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
这是指新分化出的吉奥尔戈斯种群亚种,他们不再选择攫取,只是将蛋白质废料吸附到细胞膜上。
然后直接在细胞膜上完成整个分解——释放过程。
膜上分布着酶。
酶会催化蛋白质废料分解。
直到洋流分解作用同样终点:未衰变维生物质。
最后蛋白质分解后,吸附作用也自然消失。
维生物质便被释放到环境中去给“清道夫”们利用。
从神赐引导进化的工程量上来说,运用吸附的方式,绕过了常规进化中的大部分困难。
按照原本的进化方式,神赐原本需要协调各种前后体物质的加工顺序,形成一系列一丝不苟的细胞生产线之间的相互配合。
不过如今,所有复杂之处都被简化为单纯在膜结构上分布两类蛋白质(大部分酶都是蛋白质):
两步:吸附蛋白,然后是用作催化的酶。
结论是,分解的门槛和复杂度都低到了一种地步。
形象地来比喻,从复杂程度上说,原本就像是大工厂,大机械来生产的零部件。
现在,完全不用高强度的分化,只要在一部分吉奥尔戈斯种群中外挂这两种蛋白的生产线,就能顺便完成分解,做到“小工厂小农户手工制作。”
总结一下:
【用量变代替质变,数量战胜科技。】
当然,这种方式的劣势和优势一样明显。
先从吸附本身来说,要是采用吸附的方式,大部分复杂的工作都没法做。
这种方式一般也就只能完成分解物质这种工作了。
毕竟分解工作中,没有相互配合的前体后体物质之分,只有一步或者两步就能完成。
相比合成蛋白质那种工作,那种需要几十条细胞生产线严谨配合,在细胞膜上玩吸附完全是束手无策。
其次,第二个劣势是在酶的方面。
我们知道,蓝星上,酶分为胞内酶与胞外酶。
而胞内酶大多有严谨的适用PH值以及温度范围。
如果脱离这些范围,胞内酶要么结构被破坏,要么催化效率会跌至冰点。
不过,胞外酶相比胞内酶就要善于适应得多。
在蓝星上,胞外酶就是被设计来广泛应用到细胞外的分解作用中去的。
比如人类体内的唾液酶和胃蛋白酶都是胞外酶,两者都算是典型。
问题就出在这里。
【事实上,阿达瑞尔还从没有进化出真正意义上的胞外酶。】
其实想想也是,人体的唾液酶和胃蛋白酶一般作用于口腔和胃部。
这些区域都是多细胞生物特有的,“非细胞内的内部结构”。
可是,阿达瑞尔上的生命都还处于单细胞阶段啊?
除了神赐主导的海底珊瑚能勉强算作群居环境,还到哪里去找“非细胞内的内部结构”?
于是终归来说,在阿达瑞尔的种群或许在神赐的指引下会向细胞外分泌酸,分泌破碎的同位素维生物质。
但是酶这种有着复杂结构,“昂贵”的蛋白质大分子,从诞生之初就是各类蛋白质生产线中的关键。
一种奢侈品——自然选择完全没有迫使这群原核生物。在这个进化阶段,就往胞外酶方向进化的理由。
自然选择的倾向就决定了中性片段中,倾向于胞外酶的基因极难寻找。
说到头还是趋电磁酶那次,徒劳无功那么长时间的教训。
【因此,神赐选择采取折中方案。】
直接释放是不可能的了。
于是就用酶分布在细胞膜上,来代替直接把胞外酶分泌到细胞外。
这种方案听起来或许不错?
但是膜上依旧的是原来的胞内酶啊?
他们虽然已经经过了神赐的改造,但本质上依旧是胞内酶啊?
