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养娃的第四十一天

《重生之贤妇不闲》全本免费阅读

因着官家给的假长,崔恒也不是很着急,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正好在沿路各地游山玩水。

姜蓉也因此有机会得见她那《四时杂记》中所记载的自然风光。

崔恒自是不会放弃这个教育儿子的好机会,闲暇时,逮着机会便给昭哥儿灌输地理知识。

遇见河道,他就教他河流附近为何会形成牛轭湖。看见山谷,他便告诉他何种地形易守难攻。

看见那街上徒手探油锅的手艺人,崔恒也会在回家后偷偷告诉昭哥儿,那里面的是醋,不是油。

若昭哥儿是普通孩子,姜蓉定会觉得崔恒操之过急。可是昭哥儿不是,他实在是过于聪慧,许多东西便是他们不主动教,他也会眨巴着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一脸好奇地撒娇问爹娘。

现下崔恒愿意主动揽过这活,姜蓉求之不得。

许是他知晓回京后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减少,在路上他对待昭哥儿极尽温柔耐心,好像想要把未来对他的缺失陪伴在这短短的几十天内都给补足。

等他们回到汴京,恰好是端午节庆假日,汴京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谢绝了大姑姐崔真仪与各位长辈的相迎,夫妻俩目标明确,直奔崔府主院。

终于躺到温软干净的床上,姜蓉与崔恒对视一眼,相继松了口气,随即各自瘫在一旁,懒得动弹。

昭哥儿第一次回到崔家,还不待他摸清府中状况,便已经接连遭受姑姑爷爷们的揉脸亲嘴攻击。

几位叔伯更是直言,昭哥儿是长房嫡孙,满月周岁没在汴京操办已是憾事,现在第一次回家,怎么也得热热闹闹办上一场接风宴。

长辈们满腔热忱,姜蓉与崔恒实在盛情难却,只好应了下来。

他们得偿所愿,更是热情地围住昭哥儿夸赞,亲昵,直把还算开朗的昭哥儿给弄得小脸一懵。

他瞪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迷迷怔怔地看向他娘。姜蓉理了理他头上的几根竖起来的呆毛,背过身去暗笑出声。

