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绕来绕去的佛法

我特别讨厌一种对于平等、无碍、无差别之类佛教观念的滥用,它们只强调一些无本质或虚无的平等,从而把人们矫情地划到同一个水平上去。我认为,我们的平等开放的,是对于如何尽责的平等,是如何努力地发展我们的能力的平等,是追求真理的平等,是解决最难的问题上的平等,是磨砺我们与生俱来的创造性的平等——当我们扔掉了这些较为艰难的平等,而紧握一些完全说不出究竟所以然的人手一份的平等,那意义很小,井底之蛙饱餐一顿后,在坐井观天时也可能产生出空性见,它也圆满着呢,呵呵。

绕来绕去的佛法

事实上,当我试图用佛法来解决个人内心中的某些疑惑的时候,出乎我的意料,竟发现没有佛法鼓吹的那么便利,反倒有一种绕来绕去不着边际的感觉。

佛法叫人“如实”地面对世界,它有一层意思并不是叫人们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是叫人直接超越问题——你恐惧吗?呵呵,因为恐惧是无本质的,换句话说就是,恐惧就是恐惧本身,而恐惧本身却没有自己的本性,可以说,它什么也不是,所以你的恐惧就是什么都不是,你的恐惧是有了自我与及其他的诸多概念之后达成的结果,当你超越了自我以及所有的概念,那么你会发现问题也就只是问题本身,而问题本身也只是人类假名安立出的一个概念,当然,那概念中也包括你的自我。

若是你接着问:在无概念的世界里,你还有什么?

那么佛法的答案就更有意思了,因为那里谈不到有,也谈不到没有,总之到你修行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时候,自会明白。

你要是偏执狂,非接着追问。

那么我可告诉你:你就是如如不动相续相依缘起性空,你就是中观之后的大圆满,一个无本体的半存在者。你美完得离谱儿,世界对你来讲是全息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在空性中相聚。虽然空性什么也不是,不过你可设想一下没有时间的世界,那里就没有所谓的“发生”这一件事,你只是在“遍历”与“亲证”,呵呵,明白了这一点,在下恭喜了,现在你得到了金刚与菩提。

基本上,从思维的角度讲,佛性讲的是一种不开放的开放性吧,它同时否认了“存在的存在”与“不存在的存在”,接下来就没什么可谈的了,若是非要一种与之相关的生活哲学态度的话,那么总之你别干坏事儿,很安然而又自由地生老病死就行了,犹如你游泳游到一半忽然跃出水面,并于意识之海上跳起禅舞的话,你可看到你和别人正一起接着游,但他们只是因为所谓的无明才如此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