所以,面对着相比原本细胞内的环境完全陌生的海洋环境,自然分解效率十不足一。
使用寿命自然也大大缩短。
蛋白质的分解程度也都参差不一。
分解产物只能说控制是“被裂解后的蛋白质废料”,“大部分可以被利用”。
具体会分解成什么氨基酸,那就只能交给混沌与随机性决定了。
【不过,神赐依旧是作的一个精明的选择。】
怎么说呢。
【这就叫物尽其用。】
之前就提到“量变代替质变,数量战胜科技。”
本来应该是一个带贬义的评论。
但如今,神赐在这种情况这句话应该是半褒义。
毕竟,插入到吉奥尔戈斯的生产线中,是神赐这么多年很罕见的,需要“争分夺秒”的事情。
如果神赐不赶紧介入,在竖井区域亚当种群细胞基因库大融合的背景下,亚当们自己也终究会补充上蛋白质废料分解为未衰变维生物质这缺失的一环。
【永远不要轻视了达尔文主义自然选择生存压力下细胞进化速度。】
与其到时候无计可施,不如现在先抓紧时机先来“权宜之计”。
毕竟,在分解蛋白质废料的问题上,神赐也完全没必要一开始就做到最好。
洋流的分解作用可比任何酶都要随机,都要效率低下得多。
同样,在分解作用其他方面,无论是吸附效率还是分解速度,洋流都不可能和任何有计划的酶作用去比较。
归根结底,吉奥尔戈斯种群的亚种又不是和其他细胞过程在作比较。
可别忘了,原本这个环节是交给洋流完成的。
那么神赐只要比洋流做得更好,不就能在亚当的生产线上占有一席之地?
【所以说,神赐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很精明。】
在引导进化的工程量上,单纯在膜上添加两类蛋白质,可比再去建立新的细胞内蛋白质废料生产线要省事多了。
况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吉奥尔戈斯种群的确拥有着对蛋白质维生物质的抗性。
可实际上,祂们的抗性还是不如天天在放射性同位素矿区土生土长的亚当种群。
要去建立细胞内生产线,偶然直接吸收了亚当们提纯出什么高浓度放射性蛋白,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是吸附,吸附的蛋白在承受高辐射后不就会第一个分解?
那样,高浓度的蛋白就会自然脱落,造成的危害性也就是有限的了。
【综上所述,神赐的计划“吸附”可谓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下能做出的最好判断了。】
因此,神赐这次完成新亚种的分化相当迅速。
从之前提到的从8万年时竖井的亚当种群状况基本稳定开始。
一直到20万年时,神赐就完成了对亚当生产线介入。
短短12万年。
祂在12万年内就已经完成了选择基因——安排基因——调整表达程度——扩大亚种规模一共四步。
程协就这么看着神赐就这么顺利完成计划。
祂的“神智”却毫无感觉,毫无感情。
不对啊。
程协还记得,3000多万年前开始战争游戏的时候,祂还和卡尔说好要学习蓝星上人类的表现形式。
于是3000万年间,程协特意在神格中建立了一些很类似人类情感的条件反射。
什么情况对应着什么样的感情,程协什么时候该表现得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分别对应什么样的行为模式都有明确的记录。
就比如神赐操控亚当的进程这么顺利,程协理应“愤怒,懊恼”。
但是对应的条件反射却一点没有反应。
确认不是被战争游戏干扰了,程协检查了一下自己建立的条件反射。
没有问题。
明明在之前,想到自己没有影响现实的手段,好像骰子的挂件时程协都还感受到了“嫉妒”。
真奇怪。
程协试图“摇摇头”表示情绪“困惑”。
依旧没有之前那种突然体验人类情感的感觉。
自己不是才在神赐尝试操控亚当种群时感到“不适”吗?
程协追忆那段回忆,发现这段“不适”似乎还不是自己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
这段“不适”好像就单纯是针对着神赐而已。
而行为“操纵亚当种群”只能说是激发出了这种感情。
那这段“不适”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程协再往前回忆。
可惜相关于人类情感,祂自己的记录也是记忆寥寥,无迹可寻。
【最大的可能性,“不适”是阿达瑞尔星球意志整出来的。】
这当然只是一个猜想:星球意志本能性地排斥外神,祂莫名其妙就把这种排斥感传递给祂赐名的塔什米尔/程协。
毕竟,没有卡尔的指导,程协也摸不透星球意志身上到底有多少幺蛾子。
祂对此没有什么经验,而卡尔依旧沉睡。
只有等待卡尔苏醒再做打算了。
程协表达“懊恼”失败。
于是,祂只能采用神的手段把这段逻辑直接从自己的神智中删除。
就让复杂的思绪全部化作乌有,交给混沌去解释吧。
而另一边,程协还有更重要的事。
因为,不仅仅是神赐那边一日千里。
自己这边也算是破天荒了。
才12万年,星球意志就回应了程协。
然而回应是回应了,却没有动作,似乎祂还在“疑惑”。
星球意志的交流依旧是个老难的问题啊。
不过难道不像是神赐那里一样,开了个好头吗?
