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阴天,天气灰蒙蒙的,没有一丝光亮透出,我一个人孤寂的坐在山顶,没有阳光照射我就没法生成灵力,没法修出灵力又如何继续修行。
爷爷在一旁抚摸着额头,一脸无奈的看着我,显然光用之前的方法不能在所有时间段里都通用,是时候传授一些其他的修行方式。
爷爷走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跟我说光用之前的修法已经不行了,阳光和月光可以修成太阳之灵和太阴之灵,但另外两种灵力则需要不同的方式,就比如这阴天,我需要通过冥想的方式,在体内凝聚少阴之灵,在雷雨天气用聆听的方式,在心中观摩雷电的走向,凝聚少阳之灵,将少阴、少阳与太阴、太阳四种灵力合为一体,方能突破炼精化炁。
我一听还能这样,顿时就来了精神,忙问如何冥想,爷爷敲了我一下脑壳,说我以前读的《庄子》中就有冥想的方法。《庄子》一书中在第二章齐物论中就有记载,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内容主要讲的是修行之人仰天吐气,让精神仿佛脱离肉体,前往更高境地。后面祖先根据这一方式又进行适当的补充,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进,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修行方法,而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冥想的方式,让人的精神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慢慢的感受着灵魂脱离肉体,更接近大道,以上帝视角观望这片山河。
我想了想,以前读庄子时只喜欢看译文,而且还是当成故事一样去看,当时只觉得庄子这个人脑洞挺大,很多事情都能以这么夸张的手法写出来,放到现在肯定能够成为著名的小说家。
然而,现在我回想起《庄子》的内容后我便由心底感知到震憾,爷爷也经常跟我说,历代祖师曾深读道藏三千,但唯独喜欢把《周易》、《庄子》和《道德经》放在身旁,如果说《周易》被儒道两家奉为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源泉,但《庄子》却被历代祖师如此珍重,可见《庄子》的重要性有多高,那简直就是修者的宝物。
庄子原名庄周,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祖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承袭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将自然引申到社会,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定神的主宰,认为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生死之间,乃至万物之间都存在无条件的同一,即绝对的齐,即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顿,逍遥自得。而《庄子》一书正体现了庄子的所有思想,庄子以玄幻的手笔为后人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如鹏飞南冥要飞九万里云霄,任公子用牛垂钓,死人的头骨可以与人辩论,蜗牛角上会发生伏尸数万的战争等等,汪洋恣肆,瑰丽诡滴,意出凡尘,是先秦时期的典范之作
对于这位南华真仙,道家向来对他评估的地位很高,不仅是因为他对道家传承做出的重要贡献,还有就是他在书中所记载的修行方式对后世修者修行之路产生极大的效应,因此《庄子》一说又被称为《南华真经》。
我盘膝而坐,仰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气,闭上双眼,感受着周围空气的流动,虫鱼鸟兽生生不息,想象着自己的灵魂脱离肉体,仿佛自己重未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而精神力也在这时散发出来,精神游丝附着在黄山周围,而意识早已冲到九霄云外的宇宙之中,身体也在这一刻变得轻盈,而体内正通过意识生成少阴之灵,此灵力流转全身,柔和却不失阴冷,流进丹田后,与太阴之灵、太阳之灵相互交融,最后与体内发生碰撞,似乎是与自身精元交合,尝试突破那个境界,但少了少阳之灵,所以无法突破炼精化炁,但也快了。
渐渐的,少阴之灵也凝聚的差不多了,精神游丝也重新回到脑海,我也缓缓的睁开双眼,看这周围的一切,周围环境似乎都变得不真切,自己仍然停留在自己的意识当中没有走出来。而一旁的爷爷却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少阴之灵的诞生,我的身体也变得更加强大,气势也比之前猛烈,连之前被打的开有些隐隐作痛的地方也瞬间没了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