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京都,落叶片片飘零。
全城都一片萧条景象。
唯独金銮殿内,喜气洋洋。
文武百官听见信件中的内容,全都露出笑脸,心中更加期待,究竟是怎样的猛人,能助雁门关反败为胜,能在逆境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光明之路。
尤其是开国一脉的勋贵们,更喜笑颜开。
嘴都要合不拢。
自宁、荣二位国公驾鹤西游后,开国勋贵就逐渐归于边缘。
自从大乾皇朝开国以来,几乎没什么对外战争,所以各大家族后辈也没机会立战功,要不是王子腾任京营指挥使,怕是勋贵们都快抬不起头。
即便如此,王子腾也独木难支。
以他一己之力,终究无法改变整个开国勋贵所面临的处境。
长久以往…
世袭的爵位只会越来越低。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贾府终于出了贾南星这位福将,他们怎能不开心?
“雁门关守军,守卫疆土有功,该赏。”
皇帝一锤定音。
百官们心底都在盘算。
从第一次封赏,就能看出皇帝对贾南星的重视程度,由此也能估算出,日后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四大家族。
“雁门关守将,陈帆应记首功。”
人群中。
立即有人提议。
不得不说,陈帆福星高照,先有贾雄帮衬,后有贾南星辅佐,他不建功立业,才是奇怪的事,zusu.org 茄子小说网
但很快,并不属于勋贵集团的人,就站出来反驳:“雁门关转败为胜,与陈帆有什么关系?若非贾南星异军突起,怕是雁门关已经失守!”
“别说守卫疆土,不丢失国门,已是万幸,何来首功一说?”
贾南星是荣国府的人。
陈帆虽不属于勋贵集团,但和贾府私交甚好。
前者平步青云,已经是文官集团所能承受的极限,要是后者也顺势崛起,这些勋贵们,怕是真要复苏了。
文官集团决不能允许这样的场面发生。
一时间。
刚刚恢复平静的金銮殿,再度喧闹起来。
双方各执己见。
唇枪舌剑,毫不留情。
……
不知过去多久。
皇帝才清了清嗓子,平静出声:“关于陈帆的封赏,我早就有所决定,升爵,食邑一千五百户。”
“赐贾雄,一等神威将军。”
这点小事。
无需请示太上皇。
听过皇帝的封赏后,剩下的人更加好奇。
就连陈帆、贾雄二人的封赏都如此巨大,那贾南星又该如何赏赐?该不会这初入军伍的青年,直接就要一步登天吧?
“至于贾南星…”
皇帝嘴唇微微张开。
犹豫片刻后,试探性的出声:“力挽狂澜,护国有功,封侯应该不过分吧?”
非巨大军功,不可封侯。
一旦封侯,就代表在军中出头,像贾南星这般年纪,若是真的封侯,怕是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连同整个勋贵集团都要如日中天。
“陛下,这会不会跨度太大?”
“日后贾南星建功立业,已是板上钉钉,现在就封侯,日后又要如何封赏?”
“陛下三思!”
文官集团纷纷阻拦。
他们与勋贵是对立面,并非秘密。
皇帝微微蹙眉,似是主意已定:“你们想的,我不是没想过,但若因日后没法封赏,就否定这次的功劳,那日后,谁还愿为大乾抛头颅洒热血?”
“有功之臣,不可让他们寒心。”
“我的意思是,封贾南星为三等县侯,食邑千户。”
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谁都看的出来,皇帝是铁了心的想要拉拢这位新贵。
直到退朝。
文官集团们凑到一起,还满是担忧之意。
“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一旦贾南星真的封侯,那咱们这位陛下,就相当于把勋贵集团牢牢攥在手里了。”
“到时,哪里还有咱们的容身之地?”
“哼!别忘了,朝堂的真正掌控者,可不是陛下!”
“说的对,咱们集体去请愿太上皇!”
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块。
目前有资格让皇帝收回成命的,也就只有大权在握的太上皇了。
“咱们速度要快。”
“王子腾已经率军出发,添补雁门关士卒短缺的情况,必须要在他到达之前,劝陛下改变主意。”
……
荣国府。
勋贵集团错综复杂。
一有新的惊天消息,在内部流传的很快。
知晓朝堂上一切消息的贾政,端坐大厅的太师椅上,读完信件后,吞了口唾沫,操着沙哑的嗓音开口:
“传令下去。”
“所有人都厅堂汇合。”
作为荣国府的二老爷,实际掌控者,他的威严不容质疑。
一句话。
荣国府的所有高层,就要汇聚一堂。
ps:我来喽,来喽,说爆肝就是爆肝!大大们有什么意见也都可以留在评论区呦!数据怎么不动啦,跪求支持大佬们!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