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 趋临界改造

和“江”进行接触是十分危险的行为,尤其在“江”独自出现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义体高川对此有最坏的打算,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单单是接近“江”就已经很困难了,在途中定然会发生一些事情,对这次接触造成极大的障碍。他不觉得自己想到的东西,桃乐丝等人会没有想到,这更意味着桃乐丝对这次接触的看重,在她们内心的天平上,“江”的重要性或许还在“少年高川”之上。哪怕是超级高川计划,也决定延缓进度。

既然桃乐丝等人主意已决,义体高川也没有了更多的犹豫。之前会提出建议,也仅仅是出于个人的考量而已,而当他必须行动起来的时候,也正如他一贯以来的身份,是桃乐丝等人毫无疑问的代行者。当必须要在个人的想法和众人的决定之间做出一个选择,义体高川从来都是严格执行后者的决议,而不将自身的想法掺杂其中。他十分清楚,自己不需要去深刻理解这些决议,而自己所尝试去理解的行为,也都会被自身的精神状态影响,进而有可能适得其反。

即便拥有脑硬体这种神秘的技术力量,能够在逻辑思维效率上远超大多数普通人,但是,高川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笨蛋,或者说,他认为,必须承认自己的愚笨,才能在这场超乎常识的战争中获取胜机。做出计划和决议的桃乐丝等人,已经从知识总量和运用能力上,远远超出了可以想象的水准——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而言,完全只是理论猜想的量子体系和维度知识都已经被她们理解并应用,乃至于传说中的大一统理论也已经进入最后的论证阶段,即便如此,她们也仍旧无法理解“病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就高川所知,似乎正因为“病毒”的存在无法被解明,所以,她们的大一统理论才无法最终完成。

即便如此,排除掉不可理解的神秘,而仅仅用多少有所认知的科学来比较,义体高川也不过只有高中生的水准而已,对比起桃乐丝和系色,真可谓是“愚蠢”。

高川承认自己的愚蠢,所有的“高川”在那不可思议的神秘,以及超出自身认知水准的科学面前,无不承认自身的“愚蠢”。而愚者想要获得成功,绝对不能重复这些聪明人的道路,因为,两者的基础是不在一个水准上的。

自认愚蠢的义体高川决定相信,一直都相信桃乐丝和系色的决定,亦或者说,“相信她们”就是他在这场超乎自身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战争中,所做出的最基础也是最终的决定。

在近江的协助下,三仙岛的权限开始从义体高川身上转移,他有一种切身的感受,若要形容,那就像是将自己灵魂从一个巨大而强壮的躯壳中抽出来一般。义体和三仙岛的连接伴随着宇宙战争的进度,已经到了一个极为深入的地步,近江也并不打算彻底中止高川对三仙岛的控制权,但是,即便是有限权限的转移,也仍旧让义体高川从精神上有些萎靡。

义体高川对这种萎靡状态其实并不陌生,尽管义体化之后,生理上的疲劳就已经远远离去,然而,精神上承受的压力同样无法借助生理运作的方式得到环节,因此,义体高川所承受的精神疲劳,可以说是从义体化之后就一直积累到现在的程度。如今转移三仙岛的权限所产生的压力,进一步积累起来,让他有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下一秒就会达到极限。

当然,义体高川毫不犹豫地就断言这只是错觉,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自己所有的苦痛和疲惫,只有死亡才能缓解,而他是绝对不会屈从于这些压力,而让自己的精神在压力中死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十分清楚自身的矛盾性——在心理上的向往死亡和在行为上的抗拒死亡。并且,他也有十足的理由去相信,这种状态其实是每一个“高川”都必须经历的,因为,虽然“高川”人格的不断死亡和再诞就如同新陈代谢一样,能够排除诸多负面的东西,但既然坚守“高川”的自我认知,坚持“高川”的责任,有这么一种精神上的本质贯穿始终,那必然也会有一些无法排解的成份,在自我认知、责任感和相似的精神状态中累积。从这个角度而言,“高川”其实仍旧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有看似从新开始的新人格,实际也都在成长,积累着负面和正面的东西,也正因如此,所以“超级高川”才有可能存在。

完全如同白纸一样的“高川”,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如此一来,所谓的“极限”也必须是错觉。义体高川下意识理解了,从逻辑上而言,一旦自己在这种负担下真的达到了“极限”,并因此倒下,就意味着不可能有更强的“高川”了,“超级高川计划”也就如同虚妄一样无从展开。

所以,无论如何……义体高川用力睁开眼睛,他知道自己从未闭上过眼睛,但是,如果没有这种“睁开眼睛”的感觉,那么,想必自己就会真的在自己也无从知晓的情况下,永远沉睡过去吧。“醒来”这样的概念,无论在什么时候,对“高川”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不知不觉陷入梦中”以及类似的精神状况时常发生,所以,“醒来”才更显得重要。哪怕所谓的“醒来”只是沦落进新的噩梦中,亦或者落入更深层的噩梦中也无所谓,相对于“醒来”的“无法清醒”才是从感知和行为上的真正结束。

义体高川总是会不由得想到,也许真的存在“长醉不醒之梦”,而那一定是自己所要面对的,最可怕的噩梦之一。

信息从未在义体中停止流淌,哪怕义体高川有这么一种“醒来”的感觉,这些信息也不会突然就灌输进来,在权限转移的过程中,这些信息的流淌是巨量却平稳的。义体高川上一刻觉得自己灵魂出窍,“醒来”的一刹那,却就已经回到了体内,并且,之前所拥有的“躯壳”就真的像是一场噩梦所带来的错觉,仿佛自己全然没有和三仙岛连接过,而完全只是一个外在的使用者身份。

