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65)三合一

故国神游(65)

修路这事, 原本就是弘昼随口一提, 然后乾隆心热,历史上诸位帝王,自己跟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哪个不能比一比的是?瞧瞧, 那秦始皇干的事不算多, 但桩桩件件提起来, 将暴君这一层皮去掉之后,其实后世人还是敬佩的居多。因为他干的事情对后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乾隆想起这么心里还有些感慨,为此他还专门在地图上找, 这哪条路是当初秦始皇修建的驰道。

因着心里存了对比的心思, 加之确实需要便捷的途径将火器运出去, 这种路也不是走一次就可以的路,往年常年的军粮物资等等,都还得用的。再加上南北东西用路勾连起来, 这确实是方便了很多。

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以,然后就叫了内阁军机大家一起来商量商量嘛。

旧学的人就认为,这个好啊!很好啊!自来百姓们嘴里的善事里就有修桥铺路。但凡乡间的乡绅做过这样的事, 都得立碑做传的。如今朝廷要下令去做,这便是皇上爱民关心民生的一个表现。然后彩虹屁吹起来, 那真是没别人什么事了。

自来朝廷上争争吵吵的,好长时间没有人这么认真的颂圣了, 这种感觉还真叫人舒服呀。

但很快不舒服的就来了,支持新学的这一派就有点没眼色了,洋洋洒洒的罗列了一大堆这么做的弊端。乾隆的兴致顿时没有了。

什么滋生贪污?你这是对同僚的污蔑。君子怎么能这么猜度人的心呢?是不是有小心之嫌?要是旧学这么着就罢了, 偏偏是你们新学闹?你们不知道朕一直支持的是你们吗?

虽然也认为对方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心里很不爽气。连日来的好心情顿时破坏殆尽。

下面的人很快意识到,其实事情不到最坏。尤其是旧学这些人,之前怕皇上要动他们,现在才发现,皇上的态度是可以随时变的。今儿支持他们,回头就可能支持我们。所以,秉持什么样的学说,并不会影响其仕途。

这就直接导致了两边各自强势,谁都不肯退让。

乾隆又很不喜欢这种左右撕扯他坐在中间的感觉,他坐在上面眯眯眼,连着两次大朝会都没有发言,下面从天黑吵到天亮,吵到肚子饿的咕咕叫,然后解散。

这么争执下去不是法子呀!

乾隆去见了他皇阿玛,意思是能不能跟新学这些脑子被门夹了的做做工作,这么持续的对抗有什么好处呢?现在这对抗点都已经快从修路这事上移开,开始相互攻讦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他皇阿玛心说,到底事谁的脑子被门给夹了。

四爷正摘院子里的葡萄呢,站在架子上剪一串递给乾隆,乾隆直接给钱盛。钱盛一手扶着凳子一手拿着葡萄:要弯腰放葡萄,就得撒了扶着凳子的手。要扶着凳子,手里就得拿着葡萄,而且,单手扶凳子万一没辅稳怎么办。

他都有点腹诽:老圣人站的那么高,那么大年岁了,皇上您这儿子倒是真不担心老人家给摔呀。于是笑眯眯的叫吴书来,“大总管劳动您了,这葡萄您洗洗,给万岁爷尝尝。今年的葡萄特别甜。”

吴书来还是有眼色的,赶紧接了,好叫钱盛空出手来扶好凳子。

乾隆却觉得钱盛多事,朕说正事呢,吃什么葡萄?朕是缺一口葡萄吃的人吗?

四爷又摘了几串,都被机灵的吴书来接了,见再没有熟好的,四爷就下来,还跟弘历说,“不赶紧摘了就便宜鸟儿了,稍微变了颜色鸟儿就先啄,凡是鸟儿挑走的一定是最好吃品相最好的。”就在乾隆觉得这话里有话的时候,他阿玛又补充了一句。“要是被鸟儿糟蹋了,回头你皇额娘得心疼半天。”

“等下面进贡的葡萄到了,儿子叫人给皇额娘送来。”乾隆本来要说的话就直接咽下去了。没脑洞皇阿玛的意思之前,他也不好开口。但因着提到了皇额娘,她也就顺着说下来了。他对自己这皇阿玛说心里话还是有点意见的,但是对嫡母还是好的。嫡母办事从来都是叫人从里到外的舒服。

四爷没跟他废话,指了指边上的石凳坐了,“朝廷的事我知道了。”

