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云:
茫茫渺渺未曾见,
碎语村言就茶闲。
半盏余暇蘸玄圭,
撰得朱氏太公传。
茫茫宇宙,始于混沌,盘古开天辟地,方有乾坤,至女娲造人,方有众生。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才有国家。夏灭商生,周分五霸,七雄纷争,归于始皇,然后有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
却说明朝始于太祖朱元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京城陷于李闯之手,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天下归满人之手,国号“清”。
那满人多疑,私下计议道:“斩草留根,必发新芽;朱氏不除,后患无穷。”
于是发一道密诏,令杀尽朱明皇室族人!
旨意一下,朱氏遭殃。早有消息传到安徽凤阳。
单说凤阳有弟兄三人,排名朱由伯,朱由仲,朱由叔,皆是明太祖宗亲。三人自小习文练武,都未成家。
忽一夜,月黑风高,就有无数高手杀到。那朱家人猝不及防,霎时被杀死大半,只有伯、仲、叔弟兄三个拼死厮杀,冲出重围,剩下人都被屠戮殆尽。
那弟兄三个趁夜色一路奔逃,直到天色微明,忽见前面一片竹林。弟兄三个筋疲力尽,躲进竹林喘息。
朱由伯叹息道:“想不到我一家竟遭此大难!我弟兄若一起逃命,有些凶险,不如分道而行,方能避开覆巢之危!”
朱由仲闻听落泪道:“此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朱由伯道:“十年后,竹叶展开之时,我弟兄若安然无恙,就在此地重聚。”
那朱由叔最小,却有谋略,见两个哥哥商量,就言道:“清狗欲屠尽我朱家,若不改换名姓,只怕招来祸端。大哥既有‘竹叶展开’之语,不如改姓‘竹’;二哥改姓‘叶’;我改姓‘展’。今后‘竹叶展’三姓就是一家,不可联姻。”
三个人商量妥了,对坐啼泣一会,才起身告辞,分道扬镳而去。有诗题道:
皇帝轮流换,
明年我做东。
金銮龙凤柱,
都是血喷红。
单说叶由仲东躲西藏,历经磨难,好容易到了甘肃境内。举目四望,只见山岭重叠,高崖危耸,真是外事不闻,人迹罕至。
又向山里走,忽见山寨巍峨,城墙蜿蜒。那向阳之处有一山坡,坡下有山泉汩汩,鸟兽和鸣。真是那:
山空人迹少,
风过赫炎消。
落叶逐流水,
闲云卧碧霄。
草黄幽谷畔,
雁过野城郊。
秋意浓如墨,
乡愁似涌潮。
叶由仲叹息一回,就找那土人问询:原来此处名安远寨,属通渭管辖,是宋朝杨六郎驻兵马抗西夏的关隘之地。
叶由仲暗想:“这里山高路远,正是藏身的好地方!我暂且隐居此地,等清兵败北,再回凤阳不迟。”
他谋划定了,就在那向阳山坡上掏窑而居,又开垦一些田地,生活起来。
后来,他娶妻生子,后代渐多,就返姓复为“朱”,称此地为朱家阳坡。
谁想国事艰难,到了清末,满人锁国,外夷侵华,内忧外患。至戊戌年,帝后分心,边疆不宁,一时天下大乱,九州民不聊生,华夏岌岌可危。
那通渭古县,乃山高路险之所,干旱少雨之隅。安远寨有朱家阳坡,朱家阴坡,人口众多,所居皆朱姓之人。
书中所表,那朱家阳坡却有三房人家,当家的是一母同胞的弟兄,都是朱由仲后人。三人掏窑而居,种的几亩薄田。
二房当家名万成,生的中等身材,慈眉善目,勤于田垄,却又喜好武艺,稍有时间,就吐故纳新,运气修身,腿上功夫尤其厉害,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能日行百里。其妻王氏,一眼生有白障,不能视物,家法极严,常说道:“篱笆不牢野狗钻,家教不严惹祸端!”但凡儿子犯错,轻则厉声喝斥,重则棍棒相加,则曰:“五更灯前出状元,棍棒底下出孝子!”故儿子皆惧之。
