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风起辽东(1)

北疆边患之乱,始终是摆在大明面前的问题。

从南京城迁都到北京城,行两都制,成祖皇帝用行动,做天子守国门之实。

固然北迁国都,有内部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依旧是对抗北疆的草原势力。

从北元,到瓦剌和鞑靼,大明历代天子,就没有不经历外敌侵掠的,就没有不跟草原势力干仗的。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间的碰撞,几乎贯穿整个大明史,这造就大明于北疆治下,构建起九边重镇。

然当前的大明,除了要面对草原各部的侵掠,还要应对崛起的建虏八旗,再算上内部爆发的各类隐患和毒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啊。

“咱们这一路走来,山海关、辽西、辽南的局势,远比朝中所认知的情况,要严峻很多啊。”

王承恩捶打着发酸的后腰,叉着腿,忍着两腿间火辣辣的疼,皱眉对方正化说道:“逃户的情况,武备松弛,甚至在一些城池,还有着女真人的身影。

就皇爷给咱们的那些案牍,咱家发现,朝中的不少文官,似乎总觉得辽前的局势,并没有那般危急啊。”

“是啊。”

方正化点头说道:“自来到辽东后,咱家就觉得这里的人,似乎很是惧怕建奴,可朝中的文官,却并没有这种想法。

王公公,您说皇爷选定熊廷弼,赋予他那样的职权,就这般乱糟糟的局面,那熊廷弼真的能稳定下来吗?”

“慎言!”

王承恩闻言,环顾左右,皱眉道:“皇爷何等的英明神武,岂是我等奴婢,所能妄加揣摩的?

方公公,咱家希望你要明白一点。

做好自己的本职即可,至于别的,不要妄加评议,走吧,抓紧沐浴更衣,眼下我等距沈阳城,只有十余里地了。”

“喏!”

作为朱由校钦定的传旨天使,王承恩也好,方正化也罢,还是很年轻的,属于他们的舞台,本该在崇祯朝搭建起来。

现在被朱由校选定下来,要作为内廷第二班底的核心,所以朱由校要叫王承恩、方正化他们,多多的做事,慢慢的调教。

受党争风气的影响,大明吏治腐败严重,想叫大明拨乱反正,想叫皇权强塑起来。

朱由校必须遴选一批忠诚,有能力的太监,作为能离京办差的内廷势力,利用后续爆雷的事件,来惩杀贪官污吏,打击士绅等特权群体。

像万历朝的外派镇守太监,朱由校是不会再做了。

对自己再忠诚的太监宦官,受环境的影响,也是会改变的,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最为安全可靠。

“经略…您说天子外派天使,赶来辽前,是所为何事?”披甲挎刀的尤世功,虎目闪烁着精芒,看向熊廷弼说道。

“眼下辽前局势,还算稳定,窃据开原、铁岭等地的建虏,安分了不少,莫非新君想叫我等……”

“不该妄加揣测的,就不要多想。”

一直沉默的熊廷弼,目视前方,冷冷的说道:“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天使到来。”

站在身边的陈辅光、贺世贤等一众官员将校,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对克继大统的新君,千里迢迢的谴派内廷宦官,赶赴辽前这边,他们的心里都不清楚,新君到底想干什么。

泰昌皇帝驾崩一事,远在辽东的一众官员将校,在得知此事后,可谓引起了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大明竟会一月驾崩两位天子。

对新继任天子位的朱由校,很多人都是陌生的,说到底,先前万历皇帝厌恶朱常洛,连带着在担任太子期间,朱常洛一脉的影响力,在国朝还是很低的。

只是克继大统的朱常洛,定年号泰昌,就从内帑划拨钱粮,向辽前输送军饷,这叫不少人的心里,还是很敬畏泰昌皇帝的。

然御极称帝不过一月,泰昌皇帝就驾崩了,这对戍守辽前的各部大军,也都产生了一些影响和打击。

“来了!”

聚在沈阳城外的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引起左右嫌弃的眼神,但站在队前的熊廷弼等辽东军政大臣,都神情肃穆起来。

没有经历辽沈等地的惨败,没有经历辽南溃败,没有经历广宁惨败,没有经历辽西溃败等事,这使得天子之威,在大明各个地域,还是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若是真等上述之战发生,辽东将门在抗击建虏中逐步变强,那天子之威,在辽东就真不算什么了。

彰显威仪的王命旗牌,各类旌旗开道,不时响起的铜锣声,无不彰显着王承恩、方正化所领天使队伍的威仪。

着大红蟒袍的王承恩和方正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身后跟着一队内廷宦官,左右是锦衣卫随行,而整个队伍的前后,则是上直亲卫军。

对王承恩和方正化来讲,他们哪里经受过这等阵仗啊,纵使是那身大红蟒袍,也是因所领差事,才临时赐予的。

当王承恩、方正化二人,在一众宦官和锦衣卫的簇拥下,出现在熊廷弼他们面前,以熊廷弼为首的辽东文武,纷纷行跪拜之礼,朝着京城方向行礼。

“臣…熊廷弼,恭请圣安!”

“臣…陈辅光,恭请圣安!”

“臣……”

彼时的王承恩和方正化。

已然不是什么内书堂的宦官。

更不是他们自己。

此刻的他们,代表的是大明天子朱由校!

“圣躬安!”

强压内心紧张的王承恩,垂手而立,努力平复心情,表面冷静的代表天子,答话。

皇权何以体现?

大明何以问鼎神州?

规矩森严的祖制礼法,皆罗列的极为清楚。

规矩就是规矩,谁都不能僭越,否则便是藐视皇权!

“沙沙~”

彼时,在王承恩身后的宦官,捧着由黄绫所覆中旨,恭敬的走到王承恩身旁,王承稳了稳心神,拿起中旨,看了眼行跪拜之礼的人群,随后便打开中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建虏以下克上,作乱辽东,朕初登大宝,心念辽东,每每想起辽前局势,就常夜不能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