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 大宋反派(105)二更 大宋反派(1……

大宋反派(105)

萧啜不|睡不着了!

真的!那种忧虑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去。

萧啜不|叹气,这可怎么回去?又怎么跟公主说呢?告诉公主,我想杀了你阿娘,杀了你舅舅吗?

元妃再不好,那是公主的亲娘啊!

怎么面对?

他只能道:“就说陛下有差事,叫公主先歇着吧。”

是!

萧啜不|一个人坐在营帐里,心里思量着,要是陛下真有那么一天,临死的时候能像是汉武帝杀了钩弋夫人一样杀了元妃,这是好事;哪怕是……偷偷的赐死元妃,简拔其娘家,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就只看陛下乐意不乐意去做了。

四爷在期盼上落下一子,“不会!断断不会杀了那位元妃。”

桐桐叹气,“盖因每一任帝王都多依赖母族?”

四爷点头,“除了萧孝先之外,元妃的其他几个兄弟都不差。这次平定了东辽叛乱的,就是太子的大舅舅萧孝穆,这是最牢不可破的关系。一旦中间生了嫌隙,便很难修复。耶律隆绪现在不想冒这个风险。”

一说萧孝穆,桐桐想起来了,“他的女儿嫁给了如今的大辽太子耶律宗真,生下的长子就是耶律洪基。”

正是。

桐桐就觉得,“没有必要过多的滞留了,目的达到了。怎么贸易,叫使臣来回的协商吧。咱们该回了。”

是啊!本来可以多留几天的,但到底是出了这个事,再饮宴两天就能告辞了。

辞行的时候,四爷又干了一件叫夏竦几乎背过气的事,就见雍王拿了明黄的布帛出来,然后交给了大辽的皇帝陛下,雍王说,“这是太后她老人家着钦差晏殊晏大人转呈给您的。”

夏竦看向一边的晏殊,终于明白晏殊为何一路上都被严加看管。感情是太后另有旨意,想私下跟大辽联络呀!

却不想被雍王识破了,雍王也是绝了,过了他的手真的给交出了。

这叫大辽的皇帝怎么想呢?太后的旨意都得过雍王的手才能送到,人家以后还把大宋看在眼里吗?

可是,又能说雍王什么呢?毕竟,太后要呈送给大辽的,雍王帮着办到了呀。

这事回去之后,估计得把太后气出个好歹来。

这次回去,除了一匹野马之外,还带了王继忠以及数百老卒。

王继忠在路上递给四爷一封信,“臣不知是何人送至臣账中的。”

四爷将信打开,一看就知道了,“张耆?”他顺手递给桐桐,“你瞧瞧。”

桐桐接到手里一瞧就笑了,“杂役案破了!这是张耆想联络将军啊,弄的神神秘秘的。”说着,她就看信的内容。大致就是希望王继忠能影响耶律隆绪,要签契约一定要朝廷的钦差在,由钦差签字盖印。

王继忠叹了一声,“臣老了,不回都城了。臣只想在雍郡养老。”

四爷就道,“将军,本王不送你回都城,若是想留雍郡,那就留雍郡。本王也不问你辽国之事,这是难为你。这些年,辽国待你恩厚。不如,将军去惠民署,以后凡是战俘、战死抚恤以及战争记功恩赏的差事,都由将军去做。”

王继忠大惊,这可谓是重用。

四爷叹道,“将军莫要惶恐,回雍郡,就是回家了!雍郡是大宋的,此……永不变。”

夏竦放下车帘子,看手里拿着手在靠在一边读的晏殊,“晏大人,这回去可怎么跟太后和官家交代。”

晏殊:“……”反正又不会贬我的官,怎么交代都行。

事实上,四爷和桐桐就没多留这两人,也没带他们会兴庆,在半路上就分开了,他们从延|安府过,出雍郡,就可直接回京都了。

京都的深秋比大辽的初秋还暖一些。

晏殊撩开帘子,看着满京都簪菊而行的人,心里没来由的烦躁。

临分别时,郡主问说:“先生有多久没做诗填词了?”

是啊!多久了?忘了。

郡主又说,“我喜先生的词作,清丽婉约,圆润旷达。我也希望先生永远有闲雅的意趣,能有多情的思绪……”

当时自己不解郡主是何意。

却不想郡主说,“先生,您有夜观天象的习惯吗?我有。以前在京都,我看见北斗七星中,武曲星黯淡无光,七星中好似只亮了六颗。可你现在再去看,武曲星亮着呢。七颗星都亮了!先生,大宋因你们才点亮了文曲星,我与王爷盼着文曲星常亮不衰。点亮了武曲星,是盼着有人戍边,能给中原汇聚更多的文气,叫文曲常亮。”

这话他思量了一路,越是思量越是汗颜。

满朝文人恨他们不死,她却说:我们戍边,你们可安享太平。日子太平了,才有更多的人去读书,读书人才有心境去写诗填词,如此,才能叫大宋的文华鼎盛。

这话一回京,他站在太后和官家的面子,在几位朝中重臣的当面,就都说了。

事情的始末夏竦详细的说了,最后这个话,他没瞒着,一字一句,没有增减,然后就沉默不言。

该如何,随便。

要是真能给自己治罪,或是贬谪不用,自己反倒是轻松,终于不用两边跑了。

可是,太后只是压着怒气,问说,“给辽国的国书,是如何被雍王发现的?”

