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秦良玉忧国

大明京城,甚至整个北境,都卷进暗流之下,这种命运交织的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

“这批募集的山民勇壮,先领着他们熟悉军营环境。”

披甲挎刀的秦良玉,娥眉微蹙,快步向前走着,说道:“晓军规,明军纪,是他们必须要懂的。

石柱不是山林,这里是有规矩的。

本将不希望先前逃离军营,去吃花酒,耍钱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喏!”

秦翼明当即应道。

朝军营帅帐走去的秦良玉,听到不远处的校场,所传来的喝喊声,不由停下脚步,转身看了过去。

自奉旨归川后,秦良玉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先前在紫禁城的乾清宫,所经历的种种,新君所讲之言,叫她内心深处很是疑虑。

川地境内的土司叛乱,这绝非是什么小事啊。

当初播州土司杨应龙,不甘大明统治,选择起兵谋反,对大明西南境内,造成的波动和影响很大。

那一战秦良玉亦参战了。

虽说叛乱最终被镇压下来,以杨应龙为首的叛军,都受到应有的严惩,然此战对地方造成的伤害,同样很大。

“姑母…您是担心辽东战局吗?”

秦翼明上前说道:“辽东那帮建虏是很狂妄,不过跟咱川地健儿相比,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再说大明的皇帝登基,这般重视……”

“军国大事,岂是你能妄议的?”

秦良玉眉头微皱,斥责道:“去,把本将方才所讲,都一一落实下来,若敢出现任何差错,军法从事!”

“喏!”

秦翼明忙抱拳应道。

他心中哪里清楚,自家姑母所担心的,并非是辽东战况怎样,而是川地这边,可能发生的叛乱。

‘川地各处局势平稳,虽说一些地方官很是贪婪,但是就时下掌握的情报,那奢崇明并无谋反之意啊。’

秦良玉转过身,朝帅帐走去,心里却思绪万千:‘莫非是天子掌握的情报有误?可是那日,在乾清宫面圣,天子虽说年幼,然展露出的气场,包括言行举止,都不像是昏君啊。’

走进这帅帐之内,在此静候多时的秦邦翰,站起身来,眉宇间带着些许的凝重。

“二哥,你怎么回来了?”

秦良玉见状,不免生疑,开口道:“筹措的那批粮草,都定下来了?为何没有见车队归营?”

“别提了。”

秦邦翰皱眉说道:“也不知为何,这川地的粮价,都抬高不少,咱们购买的粮草,是两万众勇壮,半年所需。

可这粮价抬高不少,我所带的银子,只够买四月所需,此事叫人很奇怪,才过去多久时间啊,这粮价……”

“那就分批购买,多找一些粮商。”

秦良玉听闻此言,想了想,说道:“将一部分所需军粮,换成陈粮,军中所存的饷银,只有这么多。

要省着点支出。

眼下所募青壮充足,他们所配发的军械、甲具等,亦需要耗费不少银子,还有他们要发的军饷。

这一年咱们就这样过了,要多预留些饷银,防止出现什么突发状况。”

听着自家妹子所言,秦邦翰点点头。

不过在他的心里,却有着很多疑惑,为何自家妹子奉旨援辽,从京城回来以后,就这般着急的募集勇壮,关键还募集这般多。

两万!

这对贫瘠的石柱而言,绝对是沉重负担啊。

虽说秦良玉先前就重申过此事,所募勇壮为驰援辽东所驱,且养兵、练兵所需粮饷,秦良玉亦带回一百五十万两的饷银,但是吧,在不少人的心里,依旧是有着诸多疑惑。

当然这种疑惑,仅限于秦家和马家梁柱,对石柱宣抚司募集勇壮一事,外界几乎是不知晓的。

就石柱宣抚司治下,想藏个七万八万的兵,那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

“妹子,你说大哥和三弟他们,率部援辽,在辽东那边怎样?”

秦邦翰收敛心生,看向秦良玉说道:“这些时日啊,我一直睡的都不踏实,常常是半夜惊醒。

梦到大哥和三弟他们,浑身都是血,身上插满了箭矢,在一条河的旁边,瞪着眼睛,大喊不甘心,不甘心。

你说会不会是辽东那边,出什么状况了?

听说那建虏很厉害。

大明何其强盛啊,当初镇压杨应龙叛乱,那实力就很强横,只是前几年,出兵征伐那股建虏叛军,都被打败了,损失还很严重。

你说辽东若真是爆发战事,那……”

说着,秦邦翰说不下去了,紧握着双拳,眉宇间满是担心。

“不会的。”

秦良玉斩钉截铁道:“过去大明怎样,我不清楚,但是新君御极登基,我的心里始终坚信。

纵使建虏很强,但大明一定不会被打败。

如果新君统御的大明,都镇压不了建虏叛乱,那大明恐将有大祸发生,不过我不相信会有这种情况。”

其实说这些话的时候,秦良玉的心里有些发颤。

她二哥所说的这个梦境,她也梦到过。

她大哥。

她三弟。

她儿子。

浑身都是血,插满了箭矢,那愤怒,那不甘,那咆哮,至今都是历历在目啊。

“你若是这样说的话,那我就放心了。”

秦邦翰面露笑意,开口道:“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早些练好这些兵,等朝廷再发征调旨意,咱们一起统兵援辽。”

“会的。”

秦良玉点头道:“辽东那边苦寒,听说地势很是复杂,若朝廷真想镇压叛乱,必然是需要诸多兵马的。”

“那我就先离营了。”

秦邦翰伸手道:“这所需的粮草啊,还是要尽快解决,不然真没口粮了,就那帮山里下来的山民,是会闹事的。”

“嗯。”

秦良玉点头道:“二哥,你这一路务必小心,宁可多跑两趟,也要叫手里的那批购粮饷银,筹措够咱们所需粮食。”

虽说担心辽东,担心自己的亲人,但时下的秦良玉,却只能将这些情绪,都深深埋在自己心中,做好自己所肩负的要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