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虽古名将,未有过之

秦朝

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从椅子上站起,绣有黑龙的玄色龙袍垂在地面,深邃的眼神眺望远方。

抬起右脚,一步步地往前走去,一举一动尽显帝王威严。

“陛下,您这是要....”没看懂祖龙这番动作的蒙恬,放低声音询问。

随意地抖了抖龙袍,嬴政嘴角洒然一笑,“今日在大殿里待了这么长时间,也时候出去走走了。

蒙恬,随朕一起。”

“诺。”蒙恬弯下身,恭敬地回答。

走出大殿,祖龙高大的身躯在烈阳的照射下,显得更为伟岸。

“万历帝少年登基,朝中并非没有能臣,然,还算不太遭的局面,却被他搞成那般模样,俨然是有灭亡之象。”

漆黑如墨的瞳孔之中,有着回忆之色涌现,“朕当初,同样也是少年登基,还遇到嫪毐这等令人厌恶的狗东西。

依旧是使秦国消灭了剩下的诸侯国,令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是受战乱之苦。”

“哼,大明的万历帝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眼里没有百姓,只会令其永远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蒙恬,朕的这话,可有错误之处?”

不带犹豫,蒙恬立即开口:“陛下所说,正是微臣心中所想。”

对于蒙恬的话语,祖龙微微颔首,心里很是满意,随即抬头看向上方,不知下一个出现的人物,又会是何等身份。

西汉

刘邦略带感慨地摇头,毫不掩饰面上的嫌弃,“大明朝的皇帝,他们的性子,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奇怪。

方才呈现在天幕上的万历帝,就他的种种行为,只会将明朝推向末路,就如之前覆灭的秦朝一般。”

一旁的萧何忍不住提醒,“陛下,大明的亡国之君是崇祯皇帝,并不是这万历。”

刘邦:“.......”

朕知道这事,你大可不必如此直白地提醒。

一只手放在喉咙前,刘邦稍微清了清嗓子,语气带有不满,“这么说,是朕说错了?”

听得这话,萧何心里很是无语,到底错没错,你这老登心中,就真的没点数?

此时的萧何也很是后悔,早知如此,方才就不该最快,说出那句话了。

“陛下没错。

就是因为有万历这个皇帝,在位期间不上朝,大明朝才会逐渐地灭亡。”

刘邦走到萧何身边,在其肩膀上拍了拍,“说得不错。万历帝连功臣都能杀害,就是无能的昏君。

与朕相比较,就是天壤之别,朕就从来不杀功臣,还对有功于大汉的臣子,让他们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萧何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很想问问刘邦,脸呢?你到底是有脸说出这话的。

秦朝的始皇帝没杀功臣,由他来说这样的一席话,倒还算说得过去。

可陛下,现下这里只有我们两人,你又何必自欺欺人?

瞧见萧何面露难色,迟迟没有做出的自己想要的反应,刘邦发问:“萧爱卿,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微臣是在思考,陛下此话,可谓是一点儿错漏之处都找不出。

自陛下登上皇帝宝座后,所做的一切,全是为了天下间的百姓。

对群臣,更是赏罚分明,朝野上下一片称赞。”

等萧何说完,刘邦这才现出满意的神态,“知朕者,萧何也。”

永乐年间

朱棣艰难定别过头,不愿再看天幕了,一想到朱翊钧这小子会是咱的后代,咱就无颜面对地下的老头子。

后世子孙有些话是比较刺耳,但那些,是正确的大实话。

倘若万历帝在位期间,没有张居正辅佐,很难想象,大明朝会变成何等样子。

“这后人对万历的评价,相信你们都记得很清楚了吧,咱要说的话很简单,

在有些事上面,不要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也不做。”

朱高炽默然地点点头,对这话深以为然,张嘴正欲说话时,一个健硕的身影抢在他的前面。

只见朱高煦用手拍了拍胸膛,中气十足地说:“这一点上,老头子你大可放心。

无论如何,咱都是不会有朱翊钧这等混账的子嗣,咱的后代只会在战场上骁勇作战,于千军万马中斩杀敌人首级。”

朱棣:“……”

老二你这话听着倒没什么毛病,只是,你的后代真好不到哪里去!

朱高炽这时才说:“但凡是我大明臣子,我一定会做到奖惩分明,不会凭自己的喜好为由。

此外,儿臣一旦登基后,必会像您一样勤勉,决不行昏聩之举。”

此时此刻,朱高煦暗道:坏了,大哥这话说得比我的略胜一筹。

不出意外的话,以老头子的性子,又会偏心大哥了。

一手摸着下颌的胡须,朱棣笑呵呵地开口:“太子爷的话,说得不错。

老二你听听,成天就只知打仗,像什么样子!”

