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抽签结果

比起季后赛的双败制来,MSI的赛制的确要复杂一点。

但对DSM来说,拿到一号种子,也不用去打入围赛。

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最后进入入围赛的八支队伍,应该会是四大赛区的一二号种子。

其他四支凑数的外卡队伍,基本走不过入围赛。

到了DSM上场的时候,不出意料的就应该是四大赛区春季赛冠亚军混战。

并且这样的赛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运气的影响。

即使分组赛第一轮输了,跌入到了败者组,也得在败者组再输一轮才会淘汰。

也就是说,每支队伍都有一次容错的机会。

且如果连赢的话,只需要三个BO5就能进决赛。

如果签运好,第一轮抽到相对比较弱的欧美队,几率还是很高的。

赛程方面,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各大赛区的春季赛结束,MSI就开始了无缝衔接。

不过MSI上的版本变化还是有点大的。

LPL春季赛以及总决赛,www.youxs.org。

www.youxs.org。

版本不同之下,强势英雄肯定也不同。

上单挖掘机这种毒瘤玩法不用说,设计师绝对不可能看着一个打野英雄去到上路,单纯的靠数值恶心人。

没办法,挖掘机上单还是有点无解的,凭借一手被动,跟你随便消耗。

挖掘机上单本来在机制上也不健康,属于设计师用脚填数值的产物。

除此之外,春季赛出场较多的上单乌迪尔也逐渐消失。

坦克装备的改动,以及乌迪尔本身的削弱,让这英雄在赛场上也基本绝技了。

其实很多英雄,出现在赛场上很正常,但是以一个不健康的方式出现,那就有问题了。

最经典的例子之一应该就是上单软辅的版本了。

当初那个版本,因为工资装的不平衡,以至于上单位置上都是软辅,出一手工资装捡钱。

没错了,那个版本的辅助装,是直接掉金币,辅助主动上去捡……

还有当初S7刺客大改时,中单带惩戒的版本等等。

更过分的,甚至还有宝剑组合,中单选个辅助宝石,让打野剑圣来吃线,并且宝石还能很好的去配合剑圣。

当然了,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毒瘤玩法,设计师都是一一将其砍没。

工资装调整了一次又一次,打野经验和小兵惩罚机制也给弄了出来。

这么一来,很多玩法都已经活在了回忆中,不少的老英雄也被一一重做。

但这样做效果怎么样呢?

其实真的还好,不少重做了的英雄都在赛场上大放光彩,不健康的玩法也逐渐消失。

跌跌撞撞之下,来到了S14,游戏体系早已成熟得不能再成熟。

所以这可能也是英雄联盟日薄西山的原因吧。

不是游戏本身不好玩,而是再难找回当年的快乐。

神话版本或许占据一部分原因,但肯定不是绝对。

仔细想想,神话装备的设计可以说是创意十足,几乎颠覆了英雄联盟传统的装备体系,让整个游戏变了一个样子。

装备设计得很出彩,很多冷门英雄在神话版本下都找到了契合的装备和玩法。

问题就在于,设计师的平衡工作没有做好,让版本畸形,极端,导致了游戏体验的下降。

前期的战士无敌,后面的数值失衡,秒来秒去……

神话装备的特色,让平衡毁得一塌糊涂。

但是神话装备消失之后,英雄又真的平衡了吗?