时万成生有三子,长子名全忠,敦厚老实,不到十岁已能下田帮工。二子全富年方六岁,三子全孝,属猴,小全富三岁。二人年纪尚幼,懵懂贪玩。
书中暗表,原来那朝堂昏庸,天下兵戈四起,官府治安松懈,便有那鸡鸣狗盗之徒趁机谋财作恶,偷抢拐骗,因此生出一段灾祸来,这才引出太公全孝与青水龙王七十余载善缘因果。你道此事从何说起?听在下慢慢道来。
这一日,正值秋熟,万成携全忠下田劳作,王氏操劳家务,那全富全孝本是好动孩童,如何安静得了,便在窑门外肆意奔跑,嬉戏玩闹。
时近中午,早饭已熟,那王氏便唤全富。连唤几声,不见回应,又叫全孝,亦不见应声。王氏忙出得门来,四下寻视,却见全富在那柴垛下面鼾鼾沉睡,再找全孝,踪影皆无。
那王氏便有些心慌,一巴掌拍醒全富,喝问:“三儿哪里去了?”全富惧怕,道:“我两个藏猫猫猴,他去哪里,我也不晓得。”
王氏慌忙,将那窑前屋后,草摞坑壕找了个遍,寻不着。又问全富:“你两个出过庄子没有?”全富答道:“我睡着了,不知他出庄没有。”
王氏又急又气,抓过笤帚疙瘩,扯下全富裤子,朝着沟蛋子就是十几下,骂道:“老娘叫你睡!老娘叫你睡!”打得全富哭爹喊娘,连声告饶。一时住了手,丢了笤帚,喝一声:“仔细看好家,要是再出去,我揭了你的皮!”
言毕,出了窑门,颠着三寸小脚,摇摇摆摆,到了田垄头,冲着地里喊:“他哒!他哒!”万成听见,抬头道:“有啥事就说,死声瓦气的吼啥咧?”王氏道:“你三儿寻不着了!”
万成听见,急扛了锄头,叫全忠搀了他娘,奔将回来,一路上问王氏:“怕是在哪个窑拐拐里睡着了?”王氏道:“牲口圈磨坊里都找遍了,不见人影。”万成又问:“水窖边上看了没有?”王氏道:“前后都看了,天干火灼的,都锁着哩!”
少时到家,又搜寻一番,仍旧不见。万成道:“莫不是去别人家耍去了?你先不要忙,我和全忠挨家去问一下。”
那爷父两个也顾不得劳累,挨家挨户前去问询,奔波了半日,不曾问得半句消息。万成回来,坐在炕头,茶饭不思,只是发闷。王氏跪在那窑洞门口,双手拍着大腿,“儿”一声,“三”一声,放声大哭。
此时便有左邻右舍,本家户族闻着信息,前来探询,众人七嘴八舌,猜测纷纷,有说出村外迷路的,有说掉入胡同上不来的,有说被兀鹰抓走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俱无根据。
内中有那上了年纪的老者稍有经验,言道:“事已至此,话丑理端,凡事都往坏处想,咱这里山高岭大,隔三差五就有狐狼偷吃猪羊。这孩子贪耍,莫不是走得远,遇见那山猫野兽了?趁着人多,到附近僻背湾里找一找,好歹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再作打算。”
众人闻听,哄然称“是”,于是拢了十来人,拿了棍棒,出了村子,在那沟壑草丛里仔细搜寻,直找到日落西山,没有半点痕迹。众人无奈,只得回家。可怜万成夫妻凄凄惨惨,一夜未眠。
次日黎明,万成又请得十几人,分几路寻找,直找到暮色苍茫,仍无所获。万成回到家里,见王氏精神恍惚,不能下炕,再看锅灶,冰冷无烟,不由愈加烦闷。这正是,黄梅不掉青梅掉,老天偏害心酸人!
看看到了第三日,正在彷徨无计之时,忽然有山北一羊把式前来相告,言道前日在沟畔放羊时,看见一青衣青帽之人,骑一匹麻驴,怀里抱着个娃娃,顺着沙河向北面去了。看那形象,像个出远门的,听那娃儿哭闹声,却又是本地人。
万成闻听恍然道:“是了!是了!我就说,这娃儿若是被狼背去了,总有骨骸留下,如何就找不到一点痕迹?原来是被拐子拐走了!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性命还在,却也能找得回来。”
王氏哭道:“那贼骨毒果真拐走了我三儿,也走了两天路程了,没有百里也有八九十,你又没个方向,如何能找得回来?”