乾隆点头,他其实最佩服的就是自家皇阿玛说话。这个说话真觉得他自己好似怎么也学不会一样。就像是这一句:朝廷的事我知道了。

他说‘知道了’,而不是听说了。

‘知道’的途径很多,就像是每日一刊上,这些朝廷官员连着好几天的大论战,皇阿玛知道一点也不奇怪。而‘听说’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就不由的会叫人问一句:您是听谁说的。

其实,皇阿玛肯定是听说的。朝廷上有耳目很正常!包括新回来的尹继善,这都是皇阿玛的旧臣。还有像是刘统勋这样的人,儿子在经院,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风声传过来。

但是皇阿玛说话,是一点话把都不给人留。他没说听说来的,但知道了这三个字里又包含了听说来的可能。因此上,他也没跟谁撒谎。

这么转瞬之间就把话语拿捏到你没法挑剔的程度,这水平是咋练出来的。

他想,自己没这水平,只能怪皇阿玛生的儿子太少了,要是像皇祖父一般的生那么多儿子,自己有那么多的兄弟的话,自己想从兄弟们脱颖而出,这样的水平有历练的地方估计也是能达到的。

林雨苗要是知道他这么想,非得喷他不可。不说弘晖,哪怕是她的弘昀在,也没你弘历啥事了。你还脱颖而出,别闹了,你只是要被被脱掉的那个‘颖’。

这会子乾隆收回思绪,坐在边上听他皇阿玛说话。而他皇阿玛说话,从来都是直指根本,叫人无法反驳。就像是现在,皇阿玛张口就说:“你觉得旧学一派有理,那是因为你没银子,也不想在修路上再花银子。当然了,你特不觉得新学是胡搅蛮差,那是因为你知道,他们担心的是对的。赋税不从朝廷过,让他们自己那收上来的赋税修路。收的是他们,花的也是他们。”收的多花的少怎么办?收的时候打着修路的旗号,花的时候却偷工减料,这一颠一倒多少银子从指缝里流走了?甚至出现强行征集民夫服徭役怎么办?“这不是好事变坏事吗?”

“朕想过的,这得有监管。从御史台抽调御史巡查……”

“然后呢?”四爷就问,“路修好了,是好是歹那也是一两年三五年之后的事了。当时是看不出来的,然后这事时过境迁,你怎么追责?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明知道一旦错了,迟早会被人知道,可为何还会铤而走险,不外乎是财帛动人心。修路所需资金你可有预算……路经过哪里,当地的气候地形这些你都了解?如果你不了解,你拿什么监督呢?他们设计的路是最优化的路线吗?他们避开了事故多发区了吗?这些不仅仅牵扯到资金的分配问题,这是保障一条大路能通畅的先决条件。真遇到战时,一场暴雨就能叫你的人马车辎重滞留在半道儿上,这就是你乐见其成的?你现在,又被他们的争执左右了。他们吵他们的,你只要守着你的底线就行。你得拿稳了你到底要干什么!其实很简单,就两点,其一,你告诉他们,朝廷没银子。如果新学这边不同意各地州府自主修路,那请他们拿出具体的方案。前提是,朝廷不掏钱。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你们能拿出方案,那就按照你们说的办。”

乾隆点点头,对的!军用开支增加,在修路这方面确实是没有多余的开支。户部尚书一天到外念叨的都是没银子。要是有银子,难道自己不知道大大方方的吗?

皇阿玛的话很对,他们只知道诘难自己,自己完全可以把这么问题给他们推过去。要是能解决最好,要是解决不了,那就闭上嘴别哔哔。

就听皇阿玛又道:“其二,这些表示支持州府修路的旧学一派,你也可以推心置腹嘛!叫各个州府各自修路也行,但得叫他们派出巡查特使,全程监督。若有不达标,直接上达天听。但凡将来因为修路而引发的后续问题,可追责处理。他们信各地州府不出问题,那就监管松一些。他们怕出问题,那就监管的严一些。总之,谁的问题谁负责,罪责连带。”

乾隆心里乐,皇阿玛果然还是皇阿玛,对人刻薄上来那也是没谁了。

但这也是最合适的法子,谁的问题谁领回去,什么事都得这个皇帝负责,那朝廷养那么多官员干嘛?

