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命令后的二虎不敢怠慢,赶忙小心翼翼地将朱元璋从自己背上轻轻放下。
站稳脚跟的朱元璋先是抖了抖衣袖,然后缓缓转过身来。
目光如炬地看向背后刚刚跟上来的李善长。
这位中书省左丞相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腹重臣,能够为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可是今晚不一样。
有了李掌柜的一席话。
朱元璋心中已然对接下来要处理的事务,有了清晰明确的打算。
避免夜长梦多,就是现在给这位中书省左丞相安排差事!
“李善长听令,咱命你吩咐六部官员,按照李掌柜提出的五点建议,草拟一份方案出来!”
“另外让户部和内库官员研究国债一事,七日内咱就要看到具体方案,不得有误!”
李善长双手抱拳,跟着跪地劝说道:“上位三思啊,祖宗之法不可变呀!”
没想到朱元璋真的按李掌柜的话下达召令,大刀阔斧推行改革。
这一切都是为了分封藩王坐准备!
朱元璋俯视着地上跪着的李善长,霸气侧漏说道。
“怎么,你在教咱做事?”
“还是说你怕不好跟淮西勋贵交代,要抗旨吗?”
“咱现在就可以砍了你的脑袋!”
这位大明皇帝只是一个眼神,吓得李善长磕头求饶。
“微臣万万不敢呐,请上位明查!”
“好啦,算你命大,咱今儿个就暂且饶了你这条小命!”
“但是,今日在明月楼发生的事情,若是被你泄露半句出去。”
“哼,可别怪咱无情,到时候你的项上人头恐怕就得搬家咯!”
朱元璋面色阴沉地说道。
同时伸手用力地拍了拍李善长那略显单薄的肩膀。
这一拍。
直把李善长吓得浑身一颤,如筛糠般抖个不停。
他脸色煞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
慌忙伏地叩头谢罪:“微臣该死,微臣知错。”
“谨遵皇上旨意,绝不敢有丝毫违背!”
“趁着咱现在还没改变主意,赶紧给我有多远滚多远!别在这里碍眼!”
朱元璋怒吼一声,震得整个地面都似乎微微颤抖起来。
李善长哪敢再有半刻耽搁,连声道:“上位息怒,息怒啊!”
“老臣这就立刻去办,请上位放心!”
说罢。
堂堂李相国便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般,跌跌撞撞地起身离去。
看着李善长狼狈逃窜的背影,朱元璋心中暗自冷笑。
要知道。
对于李诩辰的恩宠,已然远远超出了李善长所能想象的程度。
毕竟。
朱元璋深知那些淮西勋贵们的狠辣手段。
更清楚眼前这位中书省左丞相大人的为人秉性。
所以。
朱元璋此番举动,实则是当着李善长的面给他一个严厉的警告。
让他明白有些事情绝对不能触碰,龙之逆鳞触之必死。
这位大明皇帝,明示李相国不要动李诩辰。
也不要试图窥探明月楼背后的秘密。
否则他朱元璋真的会大开杀戒!
刘伯温被这波突如其来的天威吓得瑟瑟发抖,跟着呆愣在原地。
真是如李掌柜所说伴君如伴虎,李善长要是再坚持,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敲打完这位左丞相,该轮到身后这位御史中丞上场了。
老朱琢磨着。
大明国债发出去之后,那些富商花银子买国债。
私银就变官银,由全国各地州府上交国库,运送到中央朝廷。
朱元璋早听锦衣卫汇报,大明部分州府偶有空印案发生。
绝对不能让空印案发生在收缴国债库银这件事情上。
发国债收上来这些钱。
很可能被地方官员层层盘剥,到中央朝廷的钱大打折扣。
所以朱元璋才把监察文武百官贪污的任务交给刘伯温。
这只是明面上的监察!
在文武百官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盯着。
只见朱元璋缓缓转身,意味深长看向刘伯温吩咐道。
“如果户部发行的大明国债筹集到大批资金,肯定有贪官污吏层层克扣,惦记着这些银子!”
“伯温呐,你作为御史监察朝中大臣,给咱好好盯着这些老鼠!”
“你放心大胆的去查,贪污五两银子以上,咱抓住一个杀一个,听清楚了吗?”
话音刚落。
朱元璋那浑厚而有力的声音仿佛仍在空中回荡着。
只见他面带微笑,看似随意地伸出手来,轻轻地拍了拍刘伯温的肩膀。
然而。
这一拍却让刘伯温心中猛地一震。
因为他分明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微臣谨遵圣旨,陛下大可放心!”刘伯温强作镇定地说道。
但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显然内心并不平静。
其实。
他原本是想要拒绝这个旨意的。
毕竟此事关系重大,关于大明改革需要从长计议。
但就在他准备开口之时。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刚刚李善长的遭遇。
那可是淮西勋贵带头大哥,德高望重的大臣。
可就因为稍稍忤逆了圣意,便被当场斥责得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他比比不了李善长在陛下心中的位子。
想到这里。
刘伯温不禁打了个寒颤,点头答应下来。
他深知自己绝不能步李善长的后尘,惹恼当今圣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时此刻。
刘伯温满心忧虑。
怎么也想不到,朱元璋的决策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甚至都未曾与朝中那些重臣们好好商议一番,便已然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更令他惊讶的是。
皇上之所以会这般果断地下旨。
仅仅是因为听信了明月楼那位李掌柜的一席话。
要知道。
这李掌柜不过是一介平民,其所言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实在难以估量。
然而。
朱元璋却对他深信不疑,并据此迅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部署。
面对这样的局面。
此时刘伯温感到既无奈又担忧,不知此番举动将会给大明国运带来来怎样的影响。
其实。
发国债也好,五条商人改革建议也罢,都是为了分封藩王做准备。
朱元璋都没有问李善长和徐达等人的意见,就直接拍板了。
甚至。
平时智囊团的刘伯温也有种被冷落的失落感。
这个李诩辰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超过了李善长和自己!
刘伯温心中暗叹。
“李掌柜,如果你知道陛下采纳你的毒计,不知道作何感想?”
“我大明王朝恐怕要引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变法,老夫都看不出未来走向何方?”
“莫非老夫的预言错了?”
这位神机妙算的大明第一军师,想起来自己的《烧饼歌》预言。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