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写的主要是雍正后宫故事。(这里不参考历史,只看电视剧。历史是沉重的,有很多学问,作者知识储备不够。)
周强穿越到《甄嬛传》。
那么穿越成谁呢?
肯定不会当隆科多、年羹尧,或者太医院太医温实初,或后宫的侍卫,甚至后宫太监苏培盛。
也不会当雍正的十七弟,爱新觉罗·允礼,果郡王,或者雍正的三阿哥、四阿哥。
也不会当皇太后,皇后,华妃,甄嬛等。
要当,当然是雍正!
当皇帝是件很爽的事。
下面就说雍正,不提周强。
...
1722年。
雍正登基。
某太监站在太和殿前,使劲甩鞭子。
这叫鸣鞭,也叫静鞭。
三声鞭子响后。
文武百官,到殿前广场朝拜。
雍正也穿着龙袍,徐徐走到龙椅前,坐下。
仪式开始。
“跪!”某太监站在太和殿前,大喊。
下面,文武百官齐刷刷跪下,叩拜。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兴!”文武百官站起。
御前太监总管苏培盛,拿着圣旨,在太和殿门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科多...,年羹尧...”
雍正是在隆科多、年羹尧等人的扶持下,才从一众皇子中杀出,登基为皇帝。
因此,雍正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隆科多和年羹尧封赏。
隆科多:袭一等公,吏部尚书,兼管理藩院。
一等公是爵位,最难得。公侯伯子男,这爵位已经是最高了。
吏部尚书,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为六部尚书之首。
理藩院,管理对外事宜。
隆科多算是升无可升,位极人臣。
年羹尧:川陕总督,授二等公。
年羹尧,兵权在握,人称‘年大将军’。
朝拜结束后。
苏培盛奉雍正之命,追上年羹尧,送上秘制金疮药。
年羹尧急忙谢恩。
金疮药是装在盒子里的。
里面雍正放了一张字条:李靖乎,鳌拜乎?
雍正这是提醒年羹尧,不要狂妄,忘乎所以。
雍正不是以前的雍正了。
电视剧中,雍正当了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为了稳定,权衡利弊,一直隐忍。
雍正需要‘可用之人’。
但可用之人不多,尤其是能打仗的将领。
年羹尧是个不错的将领,为雍正立下汗马功劳。
不过,年羹尧助雍正登基后,嚣张跋扈、违规的事不断,胆大妄为,还结交臣子、亲王,似乎有不轨之心。
电视剧中,雍正忌惮年羹尧,对年羹尧一直隐忍不发,还专宠年羹尧妹妹年世兰(华妃),等到时机成熟,才‘不动则已,动则惊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铲除年羹尧。
就这样的套路,雍正用了很多次。
对付隆科多也是如此。
雍正这样做,当然是稳妥的,不会引起太大动荡。
但现在的雍正,不想隐忍。
他不需要忌惮任何人。
隆科多和年羹尧在雍正眼里,也没什么,想处置,一道圣旨便可。
胆敢造反,也可以轻而易举灭了。
雍正是有底气的。
...
年羹尧回到年府。
“将军,您手中是何物?”年夫人问。
“皇上赏赐的秘制金疮药。”年羹尧很高兴。
“皇上对将军真好。”年夫人也很高兴。
年羹尧打开一看,发现有一张纸条:李靖乎,鳌拜乎?
一瞬间,年羹尧感觉一股寒气从后背升起,冷汗直流。
“这...这...”年夫人一脸惊恐。
雍正这么明显的敲打,显然是对年羹尧不满意了。
许久。
年羹尧长叹一声,“这是皇上的恩典。”
年羹尧对着皇宫,恭敬一礼。
年羹尧不是笨蛋。
他明白,如果雍正真的要对他下手,不会这样‘训斥’他。
“将军,您要当李靖啊!”年夫人也反应过来。唐朝李靖,是得了善终的。
临死之际,李世民还亲去探望。
“鳌拜不可取。”年羹尧点点头。
自此,年羹尧收敛很多,再不敢嚣张。
就算是雍正刚登基,也不是谁都敢造反的。
手握重兵的年羹尧,也没那么大胆子。
况且,现在的雍正,不怕任何人造反,也不怕任何来敌。
...