别人都说皇阿玛铁定是支持新学,他之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现在,他了然。做皇帝的人哪里有什么立场,不过是左右手的差别,哪只手好用就用哪只手,哪件事合适哪只手便是哪只手。别人都能有立场,只皇帝不行。他得做那个脑袋,脑袋管着手,不能因为两只手掰腕子而影响了脑子的判断。

叫皇阿玛这么一说,问题迎刃而解,在他看来,将监管追责的事推到旧学身上,新学一派必然是乐意的。这总比叫新学一派想法子自己变出银子来要容易的多。新学一同意,旧学不好改了之前的坚持,只能捏着鼻子认领了监管之事,然后皆大欢喜。

可事情偏就不按照他想的来。他把皇阿玛的话原封不动的给推出去,不想新学没退,旧学反倒是先退了。这一下差点把乾隆的腰给闪了。他气的面色铁青,顿时就下不来台。在他看来,叫新学没银子的办这样的事,这根本就不可能。新学是不会答应的!人家又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想阻止州府修路而已。

所以,旧学你闪的是新学一派的腰吗?打的是人家的脸吗?不是!你这是将朕给扇空里去了。是朕说要修路的,朝廷上吵,在刊物上吵,吵的天下皆知了,完了路不修了?朕的脸还要不要了?一个皇帝说出去的话兑现不了,还叫什么金口玉言?这就跟朕站在悬崖边上,等着你们拉一把呢,结果你们直接给我推下去了。

好气哟!亏的之前还对他们怀有期待。

他脑子转的飞快,想着怎么给自己找个台阶。结果就听刘统勋道,“朝廷不出银子修路……这事臣一时无法答复万岁爷。但臣之前听臣那不孝子刘墉念叨了一句话,是老圣人教导的。老圣人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臣就想,遇到难处了,咱也先别退。都合计合计!万岁爷提的修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是好事,是利国利民的。您说要办,身为臣子的,只要想着怎么去办,而不是觉得难办便左右推诿。这才是食君禄忠君事,这也才是为人臣子的本分。”

哎呦喂!乾隆从没有听过如此动人的马屁!真的!没事的时候凑上吹的,远没有这种遇上的时候顶在前面的可靠讨人喜欢。哪怕最后这件事没想出办法,一拖二拖的给拖过去了,然后被自然忘却,他也不计较的。至少现在他这个皇帝非常体面的顺着台阶给下来的。

众人这才知道,刘统勋这个长的浓眉大眼一身正气的家伙也是谄媚的小人。

刘统勋甩袖而去,一个个的二呼呼的,包括皇位上那位,都被在庄子里那位‘无欲无求’的老圣人给耍了!那位可怕就怕在,他算准了在场每个人的心思立场。万岁爷还想着老圣人就是好,两不相帮,并没有借机推新学一把,永远跟他一样,站在皇位的角度想事。可哪件事到了最后,不是顺着人家的想法去办的。他今儿就是硬着头皮把话接住了,但其实,所谓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办法在哪,他也不知道。他回去只干一件事,那就等着。等着休沐的时候自家儿子回来,他回来必定会出一些不得了的言论。而自己只要照着那边的指点而行就可以了。

后面还有憨货还在嘀咕:“现在当官难哟!头上这顶乌纱帽,不好戴!”

二不二,你就说你们二不二。要叫他说,他觉得当了半辈子官,唯有现在的官最好当。不用脑子,人家给的路你就走,人家指点了你就去。多大点事!彪呼呼的还真用脑子去想呢。呵呵!就你们那脑子,不想不坏,一想就坏。

果然,刘墉回来就是有话说的。这小子一见自己这个爹,就一脸似笑非笑的,“您看红光满面,脸颊丰腴,您这也不像是为了皇上殚精竭虑,回家想办法的刘大人呀。”

刘统勋都想一脚把这熊儿子给踹出去!你老子这是没赶上好时候,要是年轻的时候遇上现在的老圣人,呵!还有你刘墉什么事。

“过来说话!”刘统勋没好气的指了指边上的椅子,“为父掐指一算,今儿必有所获。”

刘墉哈哈一笑,“到底是我爹,您老这一卦算的好。”然后顺理成章,抛出了路政署。

这路政署衙门往出一抛,刘墉就恍然。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新学旧学争执不下,官啊吏的,相互攻讦。可现在人家另辟蹊径了。之前想着这些人将来充斥在衙门里,很不好协调。谁知道弄了半晌,人家没想在现有的衙门里掺和。他们想另立门户。这个路政署衙门顺势提出来,谁反对?

旧学?你们反对那你们说办法。你们是能变出银子呢?还是你们要跟这路终身绑在一起,哪里出问题都问责你们?

