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
既然姑姑说杀了不如不杀,那就先不杀。
既然姑姑说了要有耐心,那他就耐心的看一看佛门的布局。
或者说......看一看佛门和那位执宰三界的大天尊之间的博弈。
反正,今天这一剑不光逼的佛门在姑姑面前露了马脚,更是让姑姑对这个叫做刘彦昌的书生有了防备。
最根本的目的已经达成。
再往后的事...
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道士,还真不觉得自己能比这些动辄修行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多少亿元会的大佬更懂谋算。
既然知道自己没人家懂,那就老老实实听人家安排呗。
前世那些小说电视剧总不能白看。
那些觉得自己比天下人都聪明,结果总是因为自以为是不听劝而坏了事的傻子,他可是深以为戒的。
这般想着,李易真就没再多看刘彦昌一眼。
离了书院,又陪着杨婵逛起了华山郡城。
然后,第二天一早......
又一次被杨婵拉到华山书院门外的李易,正在书院门口听自家姑姑介绍华山书院的历史:
“华山书院几百年历史,期间有学生中过状元,也出过探花郎。
“还有学子曾位列三公九卿,数百年间牧守一方的学子更是出过不止双手之数。
“能够在这里上学的,要么是身家清贵的豪门贵族子孙,要么是学富五车的寒门良家子弟。
“总之,你只要知道很厉害就是了。”
李易老老实实听她把话说完,才略显无奈的朝自家姑姑问道:
“所以,这里再好,跟我一个小道士又有什么关系呢?
“安安静静在庙里修仙问道、静诵黄庭不好吗?
“好端端的,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上学?”
杨婵顶着自家二哥那张常年不见笑容的脸,双眸中都笑出了星星:
“易儿你天资绝世,才情惊艳。
“短短不到十五年,就将仙道之下的境界修行到了进无可进的境地。
“但也正是因为修行太快,导致这红尘间的许多事你都不曾经历,许多道理也都没有学过。
“如今你尚不满十五岁。
“既然二哥已经放你出山,这人间十五岁少年该体验的东西,多少也是要去体验一番的。
“凡间像你这般大的少年,家里有条件的都是要到书院读书的。
“咱家又不差什么,别人家孩子有的,姑姑也得给我家小易儿安排上不是?”
说到这里,杨婵停顿了一下,才又继续忽悠道:
“而且,儒家经义也确实有可取之处。
“易儿你上次随女娲娘娘去火云洞,那位夫子不还夸你有天赋,把自己的笔记都送了你一份呢吗?
“到书院好好读几天书,说不得我家易儿还能成一位道儒双修的奇才呢。”
编、你就接着编。
李易习惯性的没有直接拆穿杨婵的胡说八道,只用眼神传递意思:你猜我信不信?
“哎呀~小易儿长大了真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好吧好吧。
“其实姑姑是想让小易儿近距离观察观察,看那个凡人身上有没有什么古怪。”
“古怪?”李易并未感到意外,只是有点疑惑,“昨天的事......还不算古怪?”
杨婵摇头,“昨天的事,只能证明他是佛门准备的一枚棋子。
“但这枚棋子如果本身没什么特殊,属于随手可弃的那种的话。
“昨日小易儿那一剑就会了结那书生的性命,而非有人出手将他救下。
“既然不惜露出马脚也要将人救下,那这书生身上定是有什么特殊之处的。
“姑姑让你来读书,就是想看看能否发现他身上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从而判断佛门的谋划是否真的非他不可。
“如果真的非他不可的话,那他就可以死了。”
听完,李易轻轻的点了点头。
如果是这种正事的话,来上几天学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
“师尊让我随姑姑来华山是来帮姑姑处理神女庙杂事的。
“若我来了书院,那神女庙的事情怎么办?”
杨婵眨眨眼,颇为疑惑道:
“易儿又不是一直在书院,些许杂事,等散了学和休沐时一并处理完就好了。”
那理所当然的语气,像是在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李易:“......”
所以......真就可着一只羊薅?
算了,这是从小把他宠到大的姑姑,自家姑姑,自家的。
“走吧,带你去见见书院的院长。”
杨婵笑眯眯的揉了下李易的脑袋。
从储物戒里取出十块腊肉,带着李易走进了华山书院。
书院并不是很大,但十分的清幽,苍翠的青竹随处可见。
耳边都是朗朗的读书声,倒也确有几分文华气相。
杨婵似是提前踩好了点儿,经车熟路的带着李易走到了书院最深处的静室前。
“笃,笃笃。”
抬手在门上轻敲了三下,静室里紧接着传出一道苍老的声音:
“进。”
杨婵推门而入,带着李易走向坐在书桌后面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老者见杨婵带着李易进来,站起身微微拱手问道:“阁下何人?所为何来?”
杨婵上前两步,微笑道:“在下李三,这是我家中侄儿李易,先前在灌江口就学。
“前日举家随吾兄迁到华山,听闻华山书院乃教书育人之圣地。
“想着不能耽误了孩子进学,故而厚颜来此,恳请山长能收下这孩子代为教导。”
“灌江口?”
院长闻言眸中闪过一丝讶色,“灌江口距离华山可不算近,令兄为何会举家迁来华山郡?”
杨婵微笑道,“家兄得陛下看重,左迁为华山郡守,故而举家迁来华山。”
此话一出,院长的态度肉眼可见的多了三分热情。
没办法,郡守啊,那可是整个华山郡的最高管理者。
虽说他们华山书院数百年间也不是没出过比一郡太守更大的官。
但所谓县官不如现管。
郡守家的孩子来你书院入学那是给你面子。
但面对郡守家的孩子前来入学你还冷着一张脸的话,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如此,在杨婵帮李易交了一份名为《我的太守父亲》的文章作为入学考试的情况下。
双方一番寒暄过后,很快就敲定了李易的入学事宜。
留下了准备好的束脩,并说定了稍后让下人送来另外的‘心意’后。
杨婵把李易丢给院长,很干脆的离开了书院。
出于对华山书院作文大赛第一名《我的郡守父亲》原作者的重视。
在送走了杨婵后,院长亲自带着李易去了他上学的学堂。
然后......
还没进门,李易就在学堂中见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熟人。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