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发现增产

丰收完后还要晾晒稻谷,一定是要把稻谷晒透,不然装袋储存后若是有湿气,那可是要发霉发臭的。

若是没有晾晒好发霉了,这差不多半年时间也就白忙活了。

八月税收的时候泉河镇县令派下来收税的登记官,登记了每家每户纳税前的田地产量和税收情况。

现在十一月丰收,里长也需要按着往日的要求,登记每次丰收时各家的田地产量。

按着各家各户的丰收的进程,一般里长大概会在明天或者后天过来登记。

虽然村里的有的人家地多,但是家里人也多,一家老小的少说也有八九个人能去地里收割。

所以大多数不管地多地少的,都会在三天之内收割完所有的水稻。

唐大山家里因为有雇农的帮忙,第一天就收割完了,剩下的时间就在晾晒稻谷。

因为唐大山家住在村尾,屋子外面宽敞,也没人争着用,拿来晾晒稻谷最方便不过了。

晾晒稻谷只要有阳光暴晒就行,不用人时刻盯着。

若是担心有鸟类来偷食,可以在晾晒的中间立一个稻草人。

鸟类大多都比较胆小,立一个稻草人,穿上平时不要的衣服,就像人站在那里一样,阳光照下来还有影子存在。

鸟类看见有人立在那里,还有影子便不敢上前偷吃了。tefu.org 柠檬小说网

姜柔给稻谷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立一个稻草人,给它们穿上她和唐大山不要的旧衣服。

有了稻草人,没有鸟类偷吃,她和唐大山便能安心在家里收拾去府城的物品了。

家里现在虽然鸡鸭牲口没有了,但是还有许多零碎的东西需要收拾。

锅碗瓢盆肯定是要带上的,当然也不用全部带去,留下来的那部分得存放在灶房的柜子里小心的锁起来。

衣服也得带上大部分,太过破旧的就留下来叠放在存放衣物的柜子里。

被褥棉絮也得带上,当时唐梨和叶瑾只带去了他们二人的,现在家里还有好几床。

姜柔想的是除了带上她和唐大山的,另外再带上个两床,之后也能有个备用的。

她可是听唐大山说了,府城里的东西都贵的很。

反正她和夫君两人也不用赶时间,慢慢收拾能多带一点有用的东西去府城就多带一点过去。

姜柔在家里收拾,唐大山则去了邻村找泥匠。

让泥匠再烧两个唐梨带走的炉子和配套的锅子,还有一套水壶杯子一并带去府城。

就这样慢慢的收拾着,时间也在溜走。

在边晾晒稻谷边收拾东西的日子里,迎来了里长的登记。

现在村里的地肥了,种子好,收成也好,人人脸上都乐得合不拢嘴。

里长过来的时候也是笑容满面,一见唐大山和姜柔就对着他们一阵夸奖。

“大山啊,多亏了梨丫头无私的把法子贡献出来,才有村里现在的的好收成啊。”

现在村里的收成基本上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多了一两倍。

“哪里哪里,黎宝也是在村子里长大的,都念着村子里的好。”

唐家村出了一个唐梨和一个秀才公以后的好日子多着呢。

少说就现在,梨丫头那个肥田的法子和育苗的法子,唐家村的土地只会越来越肥。

地里的庄稼也会越长越好,粮食也会越来越多。

粮食多了,钱就多了,好日子也就来了。

还有梨丫头家的秀才公,以后若是再往上走,说出去那都是他们唐家村的人。

到时候泉河镇附近的村子谁还不会敬着唐家村,村里人走出去也是倍有面子的。

想远了,唐福泉回过神来,继续登记唐大山丰收的情况。

“大山,你们这月丰收如何?”

“比上次丰收多了五石。”唐大山回答道。

五石!唐福泉还记得八月份丰收时唐大山家里的五亩田是收获了十五石粮食。

现在多了五石,那就是二十石!

唐福泉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

五亩田现在是直接翻了四倍啊!

唐福泉有些羡慕又有些激动。

直接翻了四倍,他忍不住想到自家的二十五亩田地。

若是能赶上唐大山家里田地的肥沃程度,四倍那就是多少粮食,那就是一百石粮食!!!

里长把村里所有的村户田地的产量全部登记在册后,衙门会专门派官差过来村里收取登记册子。

大庆国自新帝庆仁帝掌权以来,为了巩固君权在京都分设六部。

以吏、户、礼、兵、刑、工为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

在地方机构中,各省行政划分为三司鼎立。

它们为大庆国地方的最高等级行政单位。

分为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司。

分别掌管行政、司法和军政。

庆仁帝为了集权更好的管理国家,还新增了一个监查机构——都察院。

都察院代替君主监察地方行政,巡查省府,考察官吏。

谨防地方官员鱼肉百姓、为非作歹、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泉山县,衙门。

安以君是这次代天子巡查天下的督察御史。

此时他正坐在泉山县县衙的办公案几前翻阅近几年来的税收情况。

泉山县县令和师爷站在旁边,提心吊胆的,生怕就揪出一处不对的地方。

泉山县的县太爷是个七品小官,也上了岁数,早就没有争取向上的心了。

只愿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个快活的土皇帝就行。

他也不怎么管事,每天就是吃喝玩乐。

事情都安排给师爷属下去办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给他惹事生非,其他的无所谓,可谓是懒散至极。

纳税的账本一直都是师爷在处理,他都已经好几年不曾看过了。

昨天突然来了一位钦差大人,吓得他连忙从别院马不停蹄的赶过来候着。

常规来讲,一方县令是需要住在衙门内院的,但凡衙门有什么事情也方便处理。

可是泉山县的县令嫌弃内院空间小,没有花园,下属办公的时候还会吵闹。

便私自在外面购置了一座大别院,和一家老小住在里面,小日子过得十分舒坦。

当然购置别院的钱财是自己出的,他家夫人的娘家是个行商的,有的是钱财。

就他的胆子,他也不敢做些贪污腐败的事儿来。

只求后面的日子顺风顺水的过完余生。

所以这一方百姓日子还算过得舒坦,县令虽然不管事,但是也不搞事。

安以君看了一本又一本的账本和登记册,从日出开始就看到现在午时。

泉山县令也站了一上午,早就腰酸腿软的了,这会儿已到午时,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

他用手拐了拐他身侧同样低头站着师爷,两人对视了一眼。

师爷是跟了他许久的人了,就他一个眼神儿,就懂是什么意思了。

饿了,站不住了,想让他开口问问钦差大人。

师爷耐不住县太爷的频频眼神,正准备开口,想让钦差大人先用些午饭再看账本的。

谁知道抬头正准备开口的时候,钦差大人先发话了。

安以君:“这唐家村唐大山家里是什么情况?

怎么区区五亩田,地里的粮食竟然产出了十五石?

可是有人欺上瞒下,谎报了?”

谎报可是个大事,泉山县令和师爷一听,吓得一抖,连忙开口道:

“回大人,下官治下可是从未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