没有人拦着,但不意味着将来没有麻烦。

刘统勋眉头微皱:“我得说前提啊,前提是朝廷没银子。想从途径的各个府衙抽调银子,朝廷估计不会出面。还得你们协调。”

“不用朝廷的银子,也不用各个州县府衙的税银。”刘墉说的笃定异常,“如此,可行?”

“要是如此,要朝廷作甚?”你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干呀!

刘墉看了自家这老父亲一眼:“爹,路政署是朝廷的衙门,在其中任职,当然是朝廷的官员。朝廷的官员,当然要领朝廷的俸禄,领了俸禄便是食君禄,那做什么事,便是为君分忧……”要不然谁干这样的事邀买人心,是嫌死的慢吗?

是的!刘统勋只稍微恍惚了一下就道,“你继续说你的。”

“路政署衙门可以作为临时衙门……”

嗯!如此反弹最小。但其实,这路什么时候修的完谁也不知道,修完了还得维护和修补,还需要专门的衙门来管理。所以,所谓的‘临时’不过是现在糊弄人的鬼话罢了。

刘统勋点了点儿子,叫他收起那些糊弄人的规划,他这个老子还不糊涂。

刘墉笑了笑没解释,也确实是糊弄人的。先不说老圣人设计出的交通网络不知道要修的啥时候,就是现在跟着工院那些忙着的所谓的‘火车’,这玩意要是出来,可以说时间路政署怎么忙都不为过。还能叫裁撤了?知道好处了就再也裁撤不了了。

但刘统勋依旧皱眉,“便是如此,那你们跟下面各府衙的关系……”

“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相互配合。”刘墉便道,“路政无权干涉各地州府。只要配合修路相关事宜即可。”

刘统勋眉头舒展,“如此,朝廷没有反对的理由。”最多就是支付路政署官员的俸禄,这实在是不算多的。他也问出了心里最疑惑的问题,“只是这路政署修路的银钱从何而来。”

刘墉笑了笑,“爹,您进宫呢,就将儿子这些话实话实说,谁说的便是谁说的。便是您不说,皇上也知道儿子今儿回来了。那您倒不如坦诚一些。有些话,叫皇上去问老圣人,比咱们父子关起门来说话——合适!”

刘统勋没言语,在书房里愣是做了大半上午,这才进了宫。

乾隆什么话也没说,只摆手将人打发了。然后直接去了庄子上,还没到地方就见一群人沿路站着,吆喝着不知道干什么了。

到了跟前才发现,就是上次见到的两个轮子的车,被弘旺骑着,从这头到那头,边上好几个小子,跟着车跑,似乎想证明可以比车更快。但两个轮子的就是不一样,转眼就超过了。

边上吆喝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这玩意不如马快!”

“可他不吃料!不用等着下崽,只要有材料就能做。用起来感觉至少要比马的寿命长些。”

“驮东西不行。”

“那是橡胶不过关,听先生说还得是橡胶树上的橡胶。那东西别说是驮东西,拉着大炮都能如履平地。”

“那也得先是路好!这要是路好了,你说着四通八达的,到哪里去不了。这玩意不用这种车,就是手推车上你试试去,都轻松的多……”

“那是!马车上带着东西绝对不颠簸。不过这次提取的是不行,感觉后面驮个人都能把轮子给压爆了……”

吴书来低声道,“万岁爷,真给做出来了。就只用了杜仲……”

杜仲不过是普通的药材而已,却没想到老圣人和老娘娘把药材玩到了这种境界。

乾隆没说话,点点头,从热闹的人群穿过去,直接往后头的院子去了。林雨桐在后面,见了弘历就笑,“没在外面见到你皇阿玛吗?”

弘历笑了笑,“见了,看那么多学生围着,儿子就先进来等了。”

