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得力不从心

夏佩因妹妹朝阳的死而心乱如麻:“苏冬扬,我一直以为你是个有胆识的人,没想到你也这么畏首畏尾,真让人失望。丁龙,从现在起由你指挥全军,攻入白驼城,为朝阳报仇。”

丁龙心里明白,虽然对方有数万兵马,己方仅有两千人,但听到夏佩的话还是感到一丝振奋,他立正答道:“遵命,全体准备战斗装备。”

裴尚云、程忠默和金铭豹等人早已怒火中烧,大明公主在吐谷浑遭遇不幸,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朝阳公主报仇,消灭吐谷浑!”

两千将士与禁卫军迅速换上了战甲。他们脱下便服,披上盔甲,从车上取下强弩,分发箭矢,做好了战斗准备。

晋文神色凝重,拦住了丁龙:“丁龙,这样做太冒险了,白驼城至少有一两万守军,我们人数悬殊,这太危险了。”

丁龙摇头道:“晋文,我知道你心思缜密,但作为军人,更重要的是勇气和决心。即使面对两万甚至五万敌军,大明的士兵也要勇往直前。如果你害怕,可以留在后面,我不会责怪你。”

晋文沉默片刻,随即决定,迅速换上战袍,跃上战马,拿起长枪:“好吧,晋文不是贪生怕死之人,这次我们就给他们看看大明军人的英勇。”

看到晋文的表现,丁龙赞赏地说:“不错,不愧是我的大哥。”然后转向苏冬扬:“你有没有胆量和我并肩作战?”

苏冬扬虽然冷静,但毕竟年轻气盛,他坚定地回应:“当然不怕,我愿意打头阵。”

“好,兄弟们,吐谷浑残害了我们的公主,这是大明军人的奇耻大辱。我们要用行动来洗刷这个耻辱,用敌人的鲜血告慰公主的在天之灵。所有人,上马。”

队伍中有两千名装备齐全的士兵,一百名宫廷侍卫,以及十位将领,一同高喊:“报仇雪恨!”

丁龙看了看正要上车的夏佩:“上马吧,准备出发。”

夏佩从车中走出,已经换上了一套紧身的胡服,下身是普通百姓穿的长裤,脚踏皮靴,头发也被束起。

这身装扮使她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她手持一剑:“给我一匹马。”

丁龙眼中闪过惊讶,问:“你能行吗?”

夏佩坚定地说:“我并非娇弱之人,同样可以冲锋陷阵。”

孟超等人知道夏佩也练过武艺,尽管不算高强。考虑到战场上带着马车不便,他对王召他们说:“你们负责保护公主。”

四人立刻应允。

晋文骑马来到丁龙身旁:“丁龙,前方有个村落,我们去那里夺取马匹,全部转为骑兵,这样既能增强战斗力,又能震慑敌人。”

丁龙不是个轻举妄动的人,但他比晋文更有冲劲,更信任军人的刚毅精神。于是他点头下令:“传令下去,见到游牧部落,冲进去,夺取战马。”

“是!”众人齐声应诺。苏冬扬率先冲锋,金铭豹不甘落后,大吼一声:“等等我,我的大刀渴血了。”随即策马紧随。周冲则冷眼旁观,带着小队断后,两千兵马迅速推进。

以往他们总是避开居民点,生怕被人发现,这次却是直奔人群而去。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朝着远处升起炊烟的地方疾驰。

这里是靠近白驼城的一片广阔草地,新近迁徙至此的一个游牧部落,老少皆在,没人预料到灾难会突然降临。

四周本无战火,此刻正值午后宁静时光,部落内一片祥和。

大人们谈笑风生,孩子们欢声笑语,寒冬已过,温暖的春天带来了希望。

然而,远处的马蹄声与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牧民们抬头望去,只见数千人正朝这边赶来。

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他们对马匹和盗匪极为警觉,更何况部落间常有冲突。

这里的居民既是农民也是战士,每个能骑马的人都可以成为战士,他们立刻拿起弓箭和弯刀,上马迎敌。

苏冬扬和他的队伍虽是首次参战,面对普通百姓时,他们心中尚存犹豫,并非轻易就能下手。但这些强悍的游牧民面对袭击者毫不留情,呐喊着迎击,箭矢如雨。

明军装备精良,所用的钢弩无论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超普通的弓箭。

当对方射出第一箭时,士兵们立即还击。金铭豹不甘心输给苏冬扬,大吼一声,挥舞大刀拨开箭矢,冲入敌阵。

苏冬扬的长枪如同灵蛇一般,紧随其后刺入人群。

尽管这些牧民英勇无比,但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仍显得力不从心。

随着弩箭如暴雨般倾泻而下,两人带领部队杀入了部落之中。

晋文心里盘算着要通过严酷手段树立权威,丁龙也有相同的打算,带领的士兵个个勇猛,出手毫不留情。刀光剑影,战斗的呐喊与痛苦的哀嚎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大明的军队向来以仁慈著称,从不对平民施暴。经验丰富的将领绝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因为这样的行为一旦传到朝廷,必定会引起弹劾。

至于那些文官,他们能用言语将人淹没。即便是像姬允这样恶名昭彰的人物,也只是对付那些反抗者和不服从迁移命令的人,而对于老人、妇女和孩子,则采取强制搬迁的方式。

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对他提出控诉,只是因为有陈乾庇护,他才未受太多影响。

然而,在朝堂上,尤其是在众多文官面前,陈乾也不得不对姬允加以斥责。尽管私下里对他的做法表示赞同,但在明面上还是要保持距离。

这是因为长久以来儒家文化的熏陶,强调以德治国。天子应当仁爱万民,暴君是不为世人所容的。

周边的小国及西部民族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强大时敢于挑战大明,而在弱势时则会寻求同情与宽恕。

他们在进攻中原时毫无心理负担,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战败,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归顺称臣,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损失。

不仅如此,有时他们还能获得赏赐。若态度强硬些,甚至可能得到更多承诺。

无论是突厥、吐谷浑、吐蕃还是薛延陀,他们都曾与中原王朝联姻,也曾臣服过,但也都曾反叛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