好像也没有……

每个版本总有OP英雄,也有下水道冷门。

www.youxs.org,赛场上的OP英雄,无非还是那么几个,甚至闭着眼都能猜中BP。

说不是上好,但也不是太坏,也没有太畸形的东西出现,属于是中规中矩的一个版本。

设计师对装备平衡之后,中单位置上,类似发条这样的传统法师,也有了出场的机会。

DSM倒是没有着急去到MSI场馆,反而入围赛没有自家队伍的比赛,就留在基地里面和别的队伍约一下训练赛。

因为两支队伍的关系,DSM和BLG教练组那边沟通倒是很多,两支队伍的主教练,版本交流也很多。

不过比起马丁这位成熟的大满贯教练,BLG的教练bigwei,就显得不是那么成熟了。

水平上,差距还是有点大的。

比如说在一些阵容的细节上,bigwei根本比不上马丁一根。甚至对于这次MSI,世界赛上的很多队伍都需要马丁帮忙分析。

与其说是在一起讨论经验,不如说是BLG那边单方面向马丁取经。

这么一搞,马丁都有些懵圈。

不是,BLG这教练组,感觉水平有限啊。

打LPL常规赛的这一众弱队或许看不出来,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去赢,但是一旦遇上世界级的强队,BP上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外加BLG队内选手的状态,个人能力在当下是联赛顶尖,但是搞不好就会出问题。

毕竟BLG在比赛场上可没有一位像林易这样的主心骨人物,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不差的情况下,拼的就是BP,心态,以及教练组了。

可不要小看教练组,在循规蹈矩,生怕输比赛的赛场上,很少有教练敢主动出奇招进行BP。

不然的话,别人都用版本英雄,你为什么不用?是不是没脑子。

都生死局了,你还搞些没出场过的英雄,是要相信选手吗?

反正,赢了就是奇招,输了教练就得被喷麻,甚至还有可能保不住工作。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教练,不是不愿意去相信选手,而是比起相信选手,他们更宁愿相信版本。

循规蹈矩之下,其实也很大程度上扼杀了队伍的上限,也足以见到这位教练的水平。

这样的队伍,打打常规的赛区联赛还行,能够靠着队伍实力硬赢,但是遇上LCK,那就是纯白给。

没有合适的BP思路,以及运营思路,战术安排等等。教练像个点外卖的,比赛时只会灌鸡汤可不行。

选手实力都是顶尖的情况下,教练就非常重要了。

在马丁预估之下,今年的这支BLG,如果不做出一些蜕变的话,可能很难走到最后啊。

不过马丁倒也慷慨,反正是交流嘛,那就交流呗。

和BLG那边,训练赛其实也约得比较多。

不在赛场上,BLG的几个人反而更敢打了一点,训练赛打得绝对比比赛更好。

同样,训练赛成绩越好,马丁倒是越担心BLG。

怎么说BLG队内三个人,是从DSM走出去的,去年是自己带的人,今年就算不拿冠军,也不能打进四强就算成功啊。

“算了,还是惦记自己队伍吧,反正自己已经做得够多。”

马丁摇摇头,这么多天来,他和李坤倒是在研究LCK的两支队伍。

GEN和T1!

可以说,这两支队伍,都没怎么缺席过这几年的世界赛。

只是GEN这几年成绩一直不是很好,纸面上的实力很强,但是已经连续两下被林易带领的队伍斩于马下!

甚至在总决赛上,林易已经连续两年战胜那位不可一世的大魔王faker了。

就看今年,会不会再有什么变数。

反正在外界看来,今年的DSM,应该又会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有几个新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位LPL的传奇还在队伍中!

有这样一个id就够了,至于其他人,基本可以不用看。

休赛期间,最忙的反而是教练。

不但要看录像研究对手,还得针对版本练英雄,搭配阵容,甚至还会根据选手的英雄池,去弄一些别的体系等等。

难,肯定是很难的。

可比赛不就是这样吗?

看似光鲜,实则背后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都走到这里了,谁又想给人生留下遗憾呢?

