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自己的根

陈乾这话一出口,夏照庆和一众官员全都愣住了,赵伦那小子到底怎么谈的?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但瞅着四周大明的兵哥们,他们哪敢吱声。夏照庆寻思着,大明想要管好新罗,还得靠他们这些人,便带着众人乖乖点头:“下官遵命。”

陈乾也没计较他自称下官子,只淡淡道:“你们回去收拾收拾,明天跟船一块儿回大明,到时候给你们安排好去处。”

隔天,运兵船拔锚起航,带走了两万多新罗兵哥和一些官员及家眷。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批接一批的新罗人被运回大明,至于他们在大明过得怎么样,外人就不晓得了。随着士兵越来越少,反抗的心气也跟着消散,谁还敢造次啊。

整整一个月,陈乾没对全州动手,其他三路大军也没闲着,一门心思处理这十万大军和新罗的部分官员。

终于,陈乾有所行动,对着从长安赶来的礼部侍郎郭崇孝说:“你替本侯跑一趟全州,给金洪理送个口信,让他开城投降。给他三天时间,要是不投降,本侯就要硬闯全州了。他主动投降是一码事,本侯强攻进去又是另一码事。”

郭崇孝可不是单枪匹马来的,身后跟着一大票官员,连忙躬身应道:“下官遵命。”

金洪理捧着那份“命令”,心里五味杂陈。这哪里是什么命令,分明就是一封劝降信,大明侯爷的最后通牒。

陈乾的命令要求金洪理乖乖投降,自己捆着手来汉城王宫领罪。为什么这么干?命令里说了,新罗忘恩负义,敢对大明的地盘动手,那一刻起,它就不再是大明的小弟。

金洪理成了叛徒,按照大明法律,谋反的后果是满门抄斩,哪是随便称个下官就能蒙混过去的。

瞅着这份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的命令,金洪理整个人都懵了。他们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想不接招都不敢。

毕竟一个月前,夏照庆和黄日哲带领的十万大军已经向大明缴械投降,而辽东那块,崔玄日也被围得水泄不通,成了几座孤城。

虽然他们也绞尽脑汁想了不少战术,但结果嘛,全军覆没,大明的孟器和战术,新罗人根本摸不着头脑。尤其是那种射速快、射程远的钢臂弩,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碰上它就跟纸糊的一样,一戳就破。

大明军队所到之处,主动举手投降,承认大明统治,愿意搬家的,就把他们打包带走;要是敢说半个不字,那结局就只有一个——全员领盒饭。

不管哪一路大明军队,下手都不留情。特别是姬允的部队,每当明军提出移民计划,根本没人敢说不字。

以前还想着,几十户、几百户、上千户人联合起来,大明总得掂量掂量,毕竟那么多活生生的人,可事实证明,这招不管用。

一个村子,一座城池,只要敢反抗,迎接他们的就是屠刀。

可明军偏偏不碰那些重兵把守的城池,专门挑周边的县城和小镇下手。一旦这些地方求援,救援部队多半是有去无回。

所以,前线大将军崔玄日哪儿敢轻举妄动,只能龟缩在孤城里,眼睁睁看着粮仓一天比一天瘪。

辽东的各个城市,地广粮丰,每座城都有不少粮食储备。这些都是军粮,战略物资,尽管大明疯狂扫货,但辽东城里头还是有些存货,能撑一阵子。

但如果补给不上,想要熬到秋收,那就是痴人说梦。关东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哪有什么夏粮秋粮的说法,就算挺到了秋天,又能怎么样?

周围的乡村和县城都被大明收入囊中,一座孤城,能自己种出粮食来?

崔玄日,这位忠诚的官员,没有大王的命令,他只能死守辽东城。副将金东日报告:“大将军,士兵们的口粮已经减半,战斗力跌到谷底,但粮食也只能撑到秋天。”

崔玄日长叹一声:“让城里的百姓离开吧。”

金东日说:“大将军,大明正忙着把新罗人和高句丽人往内地迁,留下的只有汉人。城里的百姓一旦出门,恐怕再也不能算是新罗的人了。”

崔玄日沉声道:“要是新罗打了败仗,新罗这名字怕是要从地图上抹去了,还谈什么新罗人。咱们得想办法拖时间,至少得等到秋天粮食收仓。”

金东日点头应允,心里却明白,秋天的粮食,拿什么入库啊?辽东城里产粮?他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大将军,那国王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赶紧上表称下官呢?”

崔玄日摇头道:“大明侯爷不吃这套,看来陈乾不仅仅是想打败我们,他是铁了心要灭了新罗,几百年的基业,眼看就要烟消云散了。”

“不对啊,大将军,大明以前可没这么干过,几百万新罗人,杀也杀不完啊。”

崔玄日脑袋灵光,不仅懂军事,政务也是一把好手,否则金洪理也不会让他坐上辽东大将军的宝座。

他叹口气说:“你不懂陈乾这招有多狠,他把人往关内迁,大明人口众多,新罗人少,用不了几年,几十年后,新罗人还能记得自己的根吗?”

说到这儿,崔玄日声音有点哽咽,当初不该打辽东的主意,进攻安东都护府就是个大错特错。要是不进攻,会不会就没有今天这局面?三韩民族就要消失了,陈乾这招太毒了。

事实上,陈乾确实这么下令的,三路大军,每路不过两个营,人数不足三万,他们不直接攻辽东城、新城、沙卑城这些重兵把守的地方,而是去打那些乡下和小县城。

这在军事史上,简直是独树一帜。起初,崔玄日也摸不着头脑,大明不干掉新罗的主力军,拿下那些地方有什么用?大明一撤,还不是归新罗?

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自己想岔了。大明根本不急着进攻,拿下一处,就地把人迁走,全都送到关内的各个地方。

据他了解,迁去内地的每村不超过三户,彻底分散开来。十几个人扔到几百人中间,他们能闹腾出什么?还能保住三韩的习俗和语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