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龄韵离开之后,代亦航和易嘉川形影不离,易嘉川去哪,他就跟去哪。
易嘉川知道他有话要说,但视频会议即将开始,他暂时没工夫理代亦航,等到他检查完电脑网络,这才开口:“想和我说什么?”
“二哥,我能不能回去住了?你现在反正不住那儿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代亦航已经住腻了酒店,想回沙口湾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易嘉川没回答,他从口袋里摸出眼镜,慢条斯理地擦了擦镜片,忽然听见厨房传来一阵水声,抬头一望,洪长贤正在刷洗锅碗。
“阿贤,放着就行,晚点阿姨会过来清理。你昨天也累了一天,先回去休息。”
洪长贤没有回头,手上的活儿也没停,嘿嘿一笑说:“行嘞,我马上好。”
代亦航闻言,央求道:“二哥,我也累了一天,让我搬回去好不好?”
易嘉川扫他一眼,不置可否,缓缓戴上眼镜。
他伸手拍了拍沙发:“累了先在沙发上补个觉。”
代亦航叹气,他知道易嘉川还是不肯,索性将身体往沙发上一横,沙发很宽,他大喇喇地躺在易嘉川身后空出来的位置。
易嘉川的电脑就摆在沙发面前的茶几上,用支架抬高,代亦航躺下之后,刚好是视线盲区。zusi.org 狐狸小说网
会议还有五分钟开始,易嘉川已经提前进入内线,他戴上耳机闭着麦,桌面忽然冒出一条私聊消息。
易嘉川打开一看,神色沉了些。突然收到司礼的道贺消息,他只觉得有些讽刺。
“阿航,昨天的情况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
代亦航的手枕在脑袋底下,翘着二郎腿,因为睡眠不足和舟车劳顿,神思有些涣散,咕哝了一句:“常规应急方案。”
代亦航主要负责外部商务,他在公关这一块是个十足的门外汉。
他平日没怎么把工作放在心上,只是昨天突然爆发危机事件,他人在外地,竟有些担心易嘉川孤立无援。
对于这件事他要么走正常的流程,调查清楚事情始末,对此事定性定量,澄清重点事实和摆明立场。要么动用自己的人脉,第一时间压下所有消息。
这件事毕竟源头来自北宁总店,关系到易嘉川的生死。当下他已选择了后者,临时从亲哥那里搬救兵,打点各种关系,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迟迟没有干预是因为一直在等北宁的消息,危急关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算他再怎么着急冲动,也必须静待易嘉川的决定。
“你相信我吗?”
易嘉川的声音听着有点沉,代亦航已经闭上双眼,他本想掀开眼皮,但困意缠住了他,他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如果不相信,他不会经历昨天那种如坐针毡的煎熬和度日如年的漫长等待。
面对网上不断发酵的舆论,易嘉川居然一直没有任何公关消息。
一开始的他像光脚踩在四十几度的水泥道上,阳光化成烈焰反复炙烤他的心,焦灼煎熬无可奈何。
代亦航一直让洪长贤汇报进度,就在他准备善后的过程中,某一瞬间他忽然踏实了。因为他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易嘉川肯定也可以。
易嘉川迟迟没有行动,说明他有更好的打算。
代亦航相信易嘉川的能力,只是这份笃定,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又渐渐发生了转变。
元旦新品预售消息发布的前两个小时,由于他在外地消息无法及时跟进,整个人几乎处于崩溃的状态。
因为等待太漫长了,因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这场翻身仗易嘉川会怎么打,代亦航全然不知。
他只能凭借对易嘉川的信任坐以待毙,昨晚那个深夜,他唯一能做的只能等。这种被动的感觉就像扼住了他的咽喉,令他毕生难忘。
他本想今天和易嘉川好好谈谈,可是现在脑子已经有点不听使唤了。
易嘉川回头瞥了一眼昏昏欲睡的他,便向洪长贤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从还没来得及拆的快递堆里找个靠枕过来。
易嘉川让陈哲采购家用物品,他突然发现两天下来快递已经堆了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全都码放在储藏室外的墙角里,一摞一摞叠高起来。
易嘉川的思绪和目光原本停留在洪长贤寻找快递的身影上,耳机里突然传来司清打招呼的声音,易嘉川这才将视线收回。
听见司清的声音,他的思绪又回到刚才的事情上。
昨天广合礼高层掌握事实之后,召开了几次会议,做了多种风险评估。
当时易嘉川转变策略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声,其中就包括司清。
司清觉得他这么做太冒险,当时她言辞激烈,坚决反对。电话里,她要求易嘉川听从她的安排,表示愿意为他兜底。
尽管司清出于好意,但是易嘉川不会领情。
这些年她施加在他身上那些所谓的关心,令人压抑窒息。
她总是习惯于发号施令,易嘉川有时候不清楚司清到底把自己当什么,是没有血缘的弟弟,还是傀儡,抑或只是工具。
也许对于司家来说,他只是一个有点利用价值的工具罢了。
易嘉川突然想起司礼的嘴脸,唇边起了一丝玩味的笑意。
这个他应该叫叔叔的人,昨天在电话里义正辞严地将他说了一通,然而就在刚刚,他竟然收到司礼的私信,一封很官方的表扬信。
易嘉川只是觉得有些可笑,有些人仗着自己的身份,习惯对人指指点点。在经营上没有半点专业的认知,却擅长指手画脚,然后见风使舵。
他们虽然都是一家人,同为广合礼高层,但由于利益不同,常常互相掣肘。搬上台面的针锋相对屡见不鲜,私底下的阴招就更数不胜数了
这个司家,几十年来维持着表面的和谐融洽,实际上早已分崩离析。
昨天的突发事件存在难以预估的损失,不仅是短期内的亏损,口碑一旦下滑,势必对后续的销售造成影响,这对广合礼是长期而致命的打击。
易嘉川不能打保守牌,而孤注一掷将面临内部高层的多方阻拦,最后恐怕也会无疾而终。为了能顺利实施计划,他后来只向司广报备,这是他唯一一次越过流程办事。
风浪平息后的凌晨,易嘉川收到司广的微信,只有寥寥几个字。
“你做得很好。”
只言片语,过分简洁,让人觉得有些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