于构想中、暂命名为的兵书已经充满了各种设想,忍不住便向圣人提出各种建议进行完善,丝毫没有将要从位高权重的安西大都护转为修书匠的失落。

当然,这也不是因为唐休璟淡泊名利,而是因为时人的价值观与后世还是有所差异。立德、立功、立言这人生三不朽对人价值观的影响本就颇为深刻。而且唐人对于修史本就有着极高的评价,甚至就连宰相都不能人人得到这一殊荣。

眼见唐休璟积极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李潼也是大感欣慰。当然,唐休璟此番归朝,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修书匠,在官爵方面,朝廷也准备了颇高的殊荣待遇。

首先在散官方面,朝廷给予了唐休璟开府仪同三司的从一品殊荣。一品散官基本上是很少授予在世的臣子,甚至就连武氏诸王当权时的武周时期,李昭德要将武承嗣架空出朝堂,朝廷也仅仅只授给了二品的特进。

至于爵位,则就直接拉升到最高一级的国公。所以唐休璟入朝之后,单从官爵而言,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位极人臣。

当然,地位已经如此尊崇,那么具体的军政事务自然是不能再参与、过问的。

李潼作此安排,倒也不是担心外戚乱政的问题。毕竟如今的他年富力强,且一力平复国中种种内乱,可谓是威望崇高,对朝廷的掌控力也是十足,不要说唐休璟没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有,在朝中也根本没有呼风唤雨的空间。

话虽如此,李潼还是不希望朝中有明显的外戚之党存在,从而让朝情局势影响到家庭关系。所以虽然将唐休璟召回朝中,但也安排了一个生人勿进的尊荣位置。

讲完了这一桩事,东方天际已经浅露鱼白,趁着离早朝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唐休璟又浅述了一下西域目下的局势。

四镇方面,局势尚算平稳,当地诸邦部包括西突厥十姓部落,基本上还能保持对大唐的恭顺听从。但四镇所在仅仅只是覆及了西域与大唐密切相关的核心区域,而在更外围的地区,由于大唐此前收缩休养的国策,安西大都护府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四镇,并未对外有所行动,控制力则就稍显不足。

这其中隐患比较大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西北侧的拔汗那国,一个则是位于西南侧的小勃律国。

这其中,小勃律国位置比较靠近吐蕃的后藏象雄地区,是吐蕃势力向西域延伸的一个重要通道。数年间吐蕃再次发动对四镇的争夺却被王孝杰击败,之后有一段时期便主力向这个方向寻求突破,至今吐蕃所扶立的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仍在这个区域活动。

只不过眼下吐蕃的重点仍在国中的内斗,显然是没有精力兼顾到这个方面的对外扩张,所以小勃律国方面的不稳定暂时可以不计。

至于拔汗那国,还有一个让人更加熟悉的古称,那就是大宛国。而这个方面所存在的隐患则就更加勾动了李潼的思绪,那就是唐休璟奏告在拔汗那国发现了一些大食人活动的轨迹。

对于这一时期的大食,李潼了解不多,但也深怀警惕。虽然说眼下这个时间点距离历史上的怛罗斯之战仍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当听到唐休璟说大食人居然已经在大唐所控制的西域外围地区活动,心里自然生出许多的想法。

不过接下来唐休璟的解释让李潼意识到他是有些疑神疑鬼了,唐休璟久在西域,对于大食国的形势也有一些了解。

眼下的大食国国中动荡不逊于吐蕃,地方上各自为政,即便有进入西域活动的痕迹,但也只是区域方面的一些试探行动,并不是什么举国东侵的信号,尚不足以威胁到大唐在西域的核心利益。

就算大食会有进一步的过激举动,要与大唐发生实际的碰撞,单凭眼下大唐在西域的驻军以及统治基础,也足以挫败此一类的挑衅。

听完唐休璟的解释,李潼暂时放了心,只是提笔将相关事则记录下来,着员收在殿中显眼处,准备之后加强了解。

这时候,早朝时间也已经到来,随着晨鼓声响起,李潼便也站起身来,与唐休璟一起离开内殿,往正殿去接受群臣并诸蕃的朝拜进贺。

【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请<退出阅读模式>后点击下一页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