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认知的时空差异

“不过,虽然说起来似乎简单,要真正收获巨大,应该会比较漫长,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可谓是福泽万代,但耗时耗力。”

既然是畅想讨论,前提是默认这种政策的发生。

太子朱高炽与姚广孝、夏原吉等人都点了点头。

一直沉默不语的杨士奇终于开了口,“徐大人,若是这些海岛自然环境优越,开拓岛屿成为新的耕田,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办法。”

“只不过我华夏民族素来反对离家重迁,届时如何会有人愿意抛家舍业,不远万里去那些新的岛屿或陆地上,去讨生活呢?”

他这话问到点子上了,众人都是点头称是。

华夏民族讲究追本溯源,古土旧情。

有道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

徐钦沉思。

从明清开始,华夏人尤其是闽南一带的人们,都跑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岛屿,甚至更远。

都得到了很好的生存与发展。

可他们当时是被迫离开故土,为了活命才历尽艰辛,漂洋过海。

这些人远赴万里去淘金的故事,恐怕当下是无法摆出来说啊。

就在徐钦沉思之际,太子朱高炽忽然插嘴。

“孤在想,朝廷给出一个鼓励政策,但凡愿意过去的,朝廷给予一定的安家费用,供给一定的粮食和其它生活必需品,种子等。”

“只要有第一批开头都尝到甜头,让他们回来现身说法,让更多的人知道,海那边天地广阔,不用再挤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

“而是在那边一个人能种上几十亩地,第一年免税,第二年减半,第三年才开始缴纳,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

“尤其是那些天灾之后的难民流民,朝廷能安置到没有天灾的地方去,应该是求之不得。”

“什么叫安置迁徙,安居乐业。”

朱高炽伸展一下肥胖的身躯道:

“说白了,人在饥寒交迫时,什么宗族故土都不是主要的,只要前面有足够的诱惑,谁都会冒险去干一场,豁出命去干啊。”

太子这番说辞,的确说到点子上。

不但得到徐钦认同,坐在左侧椅子上闭目聆听的姚广孝,也忍不住点头称是。

其他人当然感觉,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要是上去了新的陆地,发现那里别无他物,土地贫瘠,该怎么办?”

解缙又开始发问。

“这样一来,最开始小规模移民,恐怕很难积攒出足够经验,或是资源供后续者使用。”

“没有小规模迁徙者所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严重影响大规模移民的进行。”

徐钦听罢浅浅一笑,回答道:

“解大人这方面的事宜以前做得少了,所以有些过度忧郁,其实我们在大规模迁徙之前,肯定会先派出一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农上岛,进行考察摸底。”

“首先必须要有淡水,而且岛屿一定要能种植庄稼,有土居民等。”

“没有开发价值的,我们派人进去干啥?掉头离开就是。”

“过去之后,开始一两年内不能自给自足,刚才不是说了么,朝廷给予前期足够粮食、衣物等基础物资的,待以后他们慢慢归还。”

“可一旦大量移民过去之后,大明本土的耕地怎么办?还得安排人手维持耕种吧。”

解缙仍然是不依不饶,刨根问底。

“若移民过去的都是无地人口,或是灾荒之后的人口还好,可若是海外真有利益,就会吸引有地之人也会卖地而去,到时候本土粮食反而不够吃了怎么办?”

大家听罢亦是连连点头,颇为赞许地瞥向解缙。

哎呀,这位仁兄还真是位书呆子。

让他编本书或是诗词作文等,绝对是信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

可对于治理国家,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他绝对是位纸上圣人。

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是一塌糊涂。

而且他纸上谈兵的时候,讲得还头头是道,似乎考虑得都很周到。

这里面所有人,都没有经历大规模迁徙的经验。

就是姚广孝也没经历过。

面对解缙质疑,徐钦还是不厌其烦,至少他敢当面质疑,比起其他沉默寡言的学士,还是要强些。

“这些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

徐钦微笑地说道:

“首先要迁徙出海的人,都得经过当地衙门,朝廷专门负责殖民迁移的衙门双重审核。”

“但凡当地有耕地的自耕农,家境不错的肯定不会被批准,我们优先考虑的是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每年受灾严重,依靠朝廷救济的那些地区。”

“可以采取全部整体迁移,或者部分迁移,这些都不用我们操心,或者要事先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研究解决,数年后就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殖民政策和实施方案。”

“其次,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会制造出更加高效,用于农耕种植生产的器物出现,纵观历史发展,这是必然发生的现象。”

“而我等应该相信,若是大明帝国当真走上海外扩张这条道路,那么海外殖民和贸易这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

“反过来,不管是纺织业、手工业还是农业,都会有更多提高生产能力的发明创造,这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今天,徐钦当真是火力全开,把后世才能了解和搜索到的知识,一股脑儿全抛了出来。

他知道大家都只能一知半解,但这没关系。

因为这堆人群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当代杰出智者,国师姚广孝。

他在略微思忖之后,已基本同意了徐钦的说辞。

如果不纠结当下大明帝国现状,完全以儒释道学说来猜度未来的大明,那么徐钦所讲的这些,的确有实现的可能性。

毕竟,人的有生之年是极其有限的,人生所能获取的经验、阅历,也是基于当下的时代。

以至于人们经常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难以去放眼未来,设想未来世界究竟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这无关乎智力,而是玄学中包含的许多东西。

而这些东西,姚广孝认为在眼前人中,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能与徐钦同呼吸,共交流。

其他人包括太子,真真切切地具有时代局限性。

徐钦同样有着跟姚广孝差不多的认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