养心殿。
雍正把粘杆处的首领夏刈叫了过来。
粘杆处,是雍正登基前的秘密机构。
雍正登基后,由暗转明,还改了名字。
“夏刈,扩充粘杆处人手。
分两大部。
一内,一外。
内,监察所有官吏一言一行...,隆科多吃了什么,说了什么话,朕都要知道。偏远小县令,小官吏,也不能为非作歹...
外,邻国、海外诸国,什么状况,都要弄清楚...
只有监察权,无缉捕之责。
若有紧急之事,可便宜行事,不过,事不过三...”
雍正把粘杆处当成“锦衣卫”使用。
要掌管天下,就要知道天下的真实情况,雍正要保证耳目清正。
“微臣遵旨!”夏刈神采奕奕的办差去了。他万万没想到,雍正给了粘杆处这么大权利。
“苏培盛,后宫皇嗣夭折过多。
后宫不稳,朕心难安。
此后,后宫一切大小事,朕都要知道,不能有丝毫马虎。”
电视剧中,雍正对后宫的事,不怎么上心。
后宫,有皇太后、皇后、华妃几人管理,本来也不应该雍正操心。
但,皇太后平时不管事。
皇后和华妃都没有子嗣,对后宫的其他妃子,都有嫉恨,不是让她们永远怀不了孕,就是让她们怀孕后,出意外。
反正,后宫子嗣伤损过多。
电视剧中,雍正在这事上,表现的有些“昏庸”。
那么雍正是昏庸之人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这样,就是雍正心思不在后宫上。
后宫只是风流的地方。
后宫的妃子,雍正虽然宠幸,但看的不重。
后宫的事,雍正也基本顾不上管。
出了事,也是敷衍问问,从不深究其中有什么阴谋算计。
这样,也助长了后宫“脏乱”风气。
其实,后宫主要问题,是出在皇后身上。
皇后,乌拉那拉·宜修,害死的皇嗣最多。
这样的情况下,雍正的后宫,怎么可能安稳。
“奴才遵命!”苏培盛小心应道。
“芳贵人不是怀孕了吗?她那里若是出了任何差错,你也不要来见我了。”
雍正刚登基,还不到半年后选秀的时候。
这时,芳贵人的孩子,还没出事,也没被送入冷宫。欣常在还没怀孕,也没小产。
“嗻!”苏培盛心中一凛,知道雍正起了疑心。
苏培盛心想:“等会儿一定派人去碎玉轩看看。”后宫的龌龊手段,苏培盛基本都知道。
苏培盛担心,已经有人对芳贵人下手了。
“还有,给我好好查查太医院的太医,我要知道,他们害了我多少皇嗣!”雍正这句话,就有些‘凶狠’了。
“嗻!”苏培盛也被吓出了一身汗。因为雍正这话,有血腥味。
这还没完,雍正再说:“以往意外没了的皇嗣、妃子,都重新给我彻查,我要知道怎么回事,包括纯元皇后。”
“遵命!”苏培盛脸色瞬间没了血色。他心道:“出事了,要出大事了!”
苏培盛是御前太监。
后宫的龌龊,苏培盛耳濡目染下,知道很多。
真要彻查,估计要死很多人。
不少高高在上的‘娘娘’,恐怕也逃不了干系。
“只是这事真的能查吗?太后允许吗?”苏培盛很为难,但不敢说出来。
...
养心殿。
雍正把张廷玉叫了过来,“赐座。”
“谢皇上。”张廷玉是雍正的‘得力干将’,是个能臣。
“不知皇上有何吩咐?”张廷玉小心半坐。
“朕既登基,便要开恩科...”雍正要开恩科。
刚当了皇帝,当然要对天下学子,施以恩德。
“皇上圣明。”张廷玉奉承一句。新皇登基,开恩科是正常操作。
简单说了一下细节,让张廷玉操办。
“另外,在翰林院挑选30人,来朕殿前听用。”雍正打算偷懒了。
电视剧中的雍正,基本是累死的。
日夜操劳,是个人都受不了。
雍正算是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了。
雍正亲自批阅每一个折子。
这天下奏折有多少?
很多!
而且,雍正还特批了百余官员,上密折。这折子只有雍正能看。
雍正可能是掌控欲太强,非要事必躬亲。
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五个小时。
几乎天天如此。
工作上面就能把正常人累死。
雍正还需要安抚后宫啊!
后宫,有多少女人等待雍正宠幸?