昭哥儿的这番苦可没白受,晚间姜蓉替他清点时,看着那一堆厚实的小金锁,也不禁羡慕起儿子富裕的小金库来。

回到汴京,姜蓉的消息总算比庆州灵通许多。

她这才知道,汴京现在也是风起云涌,官场上并不平静。

之前官家最为欣赏的状元蔡齐,竟先后被发配至兖州和潍州任通判,只不过他比崔恒幸运,去岁便已被调任回京,任集贤院著作佐郎。

而官家,据坊间传言,这两年身体愈发不畅,因着他未曾立下太子,近年来他膝下几个年长的皇子因着这太子之位争得不可开交。

崔恒这一回来,已算搅进这池浑水之中,除非离京,否则再难脱身。

但日子再难,也得一日日过。

官场上,有崔恒相助暗中收集消息。

私底下,姜蓉用她赚到的钱,在暗中筹备了一队人马,专门帮她盯着那些人。

这也是为何,这几年她明明赚了很多钱,却不敢大手大脚花销的原因了。

不过这件事,她谁也没告诉。

回到崔家,势必再无庆州那般自在,给婆母的请安必不可少,府中中馈也需她重新拾起。

扪心自问,崔府的掌家权,姜蓉并不是那样在意,除了维持几分主母威严外,里面并无多少利益可得。

她婆母罗氏也是这样想,现在崔恒势大,她面上待姜蓉很是客气,这管家权也早早就归还给姜蓉。

自从崔恒进入中书省后,姜蓉出去参加宴会,她就发现这世界突然对她友善起来。

随崔恒在混迹官场几年,姜蓉对此等逢迎之事早已习以为常。她想,富贵时无需人锦上添花,只求落魄时这些人莫落井下石才好。

虽心中无甚波澜,但面上姜蓉亦热情回应。

与这些夫人交好后,姜蓉也隐隐绰绰听到一些关于故人的消息。

沈玉明自从那年翻墙逃离汴京,这几年间间断断传回了几封书信,此后就再无音讯,听闻他至今未曾回汴京。

而贺任与秋娘的这场婚事,与她在庆州听到的又有所区别,某位夫人暗戳戳告诉姜蓉,这两家之前并无议婚传闻,但就在一场寿宴过后,突然匆匆忙忙成了亲。

姜蓉觉得这其中定有猫腻,只是事情过去已久,痕迹难寻。就算有什么,怕也早被他们擦干抹净。

她不由想起之前有人推荐的那位汴京百事通,据说他消息灵验,但他一个单就价值万贯。姜蓉犹豫许久,最终决定还是等攒一攒钱再去找他罢。

说起来她汴京的几个铺子,现在还算红火,手上有了余钱,姜蓉也想多添置些产业。

有了昭哥儿后,她一直想多为他做些什么。

但现在汴京的行情就如同几年前与钱多娇闲聊时猜测的那样,房价连年上涨,没有大几千贯,根本别想着在城区买房。

姜蓉只得将目标转移,开始关注起城外的庄子来。

不够,她现在手中的钱远远不够。

于是这段时日,姜蓉将重心逐渐转移至经营嫁妆上来。

她的面铺请了何厨娘去当教习,新上了几样庆州独有的面食。许多食客也喜吃个新鲜,一时间面铺的生意兴旺三成。

至于糕点铺子,因为风味独特,价格实惠,在汴京一直很受小娘子们的欢迎。

前段时间端午佳节,更是与墨柏斋在价格上打得不可开交。

许是知晓姜蓉就要回京,柏秋娘在商场上愈发凌厉,步步紧逼,将那粽子价格一降再降,接连夺走百家糕点铺几个大单。

姜蓉自是不会落她圈套,她一向认为好的商品无需靠廉价来争夺客户,即使短期内靠着降价得了利,长远而言于铺子并无利好。

是以姜蓉宁愿少备货,也不想像对家一般自降身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秋娘此举,明显是自乱阵脚,她面对姜蓉如临大敌,姜蓉却不屑与她用这般低劣的手段对峙。

出乎姜蓉意料的是,这两年汴京糕点铺卖得最好的竟然不再是酥油泡螺,而是用那牛乳白脱油秘制而成的浮云酥。

这糕点,就是当初馋得昭哥儿不愿吃饭的那饼,改良之后更是奶香馥郁,甜而不腻,口感酥松。墨柏斋几次出新品模仿,却始终不能像她家一样将味道与口感搭配得如此协调。

自回到汴京后,汴京几个铺子生意愈发红火,而庆州的几个铺子则逐渐萧条。绣坊因着她与那些绣娘都是签订的长契,暂时还做得成独家生意。

这种情况,姜蓉早有预料。人走茶凉,一向如此。

只要那边的生意能维持基本开支,姜蓉也不会关,毕竟当地还有许多人靠着它维持生计。

说起这个,汴京的账房岑先生今年总算考中了进士,账房这个活自然不能继续干下去了。

夏师傅知道这个消息后,毛遂自荐了他儿子,夏长生现在只要不干重活,正常的劳作倒是没有太大问题。

试了两天工后,新的账房先生也就走马上任。

因着这段时日姜蓉在外面忙得脚不着地,被放在家中散养的昭哥儿不乐意了。

爹不在家就算了,连娘也不在家。

接连过了几天这样的日子,他最近喜欢的翠雯姐姐也稳不住他,只好抱着这个小跟屁虫,跟在姜蓉身后跑。

来到汴京,昭哥儿新得了许多玩伴。

大姑姐家的羹哥儿,三郎家的喜妹儿,还有十一妹家的嘉哥儿,与他年纪都相仿。

据姜蓉观察,他最亲近的还是羹哥儿,羹哥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