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灭顶之灾

因此,地方官员对待军营的态度都非常友好,因为他们知道,在遭遇外敌侵扰时,军营是否及时出兵支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绩和安危。

赵易宗虽然没有地方吏部权,但没人敢轻视他。

这种地位让他即便不愿来到这里,也不急于离开。

不过,由于西北战事频繁,西南则相对平静,赵易宗升迁的机会不多,所以他对于各地送来的礼品也来者不拒。

然而,赵易宗并不清楚侯爷的真实意图。当听说林凡独自一人进入青海,以及公主夏佩前来救援的故事时,他心里不安,总感觉侯爷是在针对他。

尽管他职位显赫,功勋卓著,但他深知侯爷对贪污腐败的态度坚决。

最近,赵易宗娶了一个名叫赵巧的新妾,她是一个十五岁的汉家少女,因家族迁移至内地。赵巧长得清新脱俗,是赵易宗在湟源巡视时相中的。

赵家虽无权无势,但面对这样的高官,也只能勉强同意。

赵巧的到来让赵府增添了几分温馨,她正在帮赵易宗更换衣物时,一名护卫急匆匆地跑来说:“将军,有一群人闯入了府邸,还打伤了护卫。”

听到这话,赵易宗吃了一惊,心想谁竟敢如此大胆,难道是要造反不成?

赵易宗心中满是愤懑,认为西宁州的百姓都被戴贤德宠坏了。

戴贤德总是说要安抚这些地方,而不是武力镇压。

但赵易宗认为,既然这些土地已经是大明的疆域,上面的人民就是大明的子民,应该一律平等对待。在西南传播侯爷的仁政,才能确保丝绸之路的安宁。

然而,赵易宗对戴贤德的观点嗤之以鼻,他认为没有强大的军营,那些刁民迟早会造反。

在他看来,侯爷不再像从前那样果断,反而变得过于宽容,过分信任文官,导致像他这样的武将地位日渐式微。

若是在过去,赵易宗本应是掌控军政大权的大都督,而现在,就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也不把他放在眼里,除非遇到外敌入侵,才会想起他们的存在,而且态度轻蔑,让人恼火不已。

现在,有人胆敢冲击将军府,赵易宗觉得这是个杀鸡儆猴的好机会,让他们明白这里是何等神圣不可侵犯。

他决定借此机会向侯爷告发戴贤德纵容百姓扰乱军营。

想到这里,他轻轻拍了拍副手赵巧的肩膀,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随后带着护卫走出门去。

刚一出门,他就看到了门前的紧张局势。由于有德王的支持,夏光顺等人显得异常嚣张,毫不畏惧眼前的军营。

夏光顺大声命令赵易宗出来相见,这让守门的士兵一时愣住了,随即愤怒起来。

这些江湖人士竟敢如此大胆,直接呼叫将军的名字,简直无法无天。

士兵立刻向里头的人传达指令:“把他们抓起来!”

从院内冲出的是将军部的护卫队,听到哨兵的话后,他们只是瞥了一眼夏光顺等人,并未立刻行动。

队长显然有些不满,一个小哨兵竟然敢指挥他?但他还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放下武器,我可以饶你一命。”

夏光顺则认为赵易宗有反叛之心,想测试他的底线,便质问道:“这里是大明的土地,有法可依,你们敢杀人?”

护卫队长冷笑一声,回答道:“在这里,赵将军的话就是法律。识相点,否则就地正法。”

夏光顺听后,意识到赵易宗可能真的有不忠的想法,至少是想要割据一方。

他收起剑,决定先离开,将此事告知叔父,请求罢免赵易宗。

但夏光顺低估了军中士兵的傲慢,这里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护卫队长再次命令手下:“想走?抓住他们!”

夏光顺这才想起,朱小凡等人对官府并无好感,见到军官的态度,心中更是火冒三丈,相信对方不敢伤害德王。

于是,他迅速冲向护卫队长,一脚踢出。护卫队长未能及时躲避,手中的剑掉落在地,夏光顺迅速将剑尖抵住他的喉咙,厉声道:“你对王爷不敬,我这就杀了你!”

周围的士兵紧张地举起了他们的弩箭,但看到自己的队长被挟持,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夏光顺和朱小凡两人来自不同的世界,但因为共同的兴趣和对义气的看重,成为了好友。

朱小凡喜欢马球,这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一次,为了帮助朝阳,夏光顺找到了朱小凡和他的朋友们。

对于江湖中人来说,义气比天还大。当夏光顺提出请求时,朱小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迅速召集了他的十二位兄弟,一同前往凤州等待夏光顺的到来。

看到朱小凡用剑指着一个军官,士兵们心中一惊。事情一旦闹大,若军营的人动手,他们必死无疑。

朱小凡不想就这样结束生命,于是大声喝止:“停手!你们想造反吗?”

这已经是夏光顺第二次提到“造反”这个词,士兵们面面相觑,目光转向夏光顺手中的金牌。

夏光顺严厉地说:“命令在此,立刻跪下,违抗者以谋反论处。”

士兵们对此半信半疑,心想如果真是侯爷派来的使者,为何会如此行事?被剑指着喉咙的队长挣扎着喊道:“兄弟们,不要管我,除掉这些贼子!”

作为队长,他的命令不容忽视,但士兵们在看到朱小凡手中剑的威胁后,犹豫不决。这时,门内传来一声命令:“所有人退下。”

士兵们一看是将军官赵易宗出现,立刻放下武器,整齐地退到一边。

赵易宗曾是边疆的大将,跟随陈乾多年,虽然这几年未回长安,但他与夏光顺相识。

尽管夏光顺已经长大,赵易宗还是认出了他。

在这样的场合下,金牌成了证明身份的关键。赵易宗没有造反的念头,更不敢对侯爷的侄子下手,否则全家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见到赵易宗,夏光顺松了一口气。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才是上策。

赵易宗虽然心中不满,但表面上还是恭敬地行礼:“微下官参见德王殿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