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3、写狄仁杰,就不能只写狄仁杰!武则天是绕不过去的!

“这……”

“离谱就!”

“溜了溜了!”

“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狄公是什么模样,但这里毕竟是创作比赛,为什么要把他写成一个胖子呢?”

“难怪吊车尾,这个王风完全就是在胡来啊!”

“但是你别说,画的还蛮可爱捏!”

“???悬疑推理探案作品,可爱有毛用啊!”

观众们大肆吐槽。

弹幕的不断滚动。

也变相的提升了王风直播间的热度。

从原先的48名,一跃到了21。

冰冰和“优爱腾”三人组也注意到了。

立即切了过去。

“嗯……首先要表扬的是,写狄仁杰,绝对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这位作者在形象设计上,是否有些太草率了呢!”迷雾剧场的霍桑皱眉道。

企鹅的鲁平点头附和,难得和爱齐艺的人穿一条裤子。

“侦探这个角色形象,可以追求冷门,但不能邪门啊!”

优库的李飞倒是认真的想了想。

纵观世界百年推理史,诞生了无数侦探角色。

为了体现侦探的与众不同,作者们的确设计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癖好与形象。

但应该……很少有胖子吧?

何况。

你写的还是我们华夏人最为熟悉的狄公啊!

刘得华的狄仁杰没看过?

就按那个模子写不就好了。

搞这么个胖子,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优爱腾”三人组对视一眼,都是痛心疾首地摇了摇头。

文人自傲,偏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特立独行,以求哗众取宠。

这么多期节目看下来,他们也是懂的,并对此相当不屑。

本想切到下个直播间,但看到王风已经坐回电脑前,就要动笔。

如此速度,又是让他们忍不住再多看两眼。

武曌神功元年!

突厥可汗吉利,派遣其弟始毕,组建议和使团前赴大周,欲结束大周与突厥长达十多年的战乱!

仅仅是这两段文字,就让“优爱腾”三人看的直眯起眼睛。

第一感受就三个字。

快准狠!

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开门见山,一针见血。

弹幕上也是共鸣阵阵。

“好简练的文字啊!”

“别人开局都是疯狂介绍背景,王风这边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这才对嘛!创作大赛,看的就是剧情,快餐时代,谁能耐着性子看你在这丢设定!”

“感觉可以多看一会啊!”

“我就想问,女主是不是武则天?(斜眼笑)”

“逆天!都大周了,武曌已经是老奶奶了……”

“那可说不准,得看作者怎么改编了!”

王风继续敲键盘。

战争结束,天子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但使团出门就出事了!

连同始毕可汗在内166人的队伍,被杀了165人。

不用多说,没死的那个人嫌疑最大,直接就被当成内奸,全国通缉了。

而他的名字叫做。

李元芳!

写到李元芳,王风提笔,在白板上迅速画下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

身材高挑且健壮。

身着官服官帽。

一看就是武力值相当出众!

经常看悬疑推理小说的观众也都知道,这应该是“华生”出现了!

“李元芳,这应该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吧!”

“这开局不错啊,期待蒙冤的李元芳和狄仁杰见面了!”

“等等,姓李?难道说……”

“窝草!要真是李唐后人,这李元芳能在武则天手中活过三集吗?”

“哈哈哈!”

悬疑题材的创作,文笔之中,些许风吹草动,就要引起观众一阵联想,故而弹幕异常活跃。

创作大赛多期节目看下来,看客们似乎也颇为享受这种一起发散思维探讨剧情的过程,有种小时候看《冒险小虎队》的既视感。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围绕着李元芳的“冤情”,王风着重描写了三件事。

第一。

李元芳护卫的真使团被面具男屠杀。

一队假突厥使团来到长安,武则天设宴款待。

在这一段里,王风重点刻画了一下等待使团前来的武则天。

扫了眼大殿群臣,武则天微笑道:【想不到,众卿的腿竟然如此坚固顽强!】

所有的朝臣面面相觑,不知此话是何含义。

武则天:【自五鼓入朝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时辰,众卿竟还能如此直立,真是令朕自叹不如呀!】

众臣这才释然,发出一阵会心的低笑。

武则天:【气分清浊,清浊相抵其气方能顺畅,这殿里的气氛太浊了!】

宰相张柬之:【陛下,不知这个‘浊’字指的是什么?】

武则天笑了笑:【两国罢战言和,固然是我天朝之幸,然更是突厥之幸。因此,众卿不必过于凝重,放松些才好。一会儿,突厥使者到来,要让他们看到一团和气,而不是一团凝气。和气自然一切顺畅;而凝气则会令我泱泱大国自暴其弱,令夷狄小看。】

张柬之恍然:【陛下明鉴。】

武则天伸手摘下头戴的平天冠,交与身边的女官:【换软纱帽来。】

女官奉命而去。

武则天:【已经站了好几个时辰了,朕于心不忍,大家就席地而坐吧!】

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张柬之:【谢陛下隆恩。】

说着一撩袍襟,带头坐在了地上。众臣发出一阵笑声,也都随他坐下。霎时间,平素庄重肃穆的重臣、宿将齐刷刷地坐了一地,殿内气氛登时缓和下来。

女官拿来软帽,替武则天戴在头上。

武则天笑道:【今日之事,只是殿中缺得一人,如有此人在,则气可和,事可遂。众卿可知朕说的是谁吗?】

众臣低声猜测着,谁也不敢妄言。只有张柬之露出一丝微笑。

武则天也笑道:【看来柬之已经知道了。】

【陛下说的是狄仁杰,狄大人。】张柬之道。

殿内登时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武则天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大臣,以不畏权势著称,历任宁州、豫州刺史等职。武周初期,他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奸臣来俊臣诬陷下狱,贬彭泽县令,即东晋时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个差事。

武三思大觉逆耳,说道:【狄仁杰重罪逆天,若不是陛下天恩,他早已粉身碎骨了!】

武则天看了他一眼,问张柬之:【狄怀英还在彭泽县令任上吗?】

张柬之答道:【正是。臣闻说他施政妥善,劝课农桑,连断大量累年积案,令百姓安居乐业,彭泽百姓为他立了生祠。】

武三思鼻子里哼了一声,刚想说什么,武则天打断他:【狄仁杰去朝已六年之久,够长了。】

写到这里。

王风手指从键盘上挪开,微微一笑。

写狄仁杰,就不能只写狄仁杰!

武则天是不能绕过去的!

自己这段文戏笔墨,要突出的就是武则天的帝王威严,恩威并施。

以及那又独属女子的些许柔温。

这也是他对无字碑歌的第一次诠释!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