万成道:“你不知道,但凡出门在外的人,若是成群结队,必然无所畏惧,白天也赶路,晚上也乘凉赶路,留眼的人也就少了。像这样一个人行路的,只能沿大路白天行走,不敢走山林小道;到了晚上,害怕那狼群豺豹,必然找人家借宿。他既然向北去了,我就细细打听,一路尾随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能访着他。”
言毕,也不迟疑,从那墙角箱子里取出三五件家当。你道是什么?却是引魂的幡儿,画符的笔儿,招神的铃铛,驱鬼的雷尺,等等,装了一褡裢。
原来乱世年间,阴邪混世,怨鬼作恶,常有那血气不足之人被邪祟纠缠,摄魂夺魄,吸其阳气。那万成本是南甘甘,曾跟随异人学得驱鬼避邪之术,贴符念咒之法,专医冤祟附体之症,人称“送匠”。有此手艺,虽不能百般灵验,却也能手到病除,故安远一带颇有声名。
当下万成收拾停当,嘱咐王氏道:“地里活请他大大和他三爸先帮忙料理,我这一去,一月天气便回来,不要担心。”于是辞了王氏,谢了羊把式,出得村子,摇起铃铛,打起旗幡,顺着沙河,径向北边而来。有诗道:
乱世荒年少太平,
鸡鸣狗盗伤百姓。
只缘骨肉难割舍,
喝号摇铃访影踪。
单说朱万成出门寻子,沿着大路向北而行,但凡遇见人就问:“可曾遇见一个青衣青帽,骑一头麻驴,抱着娃娃的人?”你看他碰见放羊的也问,遇着讨饭的也问,到了晚上,便找个人家住下,细心问询。要是碰上那冤魂附体邪气冲撞之人,便画符施咒,为其疗诊,挣几个盘缠。
书中暗表,原来乱世年间,山里土匪多,野兽也多,那拐子人单驴乏,却也害怕,不敢走偏僻小路,只顺着大道行走,到了黄昏,也就寻个人家过夜,故此走得慢。见的人多了,话便多,不免露了口风,说出所去之地,却好似留下路标一般。万成四处寻踪问讯,早知他要去海城县,于是尾随而行,虽追赶不上,却错不了方向,不觉已走了五百余里。
这一日正踽踽而行,忽见一带大山,群峰耸立,峻岭回环,山上树木葱茏,塔寺隐隐,涧底泉水叮咚,鸟兽和鸣,真是个紫气袅袅灵秀地,清溪潺潺道德乡。有诗为证:
松柏摇翠绿,
溪泉鼓琴音。
山畔农夫过,
林中隐士吟。
嬉雀鸣观宇,
闲云伴斧斤。
疑似蓬莱岛,
却闻北斗文。
那山脚小道上却有三五行人,有的捧香马,有的提供果,分明去寺院烧香拜神。
万成便立在路边,陪个笑,说道:“众善士辛苦!”那些香客驻足道:“高公有事吗?”
万成笑道:“各位错了!我不是那开坛念经的高公,却是祛邪消灾的送匠,路过此地。请问这是何方宝地?”那些人道:“这是屈吴山,是神仙住的地方。”
万成称赞不已,又问:“各位是本地人,可曾看见一个青衣青帽,骑一头麻驴,抱一个娃娃的人经过?”那些人笑道:“这里进香拜神的人不少,哪里能记得住?不知他是来求神问卦的,还是走道路过的?”
万成道:“他是过路的,要到海城县。”众人笑道:“此处向北,便是海城属地,你再去问一问别人,也许有人知道。”
万成忙谢了,便向北行,一路上逢人就打听,奔波了大半天,将附近人家几乎问遍,皆不曾见骑驴抱娃之人。不由心里着急,暗地里思忖:“莫不是走背了路,错过了方向?”
又走几里,只见路分成数条,竟不知何去何从。万成着急道:“好容易寻到海城境内,却没了拐子音信,叫我如何是好?”你看他惶惶恐恐,踌躇不决,不觉又是日头西坠。
正在束手无策时,忽见那路口处走来两个人,蓬头赤脚,穿的嗦零挂邋,分明是帮工下苦的穷人。
那万成躲在树后,待他二人走的近了,便咳嗽一声,把那铃儿摇一摇,幡儿招一招。两人吓了一跳,急定睛,看见万成,怒道:“你这人不是鬼,却装鬼吓人哩!”万成笑道:“我虽不是鬼,却看你两个被鬼追着哩!”那二人道:“你这个人为何这样说话,大天白日的,哪有鬼敢追我两个?”万成笑道:“你两个没被鬼追,为何走路如此慌忙?”
