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请立太子

论功行赏的人中,功劳最大的无疑是贺清宵。

金银珠宝,良田地铺,兴元帝赏赐起来十分大方,并加封太子太保,担任锦麟卫指挥使。这太子太保当然是虚衔,是帝王赐予大臣的极大荣誉。

而还有一个兴元帝认为最大的奖励,放在他心里没说出来。原本贺清宵与阿柚在他这里绝不可能,现在么,若是他们好好求一求他这个当爹的,不是不能考虑。

京营统领赵飞帆等将士按功劳大小皆有奖赏,至于户部尚书等为辛柚求情的文官,真金白银的赏赐用不着,兴元帝口头表扬一番也就够了。

再就是后宫。

贤妃升为贵妃,丽嫔升为丽妃,其他嫔妃位阶虽无提升,也皆有首饰、绫罗之类赏赐。

璇公主终于有了封号,封为嘉柔公主。

在考虑璇公主封号时,兴元帝自然想到了辛柚。

“阿柚,朕欲封你为夏国公主,你觉得如何?”

旧事重提,兴元帝不认为辛柚还会拒绝。

辛柚却没有犹豫拒绝了。

“为何不愿?阿柚你不想在宫中,可以提前在宫外建公主府,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既没有不同,臣还是想保持现状。”

经历了在后宫的惊心动魄,辛柚越发看得明白:离皇权越近,生死荣辱只在帝王一念间。

他在乎她这个女儿,她是什么身份都无所谓。他若不在意,要她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这种由人主宰生死的感觉太糟糕了。

而以她对这人不太深的了解,他自信,强势,越是与他过不去越逆反。礼部尚书那些人这么一闹,新政应该不会中途夭折了。

没了对新政的担心,辛柚打算等大夏再派使臣出海便请旨前往。到时海阔天空,比在京城强上百倍。

只是不知,能不能带贺清宵一起走。

辛柚坚定拒绝,兴元帝也没勉强:“夏国公主的封号朕给你留着,什么时候你想了,就什么时候册封。”

为此,兴元帝特意下了一道旨,除皇室尊长,辛柚遇官大一级。

旨意传开,百官既感慨皇上对辛柚的看重,又不解辛柚的执拗。

好好的夏国公主不当,这不是犯傻吗?

接下来着重处理的还是礼部尚书等人作乱一案。这一场大案轰轰烈烈持续数月才算结束,南方许多大族几乎被连根拔起,牵扯进的大小官员竟有近千人。

都料理完,正好到了秋后。也不用再等时间了,直接开杀。

这其中,对寇天明的处理让兴元帝多琢磨了一下。

他专门派人去寇天明的家乡查过,五十年前的事哪里查得清,总之得来的结果就是寇天明身世并无问题。

对这个结果,兴元帝暗暗松了口气。无论是寇天明曾鸠占鹊巢,还是与他相貌相似,这两点都令他难以容忍这么个人活在世上。

与他陈家毫无关系,就最好不过了。

但寇天明毕竟是被章玉忱算计的,暗无天日过了数年后又被礼部尚书等人利用。兴元帝也明白这是个可怜人,便没有牵连亲族,只罢了段少卿与其子段云辰的官职。

接到被罢官的谕旨,段少卿不但不难受,还有种大石终于落地的轻松。

老夫人一时受不了刺激晕倒,醒来后就听段少卿在一旁劝:“母亲别难受了,妹夫他假冒皇上啊,咱们段家没被连累满门抄斩已经是万幸了!”

老太太还是想不开,抹泪道:“钱也没了,官也没了,都没了……当年怎么就给你妹妹挑了这么个人呢……”

守着老夫人的不只段少卿,还有段文柏夫妇和小辈们。

二太太朱氏听了老夫人的话,面上没有反应,却在心里叹气:少卿府这些年靠着寇家家财生活奢靡,却没照顾好人家女儿。如今因为寇家丢官罢职,许就是上天的惩罚了。

段云朗本就不是读书的材料,这下终于能从国子监退学,丝毫不觉得这是惩罚。三姑娘段云灵亲事已定,目前男方尚没有退亲的意思。四姑娘段云雁年纪还小,暂时不必发愁。

要说受寇天明连累,最难受的就是段云辰。

他才刚刚踏入仕途,一腔抱负尚未施展,十年寒窗苦读就付诸东流。

段少卿劝完老娘又劝儿子:“你看礼部尚书如何?官至二品,朝中重臣,挨了一千刀活活剐死的。为父是想开了,儿啊,你也想开点吧。”

自从那日在大殿中认出妹夫寇天明,段少卿就有了心理阴影,一想到兴元帝就腿发软,站不稳。如今再不用上朝,他甚至有种偷偷松口气的感觉。

一批犯了事的官员杀的杀,罢官的罢官,更多新鲜的、听话的、年轻的官员补充上来,很快大殿中又站满了。

各地推行新政越发顺当,甘薯的推广也成效喜人。

而气候不同的地方甘薯都大丰收,令兴元帝真正认可了海外的价值。他打定主意不仅要把辛柚提到的土豆带回来,还要挖掘海外更多宝藏。

至于售卖大夏物产,也在他计划中。把南方那些大族抄家后,所得财物之巨令他这个皇帝都惊掉了下巴。而这些财富大半来自走私海外攫取的惊人利润。

不用辛柚来劝,兴元帝就拍了桌子。与其让那些贪得无厌的士族悄悄走私赚大钱,不如朝廷来赚,谁敢阻拦就砍了谁的脑袋,正好西市地面上的血迹还热乎着。

这时距礼部尚书等人伏法已过了两个来月,天开始转冷,一年眼看又要过去了。

就在兴元帝小范围透露要解除海禁时,众臣一同上奏,请立太子。

兴元帝的这次落水,坚定了百官勋贵请求立储君的决心。

“国无储君,社稷不稳。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早日立下太子,安定臣民之心。”

请愿声排山倒海:“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安臣民之心。”

兴元帝端坐于龙椅上,面色平静听完文武百官的请求,淡淡问:“哦,那诸卿认为,哪位皇子合适呢?”

众臣还在礼部尚书等官员被处死的阴影下,哪敢提人选,当即把皮球踢回去:“但凭陛下决断,陛下圣明。”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