程协开始准备给神赐的警告。
。。。。。。。。。
神赐靠着吸附作用,成功插入到了原生亚当种群和清道夫种群的生产线中。
有人或许会问:
这一步不原来就是靠着洋流来完成的吗?
神赐插入进去代替自然力量的工作,不就是在替亚当种群打白工?
小了,格局小了。
只要插入到这条生产线中去了,神赐往后就可以创造一切的可能。
【计划是,从已经占领的生产线片段开始,慢慢往两头延伸。】
目前在竖井区域,神赐在自然条件上是占据着优势的。
竖井终究是珊瑚群中间的一小块区域。
竖井中,正在融合的原生和“清道夫”亚当种群也只是整个珊瑚区“清道夫”亚当种群的一小部分。
同理,珊瑚区的“清道夫”种群也是那些还生存在珊瑚边缘区的原生亚当种群的一小部分。
更是整个阿达瑞尔亚当种群的一小部分…………
而相比之下,珊瑚区可是吉奥尔戈斯的大本营。
因此神赐在数量上和智慧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那就可以玩屡试不爽的一招了。
经典手段:“劣币驱逐良币。”
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
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神赐这次瞄上的是,原本“清道夫”们占领的把分解后的维生物质再作加工的那部分生产线。】
“清道夫”们在骨子里,即使经过了450万年,依旧是原始13亚当的后代。
沿用原生亚当种群的同位素生产线,细胞们对待蛋白质废料的废物利用依旧“一丝不苟”。
这样按照原矿的水准去加工,的确产物相当精良,完全不像是废物利用的成果。
当然,效率就不好说。
而神赐选择制造的劣币,就是依赖神赐的智慧,去筛选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究竟那些要素会是“清道夫”们生存所必须的,其他的一概不要。
神赐再选择这种“劣币”在生产中,对吉奥尔戈斯种群亚种而言最合适的加工程度。
即使是数量优势也要用到刀刃上。
神赐只用加工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最后一步丢回给“清道夫”们就可以了。
就把这种加工到一半的“劣币”大量制作。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劣币”中间产物即使再加工,由于神赐从开头开始的粗制滥造,也就单纯能维持“清道夫”种群生存而已。
其他的,诸如利用最后产物来发展生产线,还有在中性片段偶然表达时“触类旁通”,诞生新的表现性。
这些功能全都被大大削弱。
【神赐难道不是掐灭了清道夫们的未来?】
程协顿了一顿,大概正努力把某个词语在自己神智中回响了一千年:
“愤怒,愤怒,愤怒……”
结果一千年过去了。
神智毫无反应。
好吧。
我还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神祇。
那么程协觉得还是公正一点吧。
祂给神赐加上:
【不过。】
【生存不就是单细胞生物所期望的一切吗?】
程协还在试图和星球意志沟通,而这边在神赐的操纵下,大量“劣币”已经纷纷涌入到环境中去了。
或许从蓝星的理论上说,“清道夫”们本不应该就这么大量从外界攫取这类生产线的中间物质。
不过,蓝星的理论适应的是人类的时间观和价值观。
在凡人短暂的一生中,像阿达瑞尔的细胞这样从外界攫取生产线的中间物质或许会发生。
但那很少改变整个细胞生产线的倾向。
更难观察到这直接引导细胞的进化。
所以,在凡人的能观察的时间中,理论上或许可以忽略神赐行为在进化中起到的作用。
但神赐有的是时间。
祂有的是持之以恒,有的是持续的,足够的“劣币”浓度。
而这也才过了3000阿达瑞尔年而已。
在这比8000蓝星年的人类文明史要长的时间里,“清道夫”已经开始沉湎于神赐的“糖衣炮弹”了。
他们的种群数量在“劣币”的支持下疯狂攀升。
但是,他们自己直接从维生物质到终点的生产线又支撑不了这么多的种群数量。
比喻一下,如果说“清道夫”们生活的是一个国家的话。
此时,这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完全不够所有人食用,于是这个国家的粮食就高度依赖着从“神赐”的吉奥尔戈斯种群那里“进口”。
所以实际上,神赐已经操纵到了这部分亚当种群的生存命脉了。
而“清道夫”亚当种群却对此浑然不觉。
他们还在依赖着“劣币”疯狂发展自己的规模。
不过,他们倒是也无需担心。
毕竟,经过了3000年,承载着程协的警告的神罚,也马上就要降临了。
【这是氧气战争第三千六百九十万年。】
【阿达瑞尔上,第一次有明确意图的神罚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