清醒的时候,义体高川认知到自己正在被转移处理,近江和莎通力合作,似乎要对义体进行新的改良——自己正躺在一个充满了机械感,蒸汽朋克般巨大而粗糙,却从中让人感到无穷力量的四方偏方面体装置中,这个装置同时具备对称和不对称的美感,哪怕置身其中,也能从半透明的外壳形状上,通过不同角度的观测,去感受那对称和不对称的地方。这种美和其表面的粗糙笨重的感觉有一种相当完美的协调性,毋宁说,这种难以言喻的协调性和美感,以及不同角度限制的对称和不对称,正是这个装置显得强大的本质。

神秘,在四方偏方面体的形态中流转、释放、被人所感知到。义体被禁锢在其中,高川只有脑袋可以转动,目光穿越半透明的装置外壳时,可以看到多彩的流光,进而有一种“装置在行进”的感觉,却又无法具体判断装置之外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和结构。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拘束在一条长长的输送管道中,以可怕的速度向着目的地前进。

终点是什么样子,最终也没能确认。高川感觉装置停下来的时候,身体已经随同装置一起“竖立”起来。下一秒,义体就被拆解了,这一次,他可以看到自己身体百分之六十部分的义体被去除后,剩下的血肉躯干到底是什么样子,那当然是足以让普通人晕厥的模样,高川自己也很难形容它的丑陋,以及从这种丑陋中流露出来的怪诞和残忍,那简直就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样子。而即便是这副模样,这些血肉仍旧在工作,没有任何的迟滞和衰竭情况,简直不可思议。高川自己并没有感觉到,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在维持这团血肉之躯的运作。

无法用“腐烂”或是“断裂”之类的词语去描述这个血肉之躯的境况,它是不完整的,让人感到恐惧的,而高川清醒地目睹了它的存在,一直以来都如同理所当然般,是这个身体一部分的义体部分,正在无形的力场中扭曲、分解、重新塑造、改变形态和性质,乃至于外形和细节上也在发生变化。这些细腻的变化天然就让高川觉得,那已经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和自己的身体无关的另一种材料或装置。在生理上的排斥产生之前,精神上的排斥已经开始了。

就义体高川所想,这才是整个改造过程中最困难的一环——究竟该如何才能够让这些东西和血肉之躯结合,并和过去一样被自己理所当然地接受,如臂指使呢?反过来说,既然负责手术的近江和莎都没有让自己这边于昏迷中完成整个改造,那就意味着,自己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幕,感受这一幕,在她们看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造不可或缺的一环。

因为,尽管不知道“莎”的个性如何,但是,近江本人是绝对不会做无用功的。

四方偏方面体装置随同义体的新构造一同发生某种变化,就如同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有这么一种活生生的有机运动感,看似坚硬的结构和粗糙的材质,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意外的弹性和可塑性。就在义体高川陡然的一恍惚间,偏方四面就变成了乍看仿佛蛋形的形状,但仔细辨认,就能发现表面并非光滑的弧度,而是由许许多多的不规则平面构成,这些平面是如此密集,细小,但仅从“面”而言,没有弧度,也没有凹凸,十分平整,就像是用锋利的刀通过不断削割这些平面,进而达成一个宏观视觉上的蛋形。

不是象征着“完美”的球形,而是“诞生中的一个过程”的蛋形——这种意义在义体高川观测到这个形状的时候就理解了,并且一个不存在他所知的科学定义中的专有名词出现他的脑海中,用以描述这个装置:偏光的偏方三八面体。

然而,这个装置所拥有的面数,早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名词所暗示的面数了——这很不寻常,不仅仅因为知晓其名的过程,理解其意的过程不寻常,其理解和实体上的偏差也很不同寻常,仿佛这种差异本身就存在一个更深刻的含义。

义体高川就如同在这个“偏光的偏方三八面体”中孕育、构成、孵化。义体再次以肢体结构的模样成形,就如同直接用一个套在血肉之躯上的无形模板去成型。同时从手指、脚尖和脑袋开始,大量如同在焊接般的火花迸射出来,刺耳的机械噪声直接出现在义体高川的脑海中,而不是从耳朵里钻进去的。实际上,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脑袋在脱离义体结构后,只剩下三分之一的部分,这点血肉甚至连“大脑”都无法完成构成,而自己的思维和感知,却完全没有受到这种残缺的影响。

那声音不经过耳朵就钻入义体高川的脑海中,那火花仿佛也并非经过眼球,直接就进入大脑中。紧随其后,完整而强烈的感官感受宛如爆炸一样迅速蔓延到他的整个身体。义体高川无法形容,这到底是痛楚还是别的什么感觉,但是,这些感觉的强度不断让他处于一个差点昏厥的极限状态。即便如此,他仍旧只是在这个极限徘徊,而没有真正失去自身的意识。

他可以思考,可以想象,所有用脑子进行的事情都完全可以做到,然而,这种清醒反而让那些濒临极限的感受显得愈加强烈。

义体高川觉得自己在尖叫,但是,尖叫声似乎也被义体接驳过程的“噪音”盖过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