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操守底线?就是来回拉扯的

“所以两位卿家,觉得朕所颁中旨,内阁会同院部寺等有司,会规谏朕收回?”朱由校面露笑意,看向陈奇瑜、孙传庭说道。

“臣觉得是这样。”

陈奇瑜微微欠身道:“并非臣有意想顶撞陛下,实则是在我大明,先前从无这等先例,且陛下诏命廷推,朝中廷臣悉数参会。

或许部分廷臣、朝臣,会尊奉陛下所颁中旨。

然对其他廷臣和朝臣,乃至是部分言官御史,都会强烈反对此事,届时朝堂只怕会生出风波。”

“陛下…您不该这样轻下中旨。”

孙传庭紧随其后,作揖道:“帝者,九五之尊也,陛下乃我大明至尊,若此中旨被规谏收回,恐对陛下威仪……”

看着陈奇瑜、孙传庭所流露出的担忧和顾忌,朱由校并没有生气,相反却很是欣慰,至少陈孙二人,是真心为他所虑。

这便是大明日后的储相!

这边是他所定的帝党核心!

“呵呵~”

朱由校笑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说道:“两位卿家,可是担忧朝中的齐党,楚党,宣党等,不愿尊奉此事?

那两位卿家,可愿和朕打个赌呢?”

陈奇瑜:“……”

孙传庭:“……”

大明的党争,可谓是人尽皆知的存在。

什么东林党,齐楚浙党等派系之名,那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地方,就没有人不直呼的。

陈奇瑜和孙传庭,所担心的事情,就是朱由校所讲。

在这次调整的内阁里,东林党和浙党,占了大优势,可是齐、楚、宣等党,却没有捞到一尊。

不!

楚党也是有一尊的。

出任辽东督师的熊廷弼,擢武英殿大学士,然熊廷弼在辽东,不在朝堂,那顶多算领武英殿大学士衔。

只是朝堂兴起的党争,斗争的主力,就是东林党和浙党,至于齐、楚、宣等党,皆是骑墙派、投机派。

浙党占优时,这几派就站在一边观望。

浙党不占优时,这几派就出手相助。

大明朝堂的党争,看似是极为复杂多变的,可实际上的本质,却是能瞧清楚的。

“皇爷!”

李永贞激动的声音,在东暖阁殿外响起,这叫陈奇瑜、孙传庭下意识转身,瞧见李永贞快步走进殿内。

“启禀皇爷。”

李永贞难掩激动,向朱由校作揖行礼道:“内阁明发上谕,颁中旨,朝堂院部寺等有司廷臣,皆奉诏!”

这怎么可能!

竟然奉诏了!?

陈奇瑜、孙传庭脸色微变,相视一眼,内心深处却涌出真正惊疑,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知道了。”

朱由校神情平静,摆手道:“给内阁传朕口谕,着一应国朝栋梁,尽快赴京入职,佐朕处理朝政。”

“奴婢领旨!”

李永贞忙作揖应道,随后便恭敬的退出东暖阁,快步朝文华殿方向赶去,准备传达天子口谕。

此时的东暖阁内,很安静。

陈奇瑜和孙传庭沉默着,不知该说些什么。

“两位卿家想不通?”

朱由校见状,站起身来,边走边说道:“哪里想不通,我们君臣间,可以好好聊聊。”

“臣等愚钝。”

陈奇瑜、孙传庭相视一眼,眉头微蹙,向天子作揖行礼道。

他们想不通的地方,太多了。

虽说先前在地方上任职,然在授职之前,他们亦在朝观政,那对朝中的局势,还算有些见解的。

“这和愚钝与否,没有关系。”

朱由校微微一笑,上前搀扶起二人,说道:“两位卿家,先前心里过于高看,朝中某些文官的操守和底线了。

觉得朕初登大宝,不明朝中局势,威仪还不够,所以频颁中旨,一旦被规谏收回,对朕不利。

但是两位卿家,却忽略一点。

他们不顾国朝局势,一门心思的搞权谋算计,行党同伐异之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陈奇瑜和孙传庭,都是有大才者,是大明难遇的栋梁贤臣。

怎奈他们生不逢时,大明官场风气败坏,想做些实事吧,力挽大明危局,奈何潜规则和掣肘太多。

朱由校知晓二人之才,所以心里很爱才,从擢升进翰林院,养望,积攒晋阶资本,就是朝内阁大臣培养。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感慨道:“读书人也好,官员也罢,那心中恪守的圣贤,都是想彰显自己的主张。

怎奈大明的官场,是这样的态势。

所以他们一个个,想扬名立万的话,就要设法干掉政敌,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无视国朝的内忧外患,空谈误国,标榜圣贤,手捧道德大义,行令人厌恶之事,那就不能忍耐了。”

陈奇瑜:“……”

孙传庭:“……”

二人何其聪明,哪里会不明白,天子所讲的这些,究竟代表着什么意思。

天子对大明朝堂的风气,可谓是厌恶到极致了。

但是风气形成了,想短时间扭转过来,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时再细想那份内阁名单,陈奇瑜也好,孙传庭也罢,都觉察到了异样,某一刻,二人顿悟了!

“臣愚钝,未觉陛下之远虑。”

陈奇瑜作揖道:“从一开始的时候,陛下就将利益分属下去了,但是陛下的本意,是想制衡朝堂。”

“臣愚钝!”

孙传庭紧随其后道:“大明风气想改变,就必须从内阁下手,内阁稳定了,那朝堂就能跟着稳定。

唯有这样的话,那大明官场的吏治,才能设法逐步整肃,治国者,切勿急躁,臣……”

听着二人所言的这些,朱由校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啦,没有什么愚钝与否。”

朱由校淡笑道:“两位卿家,皆乃国朝栋梁,朕需要你们,日后辅佐朕,解决国朝的顽瘴痼疾。

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将朕交代的差事办好,现在的国朝啊,朕很不喜欢,不管是风气,还是做事效率,都不满意。

可是烂摊子留下了,朕能怎么样?

唯有一步步的解决了。

赋税问题,灾害问题,建虏以下克上……有着诸多的问题,等着朕去解决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