弱队混工资,但强队中的选手,可是都有心气的啊。

随着MSI的正式开幕,拳头那边也到达了蓉都,邀请各大战队来配合拍一些宣传vlog等等。

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剩下的就是比赛了。

各大赛区的二号种子,和四支外卡队伍,通过入围赛角逐出四支晋级双败淘汰赛的队伍。

入围赛的规则就很简单了,八支队伍分为AB两组,每组晋级两支队伍。

晋级规则是,连赢两个BO3直接晋级,这么一来,就能晋级两支队伍。

然后剩下的四支队伍就跌入败者组,A组第一轮败者组的两支队伍再打一轮,输的直接淘汰。

接着,胜者组第二轮的败者,和第一轮败者组的胜者打晋级赛,赢的队伍就能晋级。

简单来说,就是每支战队最多打三轮BO3,至少赢两场就能晋级,但是连输两场就会直接淘汰。

好在分组抽签的时候,LCK和LPL的二号种子并不在一个半区,各自在一组。

那这么一来的话,如果不出意外,这两支战队都会率先晋级。

也的确是这样,T1和BLG在这一众队伍中,还是有些过强了。

两轮BO3结束,两支队伍成功晋级。

可惜这次哥哥没来,不然的话,看到和BLG同组的GAM,不好的回忆也可能会涌上心头吧。

LCK和LPL的二号种子成功晋级之后,剩下的,就得其他四支队伍去争最后两个胜败分组赛的名额。

LEC的二号种子FNC,在败者组做掉GAM之后,也成功拿到了门票。

但是在A组,情况就有些意外了。

LCS二号种子FLY,和隔壁赛区PSG在A组败者组决赛相遇,可惜PSG实力还是要强一点,队内的几个成员都在LPL打过。

最终,晋级的队伍是BLG,T1,PSG,以及FNC。

外加各大赛区的一号种子,DSM,GEN,G2和T1,这八支队伍开始胜败分组。

DSM这边在入围赛快结束的时候,也赶到了赛场,在酒店内观看这波抽签仪式。

第一轮的抽签,一上来就摸到了DSM。

按照赛制,各大赛区的一号种子,在第一轮只会遇到入围赛的四支队伍。

并且第一轮抽签还有同赛区规避原则。

也就是说,DSM只可能遇上,T1,FNC和PSG这三支队伍,上半区四支队伍中也不会有LPL的队伍。

从队伍实力上来看,只有T1应对起来可能麻烦一点,其余两支队伍纯来败给的。

“FNC!”

伴随台上抽签的xiye举起手中的签,直播画面中,FNC队内瞬间焉了一半……

完了,胜败分组赛第一轮就来个大的。

按照他们的预估,这四支一号种子中,最弱的应该是LCS的TL战队。

可惜,并没抽到,而是抽中的DSM。

胜败分组赛,全程可都是采用的BO5。

BO1或者BO3能够让你偷鸡,但如果是BO5,实力差距过大,基本没得打,根本不可能赢。

第二场,则是TL对阵T1。

这么一来,前面两场的胜者就会在第二轮相遇。

也就是说DSM赢了FNC,对手会是这两支中的其中一只。

“运气还不错,保送第二轮。”

马丁看了一下抽签,对DSM来说,这个签的话还是不错的。

打FNC刚好热热手,第二轮就干T1。

他可不信,TL能爆种将LCK的二号种子T1做掉。

先抽了四支队伍,下半区的抽签就很明朗了。

G2打PSG,GEN打BLG。

看这个抽签结果,马丁估计了一下,第一轮的胜者,只会是DSM,T1,G2和GEN。

胜败分组赛的抽签,也只需要抽一次就够了。

反正只要输一把的队伍就会跌入败者组,对手依次排就行。

那打到后面,如果DSM赢了T1的话,很有可能跟GEN争MSI的决赛门票。

其实关于MSI决赛,无论是观众,二路解说,还是教练,决赛最后的两支队伍,很大可能就会是LCK和LPL的一号种子。

怎么说这两支队伍在季后赛表现出来的实力,几乎是统治级别的。

不过BLG今年阵容也很不错,没准会在下半区爆种GEN也说不准。

抽签结果结束,马丁笑道:“好了,第一场就是咱们,好好练练手。”

“这个签其实还不错。”

“你们第一次打这种世界赛,打下欧美队积累经验也不错。”

比起LCK的队伍来,其实欧美队的特点更加鲜明。

为什么欧美队弱,说实话他们的BP还是做得不错的,敢拿奇招,不怕背锅。

但是很多时候,选手会犯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看起来非常抽象……

换句话说,就是选手不稳定,团队决策特别差,赢的局往往是通过阵容的优势压死对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