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事实上,李承乾对李治的感觉其实还算不错。
即使这个家伙很腹黑,但是事实上历史上的李治也却是对两个兄长及其后人很不错。
历史上的李承乾死在了李世民的前头,这就不多说了,李泰却是死在了永徽三年。
史载唐高宗李治对哥哥的逝世十分伤心,特别以唐朝最高的丧葬规格“诏葬”的形式来为李泰举哀。
而且不仅仅是将其追赠为太尉与雍州牧,为之辍朝,还下令“班剑卌人,羽葆鼓吹,赙物三千段,米粟三千石,赐东园秘器,葬事官给,务从优厚”,又特意请了法藏禅师来为哥哥的往生祈福。
除此之外,李泰,特别是李承乾的后人并没有因为李承乾造反这件事而受到李治的刻意打压。
李泰的爵位直到唐玄宗时期依旧存在,而且一连传了五代,而李承乾的后人李适之更是成为了唐玄宗的宰相。
而李承乾其他几个分支也都发展得很不错。
即另外,除去李承乾与李泰以外,另一个造反的皇子,李恪的后代也很不错。
别的不说,早在李治的身前,他就给李恪初步平反了。
而等到李治驾崩,后来唐中宗继位以后,李恪被彻底平反,他的家族也由此再度兴盛起来。
其发展势头,更在李承乾的后代之上。
所以事实上而言,李世民选择李治并不是一个错误。
至少在对各个兄长方面,李治称得上一声厚道。
也是,李治与李承乾、李恪还有李泰三兄弟之间隔了至少八、九岁。
当李承乾三兄弟为了皇位差点没有打出狗脑子的情况之下,只有十几岁的李治自然没有什么存在感。
与此相对的就是,这三兄弟们也没有人会对李治出手。
如此一来,也让李治对三个兄长没有过多的私人仇怨。
等到李承乾与李泰兄弟俩同归于尽之后,李治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下任皇帝的唯一选择。
至于李恪,他的身份与血脉注定了从一开始他就与皇位没有什么关联了。
……
话说回来,只说李治原本还在感慨太子兄长虽然腿脚不利索,但是手腕是真的强势与厉害啊。
这一刻的李治突然有些不想继续争夺太子之位了。
明摆着他干不赢李承乾,继续像李泰那么做下去,难道真的想要当第二个大伯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
是的,李治旁观者清。
他看得很明白,只要李承乾登基了,李泰日后注定会不得好死。
可是就在李治心里碎碎念的时候,突然他感觉到一股格外熟悉的目光聚焦在了自己身上。
李治顿时一个激灵!
他太明白这个目光的主人是谁了。
果然,李治抬头望去,不是李世民又是何人。
可是李治这一刻差点没有哭出来。
父皇啊,你无缘无故地看我干嘛!
现在这种场面,我恨不得完全没有存在感,你现在突然看着我,这不是把所有的目光吸引到我这里了么。
一个搞不好,我要是被太子兄长记恨了怎么办。
李治只感觉自己的冷汗都要冒出来了。
果然,李世民作为全场绝对不容忽视的焦点,他的动作自然是被所有人所密切关注的。
所以当李世民看向了李治之后,其余众人也纷纷随着他的目光而移动,最终李治顿时就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李承乾自然也是其中一员,所以他也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李治。
而看到李治的一瞬间,李承乾脑海中就冒出来腹黑小白兔、恋姐狂人、小妈文学开源者等等称号。
当然还有一个被小日子偷了过去,然后在后世已然臭名昭著的尊号——天皇。
是的,李治才是真天皇。
同时想到李治对李承乾的后人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穿越三年以来,虽然跟李治没有太多的交集,所以不是很熟悉。
但是又因为李治没有对他出过手,所以李承乾即使知道了李世民早已经有了立李治而定乾坤的想法,但是最终却没有对李治做什么。
皇位这个东西,自从李承乾穿越而来就已经明白,只能靠着自己的实力去取,而绝对不能取决于李世民的态度。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当李世民觉得你不堪作为太子的时候,你表现得再好那也是枉然。
相反,当他觉得你作为太子更好的时候,你做的任何事情那都是加分项。
同样的一个行为,由不同的人做出,对另外一个人的感觉那是决然不同的。
正因为没有期待,所以就没有情绪。
这可能也是李承乾对李治的感官还是挺好的原因所在吧。
而另一边,此时的李泰心态却彻底崩了。
在他躺在地上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就看向了李世民。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根本就没有看他,也没有过来安慰她,更没有继续训斥李承乾。
而是直接看向了不远处的李治。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已经放弃我了?”
“不,我不接受!”
“李承乾比我出生早也就算了,他是太子,所以我难以跟其正面相抗也就算了!”
“李治不过区区一个十四岁的小儿,平日里更是懦弱无能,时不时就在父皇面前哭鼻子的家伙,也能踩在本王的头上!”
“我不认!”
这一刻,李泰对李治莫名的敌视到了极点。
这种敌视,竟然瞬间压过来他视为生死之敌的李承乾。
只能说李泰这种心态虽然莫名其妙,但是却又并不罕见。
就好似一个亿万富豪看到一个原本自己看不起的小白突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超过了自己辛苦数十年创下的家业,而且还更有社会地位的时候,他肯定是非常不平衡的。
而现在李泰与李治争夺的可是大唐的万里江山。
这种不平衡与仇视,那可不就更大了么。
只能说,李世民看向李治的这一眼,再度犯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