晏殊看了张耆一眼,“臣不知道张耆大人派了皇城司的人要做什么,只是……张大人未免太小看郡主了。你派的人连营地都没出,一把就给摁住了。您也不想想,雍郡里想要王爷命的人少了吗?但干成了吗?到了大辽一趟,一样少不了刺杀之人,可又干成了吗?若不是您自大,叫郡主拿住了把柄,王爷和郡主又怎么会疑心到下官身上?朝廷防备他们,他们自然就会心生怀疑。比起陌生人,难道不是我这个做先生更容易被托付?”

张耆无话可说,因为事实上王继忠将信交出去,就算是把朝廷暗地里这些事,在雍王那里彻底的都给摊开了。

朝廷不信任雍王,雍王却与辽国达成了盟约。

只要一想想,脊背就发凉。

现在怎么办?

张耆把事办差了,一方面是得请罪,一方面是得补救。

于是,他提出一个意见,“不若将十万两金,二十万匹绢帛,赏赐给雍郡。”

反正以前都是给辽国的,现在不用给辽国了,赐给雍王也可以呀!雍郡……是大宋的!这只是西北苦寒,朝廷出的抚恤之资而已。有何不可呢?

这个主意一出来,晏殊都不想说话了。他就想知道,他能在家里呆几天,然后又得启程去兴庆。

太后说,“五日后,晏殊为钦差,送赏赐去吧。”

也就是说,太后采用了张耆的建议,把该给辽国的岁币,以赏赐抚恤的姿态送给雍郡。其实,这不还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岁币吗?

雍王和郡主可没提这个事,也没要。然后主动给送呀!

行吧!送就送吧,只要是大宋的地方,也没送给别人呀。

这次送来的不止这些,还有几幅祖宗画像。

除了赵匡胤的,还有赵匡义和赵匡美的。

桐桐看着人把这画像挂在正堂上,该说点什么呢?

她转出去打算给女真部写信,请完颜石鲁来一趟。这十万两金桐桐打算秘密交给女真部,毕竟,女真的日子难过嘛。

挖墙脚这种事,需得徐徐图之,润物细无声。

这两年借着陈彦东的商队,也没少给补贴。这次再给一笔大的吧!反正是意外之财。

外面雪花纷飞,桐桐烤了烤火,搓了搓手,这才坐下写了一封简短的信。之后,得叫陈彦东帮着捎带过去。

这个冬天很忙,忙着打造兵器,忙着整军练兵,其实,说到底就是等嘛!等着辽国的变故。

桐桐着人紧盯着辽国的消息,若是辽国国君驾崩,第一时间是不会到邻国来报丧的。一定是得等着国内的情势平稳了,这才会晓谕此事。

那桐桐就更得知道第一手消息,得知道辽国会不会有别的什么变故。

别说历史已经发生变化,就是没发生变化,可史书到底记载有限,这种时候,她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

安排下去了,她在心里又算了一下时间线。

这一年,耶律隆绪会驾崩,同样的,李德明也该是这一年没的。

所以,李元昊敢称帝,一是因为他爹把前期都准备好了;二嘛,是辽国无暇他顾了,因为耶律隆绪没了,辽国正乱;三,自然就是不怕大宋呗。

翻过年,桐桐更加的焦灼。。

结果到了三月下旬了,桐桐收到消息:耶律隆绪病了。

是的!耶律隆绪病了,躺在榻上,喉咙间呼啦呼啦的,好似痰卡住了似得,说话很不利索。

太子耶律宗真跪在床边上,拉着耶律隆绪的手,“父皇——父皇——”

耶律隆绪看着还不满十五岁的太子,眼角有了泪。再看看坐在床榻边的皇后,以及站在床榻另一侧的元妃,他叹了一声,攥着太子的手,尽量叫自己说出的话清晰一些:“太子……为父有话,你需得谨记。”

是!父皇。

“皇后侍奉为父四十年,因其无子,故而命你为其嗣。你为其嗣,方立你为太子。等我死后,你们母子二人万万不可害她……”

耶律宗真大惊:“父皇何以说出此话,母后抚养儿长大,待儿如亲生,儿必定侍奉母后终老,岂敢有他想。”

皇后萧菩萨哥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陛下……”

耶律隆绪抓着萧菩萨哥儿的手,缓缓的点头:你无子,朕放心不下你。

元妃萧耨斤看看那攥在一起的手,既愤且恨:我儿若因皇后而册封为太子,那我是什么?

她看着皇后那苍老的面庞,嗤笑一声:老东西,宠爱总有结束的时候。等陛下驾崩了,我看谁来宠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