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章 都是大聪明

魏公国徐大人自打见到牛四、始终保持一副欠费的阴冷,比那殿外的冬风还要寒上几分……

此刻、仗下一片鸦雀无声,静静待着听音。

半晌……

“皇恩荡荡、正值朝中用人之际,还望诸位英勇杀敌、尽早剿灭叛军,还天下一个太平!”曹左都督挺正身板、率先发话……

……

“我等定当死效……”

“我等定当死效……”

一时间殿内发出参差不齐的共鸣声……

……

随后曹左都督抬手示意安静,这才起身看向众人、发出厚重声……

“我、曹某一路阻击流寇高迎祥、不曾想应天发生如此大事,耽搁了时间、废话虚话不多言……

今值召集各位、只待一条,务必将尚志全歼在江南……”

……

话音落、众人似乎有些疑惑……

这时、他背手、转身盯着地图好一阵……

牛四也泛起嘀咕、这跟尚志造反有关系吗?

不过看曹都督眼半张、嘴半合神情自然、定睛发现手掌落手掌不时打着节拍。

虎口处黄色老茧厚实、明眼人都看的出,离不开常年握刃的一双黄金手掌……

……

随后他又抬起一只手、比划着地图上的位置,这才开始与魏国公说着一些如何围堵尚志,又如何选择在哪里出击比较适合。

……cuxi.org 猪猪小说网

“徐公、昨夜的反贼可有消息?”曹都督眼皮松弛、不由得一问。

“噢、曹大人,是这样的……”

……

二人谈话声音不大,却落的众耳如扎心……

昨夜还有一波人分别藏匿于画舫酒楼内,被五城兵马司的人逐个抓获,据了解是张献忠派来买什么火器和药材。

经过连夜拷打得知,听信一个叫李信的人说起、有种火器很是犀利,这才派人前来打探……

……

……

二人一问一搭、再听到购买火炮时,曹都督眉头紧扣、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

他们说话声音不大,但牛四字字入耳,不免心惊肉跳……

李信,牛四是知道的、找自已买火器?不能吧?……

自已头冒问号、回忆起来……

任海玉在开封的商铺、曾经试着打探李信,结果发现红娘下落、但李信却毫无音讯。

“这李信?不会是入了农民军吧……?”牛四暗自皱眉……

……

这时、曹都督与魏国公话音传来……

“尚志很有可能流向山东……”

“草……”魏国公扫向众人,瞪着眼骂道……

“你们……都是饭桶吗?

七千多人前去!哼哼……还让他们跑了?

一旦过江……你……你……你还有你……

都是吃干饭的吗?……”魏国公目露凶光、伸手挨个指着堂下几位将领,然后起手又在自已脖颈处狠狠一拉……

“都尼玛是废物,花钱养你等作何用?”

……

魏国公正在发泄着愤怒、被曹都督喝声打断……

“最新的消息可收到?”

……

……

“什么?淮安府发现的?不对……

依曹某看怕是流向河南……”

去,回报都督府、再探……”

……

众人闻声尚志流向河南,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

不出半刻,曹都督锐利扫过众人后,又看向魏国公与江浙杨总兵、三人互相点头,随即发号施令……

……

“尚志窜向山东也好、河南也罢,务必剿灭在淮安境内!现在、众将听令!”

……

“李守备率余部兵马司、即刻起前往淮安与五城兵马司汇合”

“漕运使协助通州水师与操江提督,入淮河以北,切断尚志继续北上河南……”

曹都督点了点地图又接着沉声说道,

“海防都统率所部战船直奔海州(今连云港)截断尚志逃往山东。”

……

“魏公、杨总兵与曹某亲领所部兵马前往山阳县阻击尚志流窜河南……”

……

下令片刻、曹都督又看向承宣布政使,“沈大人、这粮饷之事有劳了,如今抚台大人生死不明、还望多多费心呀……

如战况有变、还请尽快上报河南巡抚与总督大人……”他一顿、语气加重……

“曹某料定、那尚志势必与张献忠有牵连!”

……

“请曹大人放心、本使定当谨遵!”

……

曹都督轻点头、眼神多了几分惆怅,又环视一圈,见众人皆面露苦色……

习惯性的叹息一声,这种情况他见多了,当兵吃饷天经地义、没有开拔费指望将兵死效,纯属扯蛋。

终归自已带着这一万来人才是主力,如今朝廷什么光景他比谁都清楚。

偌大的江浙被区区两千来人横着走,可想堂下这群兵痞子是怎样的一群废物!

……

……

如果没有侯正直关押江浙巡抚等人,或许曹都督、正在与总督在河南围剿流寇大军,偏偏三起爆炸案发生、嘉兴九江众多官员下狱,只能说侯正直立功心切、急于求成,不过嘛……

终归是以牛四和梅金莲为始作俑者,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

赶巧五省总督洪承畴、预往应天筹资食粮,这才令曹左都督、星夜从河南赶来临时救火,目的在于截断张献忠与尚志的会师……

……

爆炸案的发生、江浙巡抚自然脱不了干系,连带着董永及几位官员也跟着被无情的关押,这才有了尚志冲牢、奔走淮安……

……

牛四闻声与众将共同回应……

“谨遵督命……”

……

其他人不知如何作想,但牛四明显感觉到他们答应的很勉强、甚至带有一丝不情愿,偶尔出兵可以、至少确保粮饷发了先。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全指着地方州府提供粮饷仅仅不够,卫所眼下是个什么情况,在座各位明镜似的……

青壮多于佃户,那些个地主绅士怎肯轻易放走,即使强制征招军户、且看吧,不是家中老人、就是半大嫩芽小子,

地主家的田地总要有人干活、

地主家的牛羊鸡鸭抵有人养吧……

绅士家的商铺作坊总要有人打理吧……

哪怕足额为百人的军户,实际上可能不到一半、即便是一半、也是老人居多……

但一点值得肯定、职业家丁那可是实打实的青壮。

……

这其次嘛、青壮劳动在南方得到充分的释放,商业越发达、谋生路越多,不像北方、除了种地还能干个啥……

……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