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他们三人刚过来,就被这边的阵仗给吓到了。
与其它摊位不同,这里被里里外外围上了好几层。围观大多其实就是看热闹的,但奈何却形成了一道道人墙。
三个少年费了好大功夫,才从缝隙中钻了进来。
“阿缺!”岳叔岩的声音欢快而清冽,带着十足的少年气。
师无缺正在教人做灯笼,忙的不可开交。听到岳叔岩的声音,抬头确认了一下,赶忙出声喊住:“阿岩,你跑哪里去了?找你都找不到。快来帮帮忙,我们都忙不过来了。”
岳叔岩闻言有些惭愧,想不到小伙伴们这边会这样忙。
但也不能不管丁黎和丁期,岳叔岩便出声问询:“阿缺,我这两个朋友也想做走马灯,你看怎么安排呀?”
师无缺是这里的负责人,这次头都顾不上抬,随口便指派:“那你就带着他们俩,还有那边等着的三个,一块教他们做。”
岳叔岩痛快点头,“好咧!”
“哎,我们也报名,带上我们可好?”一对小情侣瞧见又来了老师,本来想着人多看看就好,现在又萌生生了学做的念头。
就这一句话,岳叔岩又多了两个学生。
不过都已经有五个了,还怕再多两个?
小竹村的这个摊位上,做灯笼的材料、蜡烛是需要额外购买的,价钱合理,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岳叔岩让几个学生到负责卖材料那人处去买材料。而他本人,则先行一步去寻了张空的桌子。
等学生到齐,他便开始一步一步教学生们组装走马灯。
小竹村准备的材料算是半成品,大多数步骤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拼装,并不复杂。加之岳叔岩讲的清楚,几个学生虽然是有男子还有女子、有青年亦有顽童,进展都挺不错的。
这个摊位便是由师无缺带着小竹村的孩童们在负责,一群不大的孩子居然能搞得有声有色。
最开始他们的摊位的顾客,大多都是其它村子的小孩子们。
当被家长们带着路过,听到这边竟然能亲手做灯笼,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就会开始使出各种手段央求家人,好让他们能同意自己去做。
特别这灯笼还会转动!
那就是好玩!
而家长们一些是想着过节。原本就打算给孩子买提灯,买做好的还是买来半成品让孩子自己做,又有什么区别?还不是想让孩子们乐呵乐呵。
另一些则是听说摆摊的都是潺溪学堂的学生,这些都是课堂上学来的。他们自己的孩子马上就要入学,便想让孩子们跟着体验体验。
学东西倒在其次,最好能让孩子们尽早让他们和未来的同学熟悉起来。
孩子们动手高兴,大人们跟着也高兴。最起码这也算是本领嘛。
特别是到小竹村的“小夫子”们讲解原理时,那些家长便会鼓动着自家孩子赶紧仔细去听。
学知识,哪里能错过!
有些爱思考的人听到浅显易懂的原理,也是不住点头表示认同,觉得就该是这么回事。
大多数游客都是农人,学堂该教什么他们不清楚。但看到小竹村的孩子们表现这般出色,自然而然地就想让自家孩子也如这般。
不少起初不打算让孩子入学的,在此刻,却也转变了看法。没有几个人会不希望后代出色。
而后来一些顾客则是师无缺他们起先没有预料到的。
那些便是出来游玩的小情侣们。不论是否已经成婚,但给心爱之人亲手做一盏灯笼,难道不香吗?
香,非常的香!!!
在师无缺等人还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这里的灯笼已经被一些人冠上了连心灯的名头。
“你成婚了吗?没有?那快去为你心悦之人做一盏连心灯送给他!保你们最后能终成眷属,喜结连理。”
“你成婚了吗?成了?那快带上你家那口一起去做连心灯,保你们以后生活甜若蜜!”
师无缺要是知道的话,绝对会矢口否认乱传出来的功能。
他们的做的灯笼旁的都不会,只会转!只会转!只会转!
再然后就是一些不好意思让孩子们教的,见都有成年人(小年轻)在那里学,自己又有什么不可?一个个不再端着,纷纷加入到学习的阵列。
这时候妇人们反而能理智一些,然而大多数男子却都有着强烈的动手欲。
能亲自组装出能动的小玩意,多么有成就感?!哪怕成年男子都不能摆脱这样的诱惑。
走马灯里面转轴上固定的小装饰,小竹村这边有裁好的;亦有准备好剪刀等物,让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小娘子们直接上手的。
丁黎与丁期则只挑选了几样感兴趣的剪纸,固定在转轴上。
不过,在做好灯笼后,丁黎借来记账的毛笔,在灯笼外罩子上简单勾勒了几笔,来与里面的图案相衬。
丁黎选的图案多是鱼虾,他勾画的是水草。虽然真的简单,但当点燃灯,里面的图案动起来了后,就显得比旁人生动许多。
丁期本来见自己做好的灯笼动起来,还有些沾沾自喜。现在看到旁边丁黎的,就不好意思自夸了,转而便央求:“阿黎,阿黎,你也来帮我画几笔。”
他们俩人当初是一起学的绘画,可丁期不开窍还不上心。丁黎忍下吐槽、嫌弃之意,就在丁期的灯笼上画了些草木,来衬托丁期选的动物图案。
两人的灯笼轻松获得了周围人的艳羡与夸赞。
但只能是艳羡,谁让自己不会画画呢。
另一边,岳叔岩完成了教学,便欲教下一批。只好对两个新认识的小伙伴致歉:“阿期、阿黎,我还得留在这里帮忙,就不能陪你们转了,不好意思啊。”
“无事,需要我们帮忙吗?你教的我记得差不多了,可以留下来帮忙。”
“真的吗?太好了!”
