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一四章 不讲规矩

严嵩和严世蕃这对父子被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狂怼了一顿,这心里别提多生气了,嘉靖的后事商议好之后,他们又躲进营帐里密议起来。

严嵩颇有些气馁道:“东楼,千算万算,我们怎么把禁军给漏算了,杨聪有这帮公侯勋贵撑腰,景王登基继位之事恐怕是悬了。”

严世蕃闻言,不由咬牙切齿道:“禁军算个屁啊,皇上不出巡,他们就是京城的看门狗,待回京之后,便让他们各自散了,看城门去,看那些个公侯勋贵还怎么张狂。”

他这话说的貌似有点道理,所谓禁军其实就是京营屯卫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大规模集结的,只有到了外敌入侵又或者皇帝出巡的时候他们才会集结到一起,平时,他们也就是轮流看守京城各处城门而已。

京城总共就十六个城门,平时每个城门有百来号人看守就行了,也就是说,平常的时候,京城里的京营屯卫全加起来才一千多人。

这点人马,的确不算什么,问题,这会儿严嵩手底下连一千多号人都没有啊。

他不由摇头叹息道:“那又如何,平时的时候他们手底下也有一千多号人,他们硬要耍无赖,我们又能如何?”

严世蕃闻言,阴恻恻的道:“爹,您可别忘了,蓟州巡抚杨顺手底下这会儿可有一万五千边军精锐,京营那些个老爷兵跟边军精锐根本就没法比。”

蓟州镇的边军精锐?

这点,严嵩还真没想过,因为边军精锐是用来防守边镇的,如果将杨顺手底下的边军精锐全部调到京城,蓟州镇岂不是形同虚设!

再说了,这边军精锐也不是说调动就能调动的,需得有兵部的调令才行。

兵部尚书毛伯温那也是倾向于杨聪的,人家能同意将蓟州镇的边军精锐调到京城来才怪。

想到这里,他有些担心道:“我们将蓟州镇的边军精锐调走,万一鞑子趁机来攻怎么办?还有,毛伯温那老家伙也是站杨聪那边的,他怎么可能签发调令?”

严世蕃依旧阴恻恻的道:“爹,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管什么边镇啊,鞑子这会儿不是被赶到西套去了吗,他们是不大可能跑蓟州镇来撒野的。至于什么兵部调令,去他吗的,只要能让景王继位登基,谁还敢管什么兵部调令!”

这私自调动兵马可是形同造反,严嵩依旧有些犹豫道:“这样做,不合规矩吧?”

严世蕃有些疯狂道:“爹,成王败寇啊,都这个时候了,还讲什么规矩,如果让裕王继承了大统,我们就死定了。”

是啊,绝对不能让裕王继位登基!

严嵩闻言,不由咬牙道:“行,为父这就写信给杨顺,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去蓟州镇,到时候,如若文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武的了。”

严世蕃见他老爹终于点头了,不由略带得意道:“还好这会儿杨聪不在,要是他在,估计也会想办法调动西北边军精锐,这家伙可是出了名的不讲规矩。嘿嘿,这次,他怕是要棋差一招了,等他回来,我们恐怕已经准备好回京了,到时候,他就算是想调动西北边军精锐都来不及了。”

他们都以为杨聪这会儿还蒙在鼓里呢,岂知杨聪早已安排好了快船,这边一旦有风吹草动,他隐藏在禁军中的亲信护卫便会赶去崇明传递消息。

其实,杨聪早就已经猜到嘉靖死定了,因为他安排的那两个亲信死士去东番也要经过崇明海域。

那两个亲信死士经过崇明海域的时候,他还专门将他们叫到一处密室中,仔细的询问了一番,当他得知御帐都烧塌了,嘉靖还没见跑出来,他便已经断定,嘉靖死定了。

他很清楚,这火灾中死去的人基本上都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浓烟给呛死的,嘉靖恐怕还在睡梦之中便已经被浓烟给呛得死去活来了,御帐一塌,嘉靖更是没一点生还的希望了。

他之所以没急着往回赶,主要是不想落人口实,毕竟,他是去清查倭寇去了,人都不在大营了,这大营刚失火不久,他便急着往回赶,岂不是摆明了告诉别人,他安排了人监视着大营。

如果是监视一般的大营倒也没什么,问题,这大营里可有御帐,嘉靖就在御帐里面住着,他时时刻刻派人监视嘉靖,几个意思,想造反不成?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严嵩便召集随行的朝廷重臣商议,准备给他来个栽赃陷害,将“蓄意谋害皇上”的罪名扣他头上,这事,他也知道了,因为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刚一商议完回到自己的营帐,便将严嵩的一举一动告诉了他安排在禁军中的亲信护卫了。

他的亲信护卫一收到消息便马不停蹄的赶到码头,坐上快船,一溜烟跑来报信来了。

其实,严嵩说的并没有错,杨聪就是想嘉靖死!

陆炳和一干锦衣卫高手也是他故意调走的,甚至,他还安排了两个亲信死士,准备放火烧御帐来着。

只是,他安排的两个亲信还没来得及动手,便有几个宫女代劳了。

当然,就算他安排的两个亲信死士没来得及动手,这蓄意谋害皇上的罪名扣他头上也不为过。

只不过,这种事,他是不可能让人知道的,也不可能会傻乎乎的去认,严世蕃这招“栽赃陷害”注定是不会成功的,而且,他们父子俩的反应,还给他提了个醒,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

他当然知道,严嵩父子吃了这个瘪肯定会想到蓟州镇的边军精锐,那点人马,对付定国公徐延德和京山侯崔元手底下如同老爷兵一般的京营屯卫的确是够了,但是,对付他手里的边军精锐却远远不够。

他收到消息之后,也写了封信,命人乘坐火龙车赶往河套,交给俞大猷,同时,他还下了命令,命北上的火龙车注意清查,不能让严嵩以朝廷的名义借用火龙车传讯。

这样一来,严嵩就算是想到了蓟州镇的边军精锐也没用了,因为金陵离京城足有两千多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最少也需要三天,而乘坐火龙车,三天就能赶到河套。

而他们赶回京城这段时间足够俞大猷率四万东南军精锐赶到宣府镇了,严嵩如若不动用蓟州镇的人马也就罢了,只要严嵩敢动用蓟州镇的人马,他便会命俞大猷率军直奔京城,一边是两条腿跑路,一边是坐火龙车赶路,俞大猷肯定能比杨顺先抵达京城。

到时候,他倒要看看,到底是谁的拳头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