其中一个听了,笑道:“听你口音,便是外乡人。你哪里知道我们的事?我叫焦三,他叫霍四,受我家老爷吩咐,要到屈吴山寺中请老人家抓鬼哩!”
万成听说,知有蹊跷,便从腰里摸一摸,拽出一个葫芦来,摇一摇,哐当哐当只响。笑道:“我这是南里带来的糜子酒,喝一口就成仙,再不怕妖魔鬼怪,你两个不来尝尝?”那焦三霍四听见,果然嘴馋,有些腿软,便要搅三祸四,忙道:“你老哥有这个心意,我两个怎好不给面子。”
三人便在树荫里坐下,开了葫芦嘴儿,你一口,我一口,细细品尝,就像外甥遇见上姑舅——亲的不行!
万成笑道:“你家老爷却也费事,既然有鬼,请个阴阳画个符,施个法,也就驱赶走了,偏偏要去惊动寺里老人家?”
焦三道:“你不知,那鬼厉害!非得屈吴山老人家才能降服!”万成道:“鬼是阴气所化,怎能这般厉害?你倒是说来听听,也好叫我明白!”
那霍四却是个啷讲客,话多,又喝了几口酒,便收不住缰绳,听万成一问,顿时扳倒了闲话罐子,言道:“你既然问,我便说给你听。我家老爷本是有名的王百万,家业丰富,这一带没有不知道的。娶了一房老婆,到如今没有后人。去年又娶一个二奶奶,长得水嫩葱白,就像那月宫嫦娥仙子一般。谁知风水不利,莫名其妙就惹了个不干净,得了个邪病,闹得鸡飞狗跳墙,不得安宁。”
万成“呵呵”笑道:“她是怎么个闹法?你细细说来。”
霍四道:“我家那二奶奶,刚进门时,战战兢兢,面沉似水。过了一月,渐渐容颜憔悴,夜不能寐。又过一月,便说胡话,嘴里喝七道八,说些不着调子的言语,好似被冤魂附体一般。王老爷着慌,请了多少高人诊治,不管用。如此过了半年,那奶奶更是吓人,白天昏昏不醒,晚上彻夜不眠,常发出怪声唬人,闹得一院子人不得安然。老爷没奈何,只得派我两个上屈吴山,请老人家轿子前来安顿安顿。谁想命里该遇好运,先受用了你的一葫芦好酒。”
万成听了,笑问道:“敢问你家老爷多大岁数,二奶奶芳龄几何?”
焦三道:“我们拉长工的人,谁管那么多?依我看,王老爷五十挂零,二奶奶不过二十。”
万成言道:“你家二奶奶分明就是个‘心魔侵扰’之症,心念杂乱,便气弱神衰,让那些邪魔鬼祟有机可乘,因此乱了性。”
霍四闻听,“哈哈”笑道:“你老哥不过是个摇旗算卦的先生,如何懂得内里根由?”
万成道:“你吃了我的酒,竟不曾看出我的来路!我不是算卦的江湖客,却是祛邪送鬼的送匠。你若信我,不必去动老人家大驾,只管带我去见你家老爷,保管手到病除。”
那焦三霍四听见,却也动了心,私下商量道:“若去山上,不要说老人家有没有闲功夫,单是那抬神的轿夫也不容易请动。这法师有这等口气,想必不是等闲之辈,不如请了去,一来少跑路,二来私落得几个钱使唤使唤。”
商量妥当,便对万成道:“老哥果真有这般手段,千万随我俩走一遭,若是看好了病,我家老爷定有重谢哩!”万成笑道:“走一遭也无妨,头前带路。”
三个人掉转路头,穿沟过岭,拐弯抹角,行了十来里地,却早已晚霞满天,夜色蒙蒙。忽见前面一座高墙大院,乃是黄土筑成的堡子。焦三霍四叫开门,带了万成进去,直到上房。
借灯光看,那屋里正中坐着一个老爷,生的身肥体大,暴眼悬鼻,见了焦三霍四,便问:“事儿办妥了?”二人回道:“妥了。”那老爷看看门外,疑惑道:“为何不见老人家的轿子?”二人道:“我两个不曾上屈吴山,并没有请老人家来。”
那老爷闻听,霎时动了肝火,怒道:“害货!害货!这点事都办不了,还有脸来见我!”焦三忙道:“老爷不要着急!我两个到了屈吴山下,遇见这法师,自称送匠,专会祛邪捉鬼。我两个听他说的厉害,才请了来。管他是神是人,治好了奶奶的病便万事大吉。”
王老爷听了,把万成觑一觑,瞄一瞄,问:“先生道术如何?”万成言道:“我啊!