“都在那儿瞧稀奇呢。”林雨桐给他倒了一杯茶,“等将来橡胶长起来了,那样的车子家家户户能有一个就方便了。出行方便,做什么都方便。本来不方便出工做活的地方,就能去了。很多卖不出去的东西,车载着说走就走了。”说着就叹气,“之前我跟那个艾伦闲聊,就说起了他们大不列颠的事情。有多好这个咱们不做评判,但至少,家家户户都能喝上牛乳,蛋啊,肉啊,偶尔也都能吃上,绝大多数是不为吃喝发愁了。可你说,坚船利炮咱们好学,这么的人口要有饭吃,对咱们大清来说,这可是难上加难了。他们的纺织这些年也做的不错,像是咱大清这样,街上的百姓补丁裸着补丁的几乎是见不到。如今咱们的织造跟的上,不说百姓穿的多体面,但至少一年四季不带补丁的衣裳。只这吃的……难啊!吃饱尚且艰难,可这吃好就更是如此。惠民处那边的孩子,六成是因为吃不饱才引发的种种病症。因此,女子书院这半年多也没闲着,孵蛋饲养上很有一些成效,回头你叫和敬过去看看,再挑些妇人来书院学学。以后鸡鸭幼崽若是不受自然繁殖影响,那家家户户散养着鸡鸭,每天都有蛋吃……这便是功业了。不过如今玻璃在京畿之地推广的还行。虽不是家家户户能有的,但也有一半以上置办的起。冬日里遮挡寒风,百姓们都念着你的好呢。”

前面说的话叫乾隆不自在,不过后面这个肯定还是叫乾隆瞬间放晴了脸色,“皇额娘,这还多亏了您和皇阿玛……”

“玻璃本来就有,没有你皇阿玛催,迟早你也能知道用处。只是三两年的时间提早了而已。”林雨桐一脸的欣慰模样,“男人四十正到了壮年的时候,心智、性情、手段逐渐趋于成熟,这是你最好的时候,也自然是大清最好的时候。”

乾隆脸上不由的带出了几分意气风发,“儿子想做的事情不少,可那句话怎么说的,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儿子也是有心当真无力呀。”

“你皇阿玛也是为了你……毕竟……那梦邪性的很,如今那艾伦来了,谈了一些事情,真真是跟梦里的很多东西都重合了。你说你皇阿玛怎么能不着急?他就是把你逼的太紧了。但私下呀,还是夸你的时候多。朝堂上闹哄哄的,稳稳当当的坐在上面本就不容易……”

乾隆心里挺高兴的,皇额娘对他的肯定其实是最多的。

正想说话,就听见皇阿玛的声音,他是在说皇额娘,“弘历四十多了,不是十三四的孩子了!你还哄着他做什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就是这个道理。”

“你这人真是,再大也是孩子……没阿玛那是没法子,你这不是好好的,有些他不好办的,不好出面的,你帮着孩子办了便是了。他再如何,不也是一个脑袋两肩膀,能生出四只手来?你就是将他劈成两半,可这天下人不能人人都被劈成两半。别人两百年干完的事,你非得叫他五十年做完,你不是为难孩子是干嘛?”

“让他五十年做完,是他有五十年做完的能耐。那大不列颠两任女王,如今的那位皇帝,还是个不满十八的少年,那个少年应该还有些疯病,这是机会。现在不抓紧了,错过这个时间,将来后人说起来,难道要说比一个疯子也不如?”

乾隆:“……” 他尴尬的笑了两声,“皇额娘,皇阿玛教训的是。”

林雨桐起身,白了四爷一眼,拍了拍弘历的肩膀,“坐着说话,今儿想吃什么,皇额娘给你做去。”

“您做的儿子都喜欢。”

林雨桐脸上越发欣慰,走得时候还不忘叮嘱四爷,“别跟孩子发脾气,收敛着些。太急躁了不好!”

四爷哼了一声:“慈母多败儿。”

被败儿的乾隆坐在这里干巴的笑了两声,这种相处模式他还是有些陌生的。这心态还没调整过来,就听自家皇阿玛道:“是为了路政署衙门的事来的?”

“是!”乾隆点头,“皇阿玛有这个想法,您知道跟儿子提便是了。”

“我没这个想法。”确实不是四爷先提的,“书院的学生这几日谈论最多的就是这个,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这个想法,通过别人的嘴传到你的耳朵里了。前儿后半晌打发人给你送信,叫你来一趟,为的就是这个。当时几个学生过来跟我提了,当时我没应。这个事情,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不是像他们想的那样一拍脑袋就能定的。可这些孩子倒是初生牛犊,说什么不畏创业难……这也就是碰上还是壮年的你,以我现在的心态,都觉得有点操之过急,也不怪你皇额娘抱怨。”

乾隆信了这个话,书院里这些学生被培养的十分大胆。他们急于出头,这样的建议确实是他们能给出来的。

如果只是一个衙门,那简单了。可是钱呢?得知道他们的钱从哪里来。别说什么交给我们的那种话,真要是衙门设起来了,事却拿不下,最后下不来台的还是他这个皇帝。那时候才是丢人丢到家了。