刚刚加入“灯具夫子”队列的丁黎,立马就有了学生。
但这些学生不让他教做灯,而是希望丁黎也能在他们的灯笼上作画。
丁黎四下看了看,想着自己现在是卖家,就只好答应了。
而丁期则又旁听了几遍,才跟着一起帮起了忙。
==
师无涯与岳仲麟踢赢比赛后,先回家洗去身上汗水,又换了套衣服,才一起结伴出门。
接着两人去姜氏那里领回两个儿子,带着帮了他们忙的方应举,就朝着做灯笼的摊子走去。
一行人来到了摊子这里,看到忙个不停的孩子们,师无涯赶紧招呼:“辛苦啦!孩子们。这批教完我们就收了摊,然后我请你们去吃好吃的。”
“好耶!”
“谢谢无涯哥哥,还有仲麟哥哥!”
“嘿嘿,我要吃面蚕”
“那我就要豆粥。”
……
孩子们听了师无涯的话,犹如打了鸡血。不仅嘴上畅所欲言,教学进度都快了不少。
师无涯还注意到了丁黎、丁期两人。上次村正和爷爷认出了便装打扮的丁简温,连带他们家人都算是有了些印象。
人家既然不袒露身份,这知道却得装成不知道。
师无涯笑着问出了情况,便说一会儿也带着丁黎与丁期一块去吃。俩少年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其他小孩的劝说下,就半推半就答应了。
而真等到师无涯带着这一大波人去吃饭的时候,刚才那些各种点餐的声音就不见了。懂事的孩子们直说想吃自己村子里做的浮圆子。
师无涯还能不晓得孩子们的想法吗?无非是这样省钱罢了。
不过纵使师无涯有心,想让这些孩子们都去尝尝他们喜欢的。可毕竟人多,虽然村子里有巡逻队,会防范小孩子不被掳走。但已经是家长的师无涯,仍然是不放心。
只好带着孩子们集体行动。
他们人多,孩子们只能挤着坐。师无涯还去旁边的摊位上买来了些小食,让孩子们佐着吃。
一群人一起劳动,结束后又一起吃饭,别提吃得多么香甜。
而在众人吃饭的同时,随着夜色的降临,一盏盏明灯已经被商家们点燃。各式各样的灯笼一起发出羸弱的光芒,便不再显得羸弱。
驱散黑夜,照亮天幕。
夜的狂欢此刻才开始!
师无涯带着孩子们也点燃手中的灯笼,开始一起游玩不一样的小竹村。
路人们好多拿的都是走马灯,每到这时这些孩子们就会骄傲地笑笑,这是属于他们的功劳。
师无涯让孩子们手拉着手,先领着他们一起去看了晒场正中最大的那个走马灯。
围观的人不住的惊呼,虽然大多已经了然其中原理,可这么大的仍然使他们惊叹。
师无涯借鉴了连环画的灵感,使得这里面的图案能够连贯动起来。看出其中意思的人,惊叹声就会变得更大。
这个巨大的走马灯周围就是各种各样的灯谜摊子。
本来对猜灯谜颇为自信的丁黎,没料想在这里却吃了瘪。
他哪里能想得到谜底都是各种各样与农业有关的?他能认得出稻子、小麦就不错了好不好?!
……
观罢灯的一群人,就开始赏玩各种各样的节目。因为道路宽度有限,师无涯并未在村子里安排游街,可各式各样的表演是不能少的。
绚烂夺目的打铁花。
刘州平一身羊皮防护服,将铁汁抛洒于空中。属于铁与火的艺术,就在游人们面前上演。
半空之中的孔明灯。
孔明灯被绳索束缚住,并不能离去。但绳索隐于夜色之下。若不仔细去看,并不会发现,而只会感叹这灯的好看。
憨态可掬的舞狮子。
两只狮子在那里争着一个发光的灯球玩。任由那球儿怎地翻转,里面的火焰都是照常燃烧,引人频频称奇。
……
一切的一切让游人沉浸其中,欢乐其中。
而丁黎则有了新的乐趣。与跟着岳叔岩不同,当跟着师无涯后,他开始被科普起各种各样的知识。
师无涯在游玩的时候,会一边游玩,一边给孩子们讲解一些知识与道理。
像是师无涯所说的“花小钱,办大事!”,丁黎就非常的认同。他觉得他回去也得建议给父亲。
这上元节明明是商贩得了最多的利,难道不应该像小竹村这般,要求他们自己准备灯笼吗?
凭啥花朝廷的钱!
又比如师无涯讲解的为什么要束缚住孔明灯。
丁黎虽开始不明白,但当师无涯讲解了山火的可怖,就觉得师无涯这种做法是在为百姓负责。
不像有的达官贵人,只知享乐放孔明灯,却不管后面的隐患。
再比如狮子争夺的那只球灯。
丁黎隐隐清楚其中原理应与香薰球差不多,但经过师无涯的讲解,他才豁然开朗。
原来那灯中如香薰球一般,利用了一个环型的、可以活动的轴进行平衡,靠着重力,也就是什么东西都向下的力量,使得里面的火焰可以始终向上燃烧。
在台下远望师无涯,丁黎还不觉得有什么。
可等到真正与他接触后,丁黎才真的觉得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人,是那样的风流不群而又博学多才。手机\端 一秒記住《ww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渐渐地,原本就比丁黎高不少的师无涯。他的身影,在丁黎眼中,变得愈发高大……
灯下倒影长,心中背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