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快穿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满意见到敌人的失态,张惊杭收了笑,对着前方御案后,身穿明黄龙袍的老人,躬身行了一礼,“贫道明玄见过陛下。”
自打人进来的一瞬,太上皇就将人细细的打量了一遍,即使从未这些年祖孙两从未见过面,但是每年暗卫都会送上一副画卷。
太上皇自来都是知道自家这个孙女出落的极好。他一直不以为然,先太子和太子妃都是那样钟灵俊秀之人,两人的孩子如何差的了。
只是.....都说女儿肖父,这个孩子单从长相上来,其实更偏张家那边。
他心头隐隐是有些遗憾的。
那知,现在见到人,才知这孩子通身的气度是画像无法临摹,却和太子如出一辙。人刚踏入大明宫的那一瞬,他仿佛以为时光倒转。
又会到那数十年前,太子也是这样从外面走进来,外人眼里的雍容沉稳的太子,偶尔也总是会这般促狭。
太上皇没忍住直接站了起来,但是,纵究很快回过了神,收住了片刻的失态。
“快快平身。”太上皇温和的说道,“来人,给明玄真人赐坐。”
这话落下,就见一直静立在旁的戴权挥了挥手,很快殿外便有两个小内侍抬了张黄梨木制的四方官帽椅进来,小心的安置在张惊杭身后。
张惊杭也不客气,道了谢就大大方方的坦然而坐。
叫暗中观察的太上皇内心又是一叹,一举一动真像呀。
“今日请真人前来,也是朕御下不严,低下官员修身不正,平白扰了真人清修,带累真人受了委屈。如今西宁王世子正跪坐殿内请罪,只待明玄有何想法。”太上皇也知道,仅是这事,无法真把西宁王世子如何。
但是如此一翻态度,表明了要给张惊杭撑腰。那怕暂时收拾不了赵家,但至少借此也能让他们这位西宁王世子的名声一落千丈。
只瞧一个名声有损,远在京都为质的世子还能不能压弹的住下面那一个个年富力强的弟弟们。
顺带着,也给自家受委屈的孩子要一份补偿。
跪在地上的赵雍听着上面那位一番折辱的话,这是恨不得把他钉在耻辱柱上,原以为受了那样的伤,又从高处滚落至深潭,必死之人。
没想到竟然命大至此。
只恨自己昨儿下手不够狠厉,早知道在抓住人的第一瞬间,就应该将其一双腿折断。
不然,如何有今天这番......
不过面上,赵雍只一副羞愧悔恨之态,恳切再次道:“臣之错,不敢辩驳。昨日狂妄冒犯,到底有损姑娘名誉,臣愿以全幅身家作聘,诚心求娶姑娘。往后余生竭尽所能补偿姑娘。”
即便太上皇之前已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即便赵雍也看出了他们这位先太子之女,并不是寻常之辈。但是他依然开口道。
太上皇既然要把他身上溅满泥点,那整个事件的另一位主人翁那能干净的站在岸边。总的来说,这种事情女人总是比男人吃亏的。
何况,他现在是越发对他们这位先太子之女感兴趣了。
此话一出,太上皇脸色一片铁青,眼神阴翳的看了眼依然规矩跪在底下的某人。狂妄之辈,这是根本没有将他先前的话放在耳里。
但是,最终太上皇收回了眼神。众人的眼光都落在了张惊杭身上。
“哈——”
众人只见她抬头,发出这么个意味不明的语气词,正待下文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很快便有脚快的内侍来传报。
皇上求见。
太上皇也不吃惊,漫说先是西宁王世子狼狈入宫,紧接着是五城兵马司出动,这个时候了皇上还稳坐承乾宫,不闻不动,那才叫人奇怪。
随着襄文帝进来,张惊杭也跟着站了起来,朝人躬身一礼。
襄文帝看着眼前的人,心里不是不惊叹,随后很快收敛了情绪,笑的如同寻常长辈般温和,叫了平身,又与太上皇请安。
至于地上跪着问安的赵雍无人理会。
等到宫人搬来坐凳,襄文帝落座在张惊杭上首。
众人关注的焦点又再次落在张惊杭身上。
前世,从小也是三教九流里打转出来的人,张惊杭也不怯场,何况早在来前,张嬷嬷就事先透了了题,心里早就有了草稿。
这会儿她站起来,声音平和不失力度道:“贫道本为方外之士,志在求道,曾在元始天尊座下许下宏愿,誓愿终身侍奉天尊,潜心修行。此心坚定不移,如若水之就下,决无朝令夕改之理。至于他人之冒犯,欲以婚姻求补偿。
此非正道,即便传扬出去也无这样的道理,何况也不怕天尊震怒,恐亦累及家族,遗祸后人。”这话里已经带上谶,甚至是诅咒了。
心性稳定的赵雍也抬起头来,看向张惊杭。
整个大殿只听张惊杭的声音继续道:“况且,贫道从未闻之,有人行冒犯欺辱之事未果,反以“名节”、“名誉”之辞,滑稽用“求娶”来做补偿。若此例一开,必将启恶徒之心,寻捷径而图。彼时,大周之勋贵名臣之女,岂不危哉?
仅需一场预谋之局,便可得一门名门之“妻”。如此,大周风气将坏,社会岂得安康?
昔古人有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邪之兴,人心败坏也。”是以贫道不能应允此事,愿守初心,不负天尊,不负己志。且,贫道也认为此风不可长。”
张惊杭话音落下,襄文帝就一下子兴奋的站了起来,抚手赞道:“好,好一个“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邪之兴,人心败坏也。”,明玄真人慧言。”
转身便对着太上皇建言道:“父皇,事关大周风气,治下安康。儿臣也认为此风万不可长。除了属臣官宦,还有寺宇道观,这些年鱼龙混杂,暗藏污垢,今日这事便就是实例,势必需要好好整治一番。”
太上皇也认同的点头,“明玄真人说的有理,这些年下面是越发不太像话了。既如此,这事就交给皇上来办吧。”
得了这话,襄文帝难得喜形于色,眉眼都带着喜意。没想到今日还有这么个意外之喜,有了这个切入点,他就可以对着佛寺道院出手。这些年这些佛家道院可没少和勋贵世家勾结,上下勾连,在民间大势侵占良田,放贷养息,又借着官寺道观之名,免除税役,暴利积攒财富。
他这个当皇帝的,只怕还没一些京中佛寺道观来的富足。
太上皇心情也不错,看向一旁的自家孙女越发和颜悦色,清咳一声:“求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