因此他来就是想知道进一步想怎么办?成功的概率能有多少。

四爷给了伸出两个手指:“第一,皇家商贸行。第二,皇家银行。”

然后他脑子里就有点懵了,他阿玛接下来的话比较多,比如商贸行如何运转,如今带动引流入皇家银行。皇家银行如何贷款给商户如何投资修路……好似钱还是那么一笔钱,但在他阿玛手里运转了一圈之后,办成了很多的事情。

听的时候好像是能听懂的,但是听完之后再想想,好像还是不明白。理解都费力,叫自己去运作,好似不行。

但是看阿玛的样子是笃定这事是可行的,还美其名曰,这叫‘资本运作’。

乾隆只道:“银行其实还是想聚集民间资本,这个我听懂了……”

“你听懂这个就行了。”四爷便道,“多了不需要。治人和治事是两回事,不用为难自己。”

乾隆:“……”好像皇额娘之前的话还是有些用处的,“可这事谁去办呢?”他倒是有心想自己派人,可自己连里面的门道都没听懂,那派谁肯定都不行呀。可用别人,朝臣会怎么想?

“皇家的事,皇家自己说了算。”跟朝臣毫不相干。

乾隆这才恍惚,为什么现在很多东西都打着皇家的旗号。目的就是少些掣肘的。这些东西说是朝廷的随时都能归朝廷。但要是掣肘了,那就是皇家内部的私事,外人干涉不得。而有了皇家的招牌,很多人才也才留的住。就像是内务府的官员说调任就调任了,资历反倒更好,都知道那是属于皇家的近臣。

法子呢,也确实是个好法子。

那皇阿玛您安排,儿子且等着。

心里心里笑,要不是打着皇家的牌子,弘历也不能真没干脆。毕竟皇家两个字,在他看来就是手拿把攥,出不了手掌心的事。

可这事谁去做?

十四、十六、二十这几个先被请来了。

皇家银行这事得有人挑头。

十四不干:“我这岁数了,颐养天年得了,管不了。”

十六翻白眼,就跟我还年轻一样。但是十四哥推辞了,好像他再推辞就有点不好了,于是就道,“四哥,跑腿的活弟弟是真不行了。难出面的事,得罪人的事,弟弟出头也行。”

二十这几个,猫着呢,反正不主动揽事。

四爷白了几个人一眼,十四和十六能干,但确实是干不动。二十几个还不如下面几个侄儿呢。他本来也没打算叫他们管这些事,不过是他们跟这些成年的侄子处的时间长些,看有没有推荐的。

十四就道:“您一直喜欢老十三,弘晓也是怡亲王了,他成的。”

成个屁!

这就是四爷比较生气的地方了。弘晓这孩子,要说好是真挺好的,为人宽厚气量大,做人处事上没有大毛病。才能上,也不是完全没有。但他的才气跟治国这些完全不搭嘎。人家喜欢,尤其是才子佳人一类的。之前四爷是真不知道,后来在书院里时间长了,这孩子开始放飞自我了,有那文人写的这一类书,还找弘晓给题词。然后弘晓看这一类也能看的泪洒三千行。那些作者出书的时候他甚至搭钱进去,觉得不能辜负了这样的浪漫故事。

如果一个三十多了,已经做了祖父了的,内心深处还藏着那么多不能叫人知道的关于情啊爱的粉红色情怀……的人,去做商行?去做银行?呵呵!只要找两个漂亮的女人上演一出我爱你,你不爱我的戏码,就能从他那里骗了银库密码或是商业机密去。

林雨桐都有点忍俊不禁,反正爱新觉罗家这些后辈,自从放在书院之后,四爷都心灰意冷了。自由发展的结果就是什么奇葩的爱好都有,而且都是一钻进去就尤其痴迷的人。

这个弘晓因为十三的缘故都四爷特备关照,然后四爷就看着他家十三弟的后人,怎么偷藏□□,甚至还跟曹雪芹有些瓜葛,帮着藏匿书稿还是如何。有一次林雨桐陪着四爷去后面的菜园子,还见了弘晓一手拿着书,一手擦眼泪,那是边看边哭,被书里给感动的。

当时四爷的表情,就跟吞了苍蝇似得。好半天才抬头看着天,一脸蛋疼的说了一句:“皇阿玛,咱家这也是羞了先人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