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景德帝正在御书房闲坐,郭涛然站在旁边侍候。忽然,一个小黄门小团子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说:
“启禀陛下,司隶台五品督察韩孝乎求见。”
郭涛然一听,什么什么,五品官就这么冒冒失失的来见皇帝,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平常就连三品以上官员要见景德帝,都要他这个大内总管协调安排,今天这个韩孝乎真还把自己当成一根葱了。
于是,还没等景德帝发话,郭涛然就没好气地说:
“小团子,你进宫时间也不短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陛下是一个五品官能随便见的吗……”
可是,没等他说完,景德帝却说:
“涛然,你也不要这样严厉,一个五品官,既然他急着要来见朕,肯定有什么急事。朕现在也是闲着无事,那就见见吧。”
郭涛然一惊,便不敢再言语。
过了一会,小团子带着韩孝乎来到了御书房。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子,看上去颇为强壮干练。他恭恭敬敬的跪在景德帝面前,说:
“陛下万福金安。”
景德帝不对他说免礼,却回头对郭涛然说:
“涛然,朕今天有雅兴要和韩孝乎聊聊风月之事,你一个阉人,在一旁听着也是徒添烦恼,你们都先退下吧。”
啊,老板竟然叫咱退下,还是和一个大男人聊风月之事,可当初他和嫔妃衣不蔽体。在龙床上互相调情的时候,也没让咱回避啊。看来这个韩孝乎不可小觑,或者自己的老板有了龙阳之好?
郭涛然赶紧躬身,说:
“奴才遵旨。”
郭涛然在离开的路上,一直在猜测景德帝为什么要他回避的事。自己可是景德帝最贴身的内侍啊,他有什么事要瞒着咱呢?
当初太宗帝快驾崩的时候,作为贴身内侍的郭涛然,第一时间把这个信息透露给了当时身为皇子的景德帝,从而让他取得先机,联络魏金祥、段友山等禁军将领,控制了皇宫大内,从而继承了大统。
景德帝登基后,也还算讲情义,一直待郭涛然不薄,一路提拔他担任了黄门令,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内第一总管。
郭涛然做人也是小心谨慎,在景德帝的几个皇子之间,他也不敢随便站队。直到一年多以前,太子澄忠去世以后,澄如向郭涛然抛出了橄榄枝,送了很多奇珍异宝给他,他就渐渐地成了澄如在宫中的眼线。
不过,这一切都是在背后隐秘地进行,面上他倒对另外两个皇子,以及丹宇是特别的殷勤。
尽管郭涛然感觉景德帝面上对他十分信任,但是,他却一直对宫中的一笔开支十分存疑,感到景德帝有重要的事故意瞒着他。
大梁国一年的税赋收入大概1000万两银子左右,按照规制,安排两成左右的收入用于皇宫内帑,也就是200万两银子都要郭涛然经手。
可是,十多年前,景德帝突然御笔朱批了一笔30万两的银子,给了一个叫左翎羽的五品郎官。后来,他问左翎羽讨要明细账目的时候,左翎羽只写了“圣上特嘱,绝密用度”几个字交给他。
当他拿着这张纸条问景德帝的时候,景德帝哈哈一笑,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特批的开支,你就不要这么认真了吧。”
他只得悻悻作罢。
直到两个月前,左翎羽突然被景德帝越级提拔到二品职衔后退休,他至今也无法得知这笔钱,左翎羽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
并且左翎羽偶然觐见景德帝的时候,景德帝也让他回避,难道今天这个韩孝乎是左翎羽的继承者,他们到底在商量什么绝密的事呢?
郭涛很想知道,因为这种绝密的信息对他来说就是很大的资本,他可以在几个皇子乃至朝廷重臣那里进行交换,甚至可以让他在帝位交替的关键时刻赢得先机,在新皇那里延宕着继续受宠的荣光。
郭涛然想得没错,韩孝乎确实是左翎羽的继承者,景德帝秘密接见他,就是要听取他一些信息的报告。
景德帝继承大统之后,励精图治多年,终于让大梁国走上了繁荣发展,但他是个居安思危的人,自己夺嫡的那场血雨腥风,一直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作为九五至尊的最高统治者,景德帝每天听到的是都是歌颂和赞美,但他深知这种歌颂和赞美都是见他的程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一度很讨厌这种虚伪的歌颂和赞美,专门下旨要求改正,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依然如故,那些王公大臣们见到他,颂扬之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而当景德帝对某个问题说了一条意见之后,那些朝廷大臣们就会说出几百条的的依据,来证明他的正确和英明,他隐隐明白,在正常渠道,他再也不会听到真实的信息了。
作为一个帝王来说,他的需求指向是非常明确的,他的最大需求就是安全,个人的安全和王朝的安全。
王朝的安全决定着个人的安全。你这个最高统治者必须要给你治下的百姓,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否则,身处水深火热的百姓肯定会被人撺掇利用,来推翻你的统治。因此,你领导下的衙门和官吏必须保持政治清明,这就要求你必须掌握社会的真实信息,以便你能对大局做出准确的判断。
个人的安全则决定了你只能深居宫中,接受严格的安全保护,而接受这种严格保护的代价是,你的信息来源渠道受到了屏蔽,你身边的人只会让你接收到他们愿意让你接收的信息。
为了打破这种信息屏蔽,景德帝也尝试着想去微服私访,后来,他觉得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幼稚可笑的。首先这种微服私访,自身的安全难以保障不说,就是你真的离开深宫,你身边的人可能早已掌握了你的动态,你一路上获得的信息也是他们有意安排让你看到的,那这种微服私访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打破这种屏蔽,景德帝可谓是绞尽脑汁。终于,在他的一手策划和推动下,黑衣社粉墨登场了。
喜欢笙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