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纷纷叩首,口呼万岁,心中却各有各的盘算。北疆的覆灭,不仅意味着边疆的安宁,更象征着朝廷中某些势力的重新洗牌。一些原本在朝中默默无闻的官员,开始暗自欣喜,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
“陛下,此战燕王殿下功不可没,当重赏。”
“众卿觉得呢?”
一时间,朝堂上安静下来,众人皆低着头,谁也不想在此时发言。皇帝扫视了一圈,将目光停留在兵部尚书身上,问道:“爱卿意下如何?”兵部尚书迟疑片刻,拱手道:“陛下,燕王殿下确实战功赫赫,然而赏赐之事,关乎社稷,须得从长计议。”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此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可赐燕王殿下良田千顷,美人十名,以彰其功。”此语一出,众人哗然。有人暗暗摇头,认为赏赐过于轻浮;有人则面露赞赏之色,觉得这位年轻官员甚是懂得揣摩圣意。
皇帝沉默片刻,开口道:“此事稍后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北疆善后事宜。众卿可有良策?”
一位大臣出列道:“陛下,幽州与北疆经此一战,民生凋敝,当务之急应是派遣官员前往,安抚百姓,重建家园。”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臣附议。此外,还需调拨粮草物资,以解寒冬之困。”
皇帝微微点头,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那么,何人可担此重任?”众大臣相视一眼,皆沉默不语。
此时,刚才那位年轻官员再次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北疆之事,燕王比之任何人更为熟悉,何必舍近求远?”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看向年轻官员,问道:“燕王虽熟悉北疆,但此刻他刚立下战功,是否应先休养一段时间?”
年轻官员跪地叩首,道:“陛下,北疆战后百废待兴,正需燕王这般有能力者主持大局。况且,燕王乃陛下亲子,定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思考片刻,微微点头,道:“也罢,便命燕王负责北疆善后事宜。另派户部侍郎协助,确保钱粮物资及时供应。”旨意下达,朝堂上一片议论之声。有人担忧燕王权势日盛,有人则认为这是皇帝对燕王的信任与考验。而那位提出建议的年轻官员,嘴角则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北疆的命运,乃至整个朝廷的格局,或许将因此发生改变……
“那封赏之事……”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左手托着右臂,右手放在下巴处,双眼微闭,似是在沉思。
朝堂之下众大臣皆闭口不言,整个朝堂之上落针可闻,众人都在等待着皇帝开口。
良久之后,皇帝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开口说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随着这句话说出口,站在朝堂两侧的太监总管扯着嗓子喊道:“退朝——”
众大臣闻言,纷纷躬身行礼,然后依次退出了朝堂。
兵部尚书拦住刚刚要离开的年轻官员,问道:“你刚刚为何殿上要为燕王开口。”
年轻官员笑道:“尚书大人莫要误会,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北疆之战后,确实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去主持大局。而燕王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兵部尚书眉头微皱,“但此举无疑会让燕王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尚书大人,您担心太多了。”年轻官员摇摇头,“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有他的考量。我们做臣子的,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说话。两人一同离开了宫殿,各怀心思。
朝臣们纷纷叩首,口呼万岁,心中却各有各的盘算。北疆的覆灭,不仅意味着边疆的安宁,更象征着朝廷中某些势力的重新洗牌。一些原本在朝中默默无闻的官员,开始暗自欣喜,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
“陛下,此战燕王殿下功不可没,当重赏。”
“众卿觉得呢?”
一时间,朝堂上安静下来,众人皆低着头,谁也不想在此时发言。皇帝扫视了一圈,将目光停留在兵部尚书身上,问道:“爱卿意下如何?”兵部尚书迟疑片刻,拱手道:“陛下,燕王殿下确实战功赫赫,然而赏赐之事,关乎社稷,须得从长计议。”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此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微臣以为,可赐燕王殿下良田千顷,美人十名,以彰其功。”此语一出,众人哗然。有人暗暗摇头,认为赏赐过于轻浮;有人则面露赞赏之色,觉得这位年轻官员甚是懂得揣摩圣意。
皇帝沉默片刻,开口道:“此事稍后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北疆善后事宜。众卿可有良策?”
一位大臣出列道:“陛下,幽州与北疆经此一战,民生凋敝,当务之急应是派遣官员前往,安抚百姓,重建家园。”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臣附议。此外,还需调拨粮草物资,以解寒冬之困。”
皇帝微微点头,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那么,何人可担此重任?”众大臣相视一眼,皆沉默不语。
此时,刚才那位年轻官员再次站了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北疆之事,燕王比之任何人更为熟悉,何必舍近求远?”
皇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他看向年轻官员,问道:“燕王虽熟悉北疆,但此刻他刚立下战功,是否应先休养一段时间?”</p
>年轻官员跪地叩首,道:“陛下,北疆战后百废待兴,正需燕王这般有能力者主持大局。况且,燕王乃陛下亲子,定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皇帝思考片刻,微微点头,道:“也罢,便命燕王负责北疆善后事宜。另派户部侍郎协助,确保钱粮物资及时供应。”旨意下达,朝堂上一片议论之声。有人担忧燕王权势日盛,有人则认为这是皇帝对燕王的信任与考验。而那位提出建议的年轻官员,嘴角则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北疆的命运,乃至整个朝廷的格局,或许将因此发生改变……
“那封赏之事……”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左手托着右臂,右手放在下巴处,双眼微闭,似是在沉思。
朝堂之下众大臣皆闭口不言,整个朝堂之上落针可闻,众人都在等待着皇帝开口。
良久之后,皇帝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开口说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随着这句话说出口,站在朝堂两侧的太监总管扯着嗓子喊道:“退朝——”
众大臣闻言,纷纷躬身行礼,然后依次退出了朝堂。
兵部尚书拦住刚刚要离开的年轻官员,问道:“你刚刚为何殿上要为燕王开口。”
年轻官员笑道:“尚书大人莫要误会,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北疆之战后,确实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去主持大局。而燕王恰好是最合适的人选。”
兵部尚书眉头微皱,“但此举无疑会让燕王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尚书大人,您担心太多了。”年轻官员摇摇头,“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有他的考量。我们做臣子的,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兵部尚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再说话。两人一同离开了宫殿,各怀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