朱高煦本能地想要反驳,余光里突然扫到了朱瞻基的笑容,心底不自觉地萌生出一股退意,

算了,这次还是先按兵不动,不然指不定大侄子这小子在憋什么坏水。

可恶的家伙,咱活了这么多年,也遭遇过不少敌人,就只对大侄子没有任何办法。

“诺,咱知道了。”朱高煦沉声说。

嗯?

对老二的这反应,朱棣先是一愣,随即道:“不错,老二你长大了,会听话了。”

万历年间

朱翊钧往天幕上淡淡地扫了一眼,紧闭嘴唇,什么话也不说。

好一会儿,拿起放在身边的古朴典籍,一页一页地翻阅。

从天幕上收回目光,张居正看向了朱翊钧,笔直的身子往下一弯:“陛下,微臣来为您讲解。”

这时,朱翊钧深深地看着张居正,嘴唇一张,语气平静地说道:“张先生,这一次朕是不会让您失望的。”

张居正眼里闪过异样之色,似乎把这天幕看完后,陛下是真的变得不一样了,与往常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重重地点头,张居正说道:“自始至终,微臣都相信陛下。”

同时,张居正心里也是有所期待,下一个浮现于天幕之中的,又会是何人?

【在一个王朝建立之初,有这样一个大将,作战勇猛,鲜有人能敌。】

【一生征战无数,立下过赫赫战功,未有败绩,逝世后被追封为王侯。】

【这位名将曾放言,给他十万兵马,足以横扫天下。】

【虽古名将,未有过之,说的便是这位。】

万历年间

一处府邸

盔甲披身的戚继光盯着上方天幕,有神的眼睛里流露出羡慕之色,“立下诸多战功,故去之后还能有那般殊荣。

那位名将效忠的皇帝,定是一位贤明之君。

而那名将,光是看其事迹,也定是忠武之人。”

天幕上显现出的万历事迹,戚继光也是一点点看完了。

内心中,对于朱翊钧这位大明皇帝,已是彻底丧失了希望。

当下戚继光想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竭尽自己的所能,护卫大明疆土。

大宋

“一生勇猛,鲜有人能敌?”赵匡胤嘴里念叨着这几个字,显现出感兴趣的神色。

粗壮有力的大手握住盘龙棍,一股凛冽的杀气轰然迸发,赵匡胤口中发出一声大喝!

砰!

长棍落地,沙尘顿时弥漫,叫人看不清前路。

再次演练了一番棍法,赵匡胤才终于收回动作,身姿挺拔地站在原地,有节奏地调整气息。

“哼,若朕与这位名将一较高下,也是不知谁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大唐

太宗时期

一处空地

一位仪表魁梧的男子看着天幕上方的描述,脑海里霎那间浮现出了一个人影,心里有所明悟。

李靖自语道:“这次的人物,该不会是朝堂之中的某个人吧。”

此话一落,李靖的后方传来了阵阵虎啸之声。

元朝末年

常遇春放下手中武器,眼神里有着不可思议。

不知为何,他的心里有种奇怪的感受,这天幕上的人物,说的就是自己。

“你,你这是怎么了?”正在营帐四周走动的朱元璋,瞧见常遇春的这姿态,立即发问。

两人相识的时间并不算,朱元璋可谓十分了解常遇春的性子,作战勇猛,更是不惧一切强敌。

现如今这激动的样子,反倒是他第一次,这中间,到底是发生了何事。

见到是朱元璋,常遇春马上行礼,开口道:“上位!”

朱元璋双手一伸,让常遇春不必多礼,耐心地再次询问道:“你…”

“末将这是激动,我实是没有想到,我竟然也会有这么一天!”

不明所以的朱元璋听到这话,更加莫名其妙,往前走了数步,一双眼睛在常遇春身上细细打量。

“今天没有大事发生,可你说的这话,让咱很是疑惑。

趁现在天色不晚,咱带你去找人看看,要是患了脑疾,这就不妙了。”一番思索后,朱元璋缓缓说道。

常遇春:“……”

不是,上位你要不再仔细看看,我像是那种人吗?

好端端地,我怎么可能会身患脑疾?

“末将的意思是,这天幕上的人物,是我!”

朱元璋深深地看着常遇春,没有其他动作,传达而出的意思已相当明显。

有没有搞错,你这脑子,到底是在想什么?

【这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名将,来自大明朝,正是开平王常遇春!】

【终其一生,对大明皇帝朱元璋忠心耿耿,从未有背叛之举。】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