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报纸

周髦告退后,按照墨信的意思,只去负责审理一般案件,对于侵占田亩却把各种手续做得天衣无缝的案件,暂时搁置起来。

杜甫则是提议自己来协办那个报纸。

墨信点点头:“好,我们就先搞个报社。至于那个高适,等以后再捉他回成都办一个全国性的报纸。”

其实现在他们的队伍里,在文坛上名声最大的人是李白,而历史上杜甫的诗名是在安史之乱时才抵达了诗圣的高度。

所以现在的杜甫只是文坛上的一个只有小名气的诗人,最合适过来办报纸的人就是李白。

只不过因为李白忙于其他事情,现在报社的事只好先让杜甫和墨信一起创办。

他们选了一个合适的地方作为报社中心,然后墨信拿出来活字印刷术。

唐朝才刚刚有雕版印刷,所以拿出活字印刷绝对是降维打击。

杜甫看着墨信带领一群工匠,把活字印刷的一个个铅字雕刻出来,再次心生敬佩:“墨将军,原来你还有这么多的好东西呀!”

“基操勿六。”

“有了这个,是不是也能让读书人变得更多?”

“没错!现在世家所垄断的就是知识,即使现在已经有了雕版印刷,但一本书就要做一套雕版,对于许多印刷工厂来说太麻烦了,所以现在连雕版印刷的推广都不积极。但有了活字印刷之后,只需要几个铅匠,便能做出一套铅字,有了铅字,任何书都能印!”

至于很多书籍被世家私藏,外人连见都见不到,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墨信通过小福贵拿到许多清朝的非儒学书籍,甚至连三国演义都搬过来了,即使这个时代的士人不喜欢看小说,但不代表底层文人不爱看。

再把一些物理、化学、算数的教材拿出来,同样能够丰富底层文人的学识。

其实世家所珍藏的知识只是被统治者吹捧成了统治阶级的教材,但如果没有这些“教材”,只要有其他书籍让底层文人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变成一个个具备治民能力的官员。

甚至为此,墨信还专门写了一本如何当官治民判案的指导书籍,里面附带大量的历史案例,保证让人看完就会觉得自己现在强的可怕。

杜甫拿着墨信写出来的当官指南,看了一遍又一遍,直接奉为圭臬。

墨信道:“这只是印刷工厂的一部分作用,它更大的作用还是给我们办报社。”

杜甫道:“墨将军,我们就不能多建几个印刷工厂吗?一个印报纸,一个印书籍。”

“可以,但是前期都需要我们养着,而且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规模,不然以后的印刷工人就会吃不饱饭了。”

“某明白,况且做事要有先后,我们还是先做报纸,再印书籍吧。”

“没错,即使要印书籍,也是先印启蒙书籍,成人书籍就印这部当官指南、算数教材和三国演义就够了。后者算是一部兵书。”

历史上满清就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学习兵法的。

有了决断,杜甫也开始去做第一张报纸。

他找来一些前来投诚的文人动笔,墨信建议他们都给各自取一个笔名,免得有时候写的文章太偏激,会被一些世家子弟打击报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