自小生来悟性高,
玄宗门下蒙调教。
灵符一道妖邪惧,
认错低头受查抄。”
那老爷见他说的玄奥,便信了七分,忙起了身,道:“怠慢!怠慢!法师休怪!”遂吩咐人在炕上摆了桌子,整治了食水,请万成上座。
吃饭间,王老爷又问:“法师办事需要几天?”万成笑道:“祛邪送鬼,霎时即可,还用几天?”王老爷道:“果然是有道行的高人!以前曾请过几个法师,吃吃喝喝,闹腾个三五天,也不见灵验!”
万成用过饭,叫收拾了碗筷,就问:“尊夫人在何处?领我前去诊治。”王老爷心里欢喜,便叫焦三霍四领了法师去二奶奶房中。
列位,想那清朝时候礼法极严,男女有别,且王老爷又是尊贵之人,如何这等鲁莽,叫万成进入夫人房中?原来有句俗话说得好:狼急了啃菜根,病急了乱投医!因此上也就顾不上礼数家规,胡乱医治。
当下万成随两人出得厅堂,只见西边一筒炮窑,黑咕隆咚,没有一星灯火。
尚隔数步,那焦三霍四便停了脚步,不肯上前。万成问:“为何不走?”焦三道:“我生来胆小,瘆得慌!”万成笑道:“凭他什么邪祟,我却不怕!你且去点个灯笼,我好施法!”
焦三听言,果然去点了一盏灯笼。院里那些家眷下人听得消息,都出房听看。
单说朱万成,真个胆大,提了灯笼,先从搭包里摸出来两个符纸,在门窗上贴了,方推开门,进得窑来。借灯光细看,只见那炕头上蜷伏着一妇人,你看她蓬着头,赤着脚,花容憔悴,粉面失色,一双眼睛泛绿,盯着万成,眨也不眨一下。
朱万成瞧这般光景,便知是邪物附体,遂挂了灯笼,唤霍四取过一个碗来。又向怀里一掏,掏出来一个瓶儿,拧开塞子,倒些符水在碗里,端给那妇人喝。你看那个妇人,浑然不怕,接将过去,一口饮尽,盯着万成只管冷笑。
朱万成见事已谐,便取出雷尺,在桌子上供了,便就摇起铃,念起咒,作起法来。可怜那妇人喝了符水,如何经受得起,被法咒拘得满炕乱滚,披头散发,口里直叫:“送匠!送匠!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如此害我?”万成停了铃,问:“你是哪里鬼祟?为何来害良家妇女?”那妇人叫道:“我是山里得道的狐狸,已修行百年。你今日伤我性命,就算我化成厉鬼,终要报仇雪恨!”
朱万成道:“我只是个送匠,替人祛邪送病,不会伤你性命!你若立个誓,不再祸害这妇人,我便收法,送你回山!”那妇人情知斗不过,只得立誓道:“我若再进这家门,就叫这身毛皮化为血水,百年道行毁于一旦!”
万成大喜,乃收了雷尺,撤了符纸,赦免了那狐狸。狐狸谢恩,刚要起身,万成忽叫道:“且慢!”狐狸道:“你已收了符咒,难道还反悔不成?”
万成道:“我虽拘你,却又有求于你。我本是南人,三儿被拐子拐到此处,没了踪迹。你修道百年,定有些神通,求与我指点个路径,日后常记大恩!”
狐狸听闻,犯难道:“我虽小有道行,只知眼前否泰,却不知方圆之事。奈何你求我,我便与你指个路。你出门向东行五里路,有一神圣。他本是水部正神,趁此乱世下凡历劫,投在屈吴山行营,欲建功立业,修成正果。你去求他,或能知道一二。”言毕径自去了。
万成见狐狸去了,再看那妇人,见她昏昏沉沉,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不禁叹道:“你是心生魔障,因此招来这邪物附体,待我与你禳颂禳颂。”于是念道:“听我言:
叹你生来太可怜,
心高身贱违心愿。
得过之时且过活,
无非一梦经坷坎。”
那妇人闻听,放声大哭!欲知后事,下回再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鸟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