雍正晚上也要劳累啊。这种事,更伤身。
这样的高强度操劳,雍正能坚持十三年,也算不错了。
雍正在位十三年,累死了。
现在的雍正,不打算事事都关心。
他让翰林院的人,帮着处理琐事。
当然,内阁等部门也要加强。
身为皇帝,不能像个机器一样,不停工作,那是不对的。
皇帝最重要的责任,是知人善用,把事情都分配下去。
“皇上,不知这三十人,可有何要求?”张廷玉想知道雍正的意图。
“也无甚大事,就是帮朕看看奏折,出出主意。”雍正要把繁琐的工作,甩给其他人做。他把握大局即可。
“微臣遵命!”张廷玉领命而去。
雍正的殿前三十人,大家都想要这个名额,一番争抢是少不了的。
...
登基后,雍正还是需要忙碌一阵的。
不过,雍正不会忙具体事务。
只是熟悉一下流程,认识一下臣子。
这认识和普通的认识不同。
雍正能看透人心。
谁是阿谀奉承之人,谁是刚正不阿之人,谁是男盗女娼之人,谁是饭桶,谁有点真本事,谁居心叵测,雍正基本上看的清清楚楚。
当然,人无完人,只要可堪一用,雍正便用。
实在不像话的臣子,雍正就找个借口,调离重要岗位。
居心叵测,意图不轨之人,便要砍头。
所以,雍正登基后,官员的职位,有了不小的变动。
但没人敢说什么。
因为,这些变化,明眼人能看出端倪,都有些“知人善用”的意思。
这无形中,让群臣感到了压力。
为啥?
因为皇上圣明啊!
皇上圣明,谁敢糊弄?谁敢偷懒?
居心叵测的,都被砍了脑袋。罪名嘛,查到证据的不需要编造,没查到证据的,都说是贪污。
被查抄的贪官多了起来。
抄家的银子,都入了国库。
康熙晚年的时候,就没那么英明了。
算是留下了“烂摊子”。
首先,国库空虚。
雍正查了一下国库,只有800万两。
为啥这么缺钱?
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收入不多。税收肯定不合理,有很多问题。
二是,康熙时期,征战不断,消耗太多。
三是,地方衙门‘欠钱’。本应该入国库的银子,被挪用了。
其次,朝廷出了很多贪官。
康熙有些宽纵,让官员们有恃无恐,几乎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
还有就是,“九子夺嫡”。
雍正上位,是经过搏杀上来的。
这严重影响了朝政。
就算登基后,还有人敢阳奉阴违,糊弄雍正。
雍正当然不会忍让他们。
直接让夏刈查出罪证,抄家砍头。
一时间人头滚滚,贪官胆颤。
朝野似乎有些动荡。
但都被雍正强硬压了下去。
这样做的好处是,国库的银子,多了起来。
手下,敢不听话的人少了。
...
忙碌中。
雍正还抽空召见了十七弟,果郡王。
“老十七,朕要借你的名头用用。”
“名头?”
“没错,如今国库空虚,朕要让人经商,获取银子,填充国库。”雍正没有急于改变税收制度。
有些事急不得。
不过,雍正可以经商获取钱财。
这主意,有些不寻常。
雍正没跟其他人说,只告诉了果郡王。
果郡王在《甄嬛传》中的性情,比较洒脱,不拘小节,是个背锅的人选。
总不能皇帝经商吧。
“啊?”果郡王还是被惊到了。
皇帝经商,这事太惊世骇俗。
“就只是用你的名头,其他事有粘杆处的人做。”粘杆处负责情报,这需要大量的经费。
雍正,让夏刈一边获取情报,一边经商。
经商是需要靠山的。
想做大,靠山一定要硬。
所以,果郡王是背后的靠山。
果郡王不会不答应的,他只能答应。
...
忙忙碌碌中。
“皇上出事了,芳贵人她...”
“说!”
“芳贵人身体有恙,恐要小产。”
“不中用的奴才!”雍正给了苏培盛一巴掌,“彻查此事!”
雍正并没有亲自找出芳贵人身边的麝香。
这不是雍正该做的事。
结果,后宫还是出事了。
芳贵人还是小产了。
不是苏培盛不尽心。
刚开始,苏培盛没发现藏在海棠花下的麝香。
等芳贵人身体出现问题,太医查出可能是麝香,苏培盛急忙派人下大力气彻查的时候,才发现海棠花下埋的麝香。
但已经晚了。
芳贵人身体受损,不仅小产,以后也不能生育。
查了几日后。
苏培盛刚查到眉目。
皇太后出面,不让往下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